報道之五:完工的前一天晚上,我到衛生間洗漱,正好遇到幾位隊員也在此擦洗著上身。我突然發現他們的胳膊兩旁都有兩道泛青的印痕,我不解地詢問王綏生,他幽默地笑著對我說:“那是鐵塔留給我們施工隊員最有力的印記。”我的腦海中頓時閃現出塔上工人作業的場景,恍然大悟。我的胸中一陣熱浪滾湧。

按照定額,這次工程需要20天左右,他們僅僅7天就告完成,共更換了57基鐵塔近2000片絕緣子,累計搬動重量約30噸……然而,由此帶來的經濟效益又豈能用數字計量!

平凡的人平凡的故事

平凡的人有平凡的故事,平凡的人有平凡的歌。風風雨雨,坎坎坷坷,酸辣苦甜。他們也有自己的情感。天地山水間係著他們的愛,係著他們對榆林電力事業的悠悠情思……

故事之一:1988年夏的一個大雨天,巡線員馬誌強發現魚綏線160號鐵塔四根加固塔架的角鐵被盜,鐵塔有倒伏的危險。他立即打電話通知送電處派人搶修。已到下班吃午飯時間了,搶修人員飯都顧不得吃,就冒雨驅車趕路。鐵塔坐落在山上,離公路還有3裏多地。搶修人員扛著沉重的角鐵,一步一滑地爬上山坡。等到搶修完畢,已是深夜12點多。

故事之二:1990年5月下旬,魚綏線31號杆塔發生滑塌,為了早日完成搶修組塔任務,他們每日早晨6時出工,晚上11時才收工。停電接裝時間,偏又趕上下雨,處領導劉文樹、王綏生身不離現場,心不離工人,與路玉洲、袁建國、朱聿兵等頂風冒雨,堅持搶修。王文學局長等領導在現場激動地說:“真是一支特別能戰鬥的隊伍啊!”

故事之三:1990年農曆臘月26日,府神線30號鐵塔因天降大雪造成瓷瓶汙閃。子夜1時,事故巡視命令傳到神木110千伏保線站。職工高茂懷、劉永華、路玉洲、杜芳林迅速出動。狂風刮得人透不過氣來,嚴寒凍得麵孔刺痛,他們艱難地爬上一架又一架山梁,攀上一座又一座鐵塔,查了又查,找了又找,終於找到了故障點。他們忍受著饑餓與寒冷的襲擊,直至第二天下午3時才回到站裏。看著他們結滿冰碴的雙腿,凍得紫黑發青的臉膛,副局長劉和力的眼眶濕潤了。

故事之四:1991年盛夏,局裏下達了清掃神榆線瓷瓶的任務。當時,綏德110千伏保線站站長趙新民正患重感冒。看到人少任務緊,他硬挺著參加了作業,四個多小時清掃了4基杆塔。為了堅持,中途吃了好幾回藥。後來,人已虛脫,近乎昏迷狀態。

沒有結束的結束語

966座鐵塔,托起300餘千米長的輸電線路,宛如巨龍,在莽莽高原上伸展,跨峰越穀,穿雲破霧,氣勢雄奇。

42條漢子,保衛“大動脈”的可靠衛士,堅如磐石,在時間的履曆表上,櫛風沐雨,團結協助,開拓拚搏。

在采訪的短短幾天裏,送電工無私奉獻的精神和感人的事跡,深深地震撼著我的心。他們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的大無畏氣概,讓我欽佩不已。

筆者擷取的僅是大潮中的幾朵浪花,他們的動人事跡,又豈止是一篇文章能夠寫完的。文章本該結束了,但我卻遲遲不願劃上句號。

讓我用下麵這幾句詩來結束本次采訪。

……

鐵塔巍巍展現你的才藝

銀線縷縷彈奏你的甘苦

親愛的師傅,你――

以奉獻光明為目的

在人們心中樹起了座座豐碑

瞧,那山顛的塔杆

默默地屹立在晨曦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