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托起一輪輝煌的太陽――神木電廠擴建工程報道之一(3 / 3)

在設備訂購中,采購員們不厭其煩,挑了又挑,選了又選。按陝西省電力設計院概算,訂購一個除氧器需資金9萬元,經過小火電辦高錦義反複調查對比,僅花6.3萬元便將設備購回,節省費用2.7萬元。

為了節省資金,外采人員能坐汽車的不坐火車,能坐火車的不坐飛機。對外來客人一律上灶用餐,一碗羊肉麵便是最好的招待。

在商品經濟發展的今天,哪一個建設項目不購置幾輛豪華小車?而伴隨他們的僅是一輛舊式的212北京吉普車。

老工人孟啟華說:“我們對電廠是有感情的,這裏麵有我們職工的血汗錢,早一天發電,就能早一天出效益。”樸實的話語,樸素的感情,這是許許多多建設者的心聲。

群眾說:這夥人怎麼不要命了!

建設者們說:人總要有點精神!

創業如拚命,搭上半條命。拚命者的能量至少比平常的人大十倍。

在神木電廠擴建工地,展現在我們麵前的是高高矗立的腳手架、塔吊和忙碌的人群。人群中,不乏一個個感人至深的形象。

5月份,打樁緊張之際,廠長崔永堂突患急性闌尾炎,按醫生的要求應住院治療。然而,他卻不把這些放在心上,硬是在辦公室打著吊針,堅守崗位。

王鮮俠這位幹練潑辣的女性,她的整個身心都讓擴建工程拴著,常常是一連數天不著家。有一天,多日不見母親的小女兒在廠裏找到了她,急不可待地撲在了母親的懷裏說:“媽媽,我好想你,都快把你的模樣給忘了,你回家吧!”聽著女兒那稚嫩懇求的話語,靠著女兒那張淌滿淚水的小臉,她的心不由得一動,鼻子有些發酸。是啊!作為母親,她又能說什麼呢?!采訪的那天晚上,我們見到了她的女兒,可此時,正患急性痢疾,躺在辦公室的床上,在同誌們的再三催促下,王鮮俠才放下手中的工作,背著女兒離去。望著消失在雨夜中的母女倆的身影,我們的心不由一顫,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在神木電廠的幾天裏,我們對兩位廠領導的采訪一次次被打斷,往往是剛剛拾起話頭,又被人叫走,望著滿帶歉意的他們,我們更深刻地理解了他們精誠敬業的情懷。

王潤田是擴建工程最早的施工員,在滲渠施工中,他不顧自己腿部的殘疾,爬到導水槽中撥通一根根細水道,保證了管道的安全暢通。他放心不下安全,經常和小夥子一樣攀高爬下,檢查焊接頭的牢固程度。

在裝配地基試驗設備時,需要一隻壓力表,電話打到西安,武寬毅然拋下在西京醫院做手術的妻子,以最快的速度,將購買到的壓力表捎回廠裏,解了工程的燃眉之急。

施工員郝懷強,白天,他忙碌在工地上,晚上回到辦公室還在思考技術問題和施工方案。尚國平、孟啟華等同誌,把全部身心都撲在了工地。小火電辦的幾位同誌在工地上一呆就是十天半月。

有人說,粵語中“8”的諧音是“發”,預示發達、興旺,而南方正是中國最富裕的地方;又有人這樣說,“8”橫過來看就是數學上的無窮大符號,表示發展、壯大,有一種壯觀,體現了商人們的博大氣魄。不知是偶然的巧合,還是信奉口彩,明年的8月,正是神木電廠2號機組發電之時,我不信奉黃道吉日,但我相信這吉祥、美好的願望一定會變為現實!

建設者們建起的是產生光與熱的電廠,在建設者們心裏永駐著一輪太陽,這太陽閃爍著無數建設者們的精神光芒。

榆林電力職工必將給曆史鑄入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