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拾趣的歲月(3 / 3)

夜晚,小裏姆斯基熟練地彈起羅西尼的奧賽羅序曲,貝多芬的A大調奏鳴曲,一家人和小卡伽都屏住呼吸聽著,被他製造的音樂融化了,母親每到這時都眼含熱淚,因為眼前這個通體都散發著靈秀之氣的孩子就是她的希望,她未實現的夢想在他的身上都將實現。壁爐中的火焰跳蕩著,映著卡伽細膩的麵龐,在她眼中此時的小裏姆斯基與白天的他似乎是天壤之別的兩個人。坐在鋼琴前用音樂說話的小裏姆斯基竟然如此高大,在音樂這片淨土中他是一位早熟的哲人,在他手指起伏變幻中飄蕩出來的是寄居在他內心深處的天堂之聲,這聲音既真實又神聖,絕對不容你對它有半點的蔑視。無論你是怎樣的人,在它奏響的時候,你都得用心去領略它的光輝,這光輝一經閃爍,便四溢千載,靈魂永駐。小裏姆斯基也被自己的琴聲所感動,他感到眼前的鋼琴似乎就是貝多芬大師本人,他在歌唱,時而山呼海嘯樣地怒號,時而風吹山林般地靜寂,時而發散出太陽般四射的光芒,時而抖落烏拉爾山般厚重的冰霜,而自己隻不過是仰視聖師的虔誠信徒,在按照來自千百年前的教詣撥動每一根有生命慧根的琴弦。他演奏的時候,萬物都在傾聽,都在隨之或悲或喜……

天已經黑了,躺在床上的小裏姆斯基還在回想著恍若如夢的綠野、白兔、鮮花還有可愛的卡伽……天上的星亮了,一層白霧從河上飄起,蟋蟀在園子的樹底下亂叫。修道院的大鍾開始奏鳴:先是一個最高的音,孤零零的,像一頭哀鳴的鳥向天發問;接著響起第二個音,比前一個低三度,和高音的哀吟合在一起;然後是最低的一個五度音,是對前兩個音的答複。三個音融成一片,像在一個巨大無比的蜂房裏的合唱。空氣和人的心都為之顫動。小裏姆斯基屏著氣,心裏想,音樂家的音樂和這千千萬萬的生靈一齊吼叫著的音樂的海洋相比,真是多麼可憐;這是野獸,是音樂的自由世界,一切大音樂家的音樂也不過是將其中的一部分重新拚貼整理而已……他在這片無邊無岸的音響中出神了……

等到那氣勢雄偉的聲音靜默了,最後的顫動在空氣中消散完了,迷迷糊糊的小裏姆斯基驚醒過來,駭然向四下裏瞧了瞧……噢,周圍的一切依然如故,一曲不知從何處而來的琴曲鳴響在他的胸中。多麼芳香的夜啊,他就那樣呆呆地想著,用手托著頭倚在窗口回味著……似乎昨天的小裏姆斯基已經走遠了,現在的是一個全新的裏姆斯基,他的身體愈加的強壯,他的心胸愈加廣闊,他的頭腦愈加睿智,他的心胸愈加純潔——他長大了,更加成熟地走著屬於他的道路,聽,所有的人都在向他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