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張大千緣何沒有回國(2 / 2)

大千十分感慨,想起自己的畫,哪怕是小小的一幅,在日本的裝裱費就需花費100美元。而享譽世界的白石老人,他的畫難道隻值區區50美元?他連忙給老人回信,請他不要寄畫,而是托香港的友人,代他給白石老人寄去了100美元。

連齊白石、吳湖帆、錢瘦鐵這樣名望卓著的大藝術家,生活也如此艱難,張大千一大家子都靠他賣畫維持,如果收入如此低,生活又何以為繼?想到這裏,張大千又躊躇起來。

還有,一些熟人好友紛紛被“鎮壓”,讓張大千心存疑慮而心驚肉跳。如曾經為他金牛壩房子的建設立下大功的張達泗——張群的二弟,解放後留在成都,在運動中被槍斃了;還有一個就是他的“同宗兄弟”張正修,因為家裏有幾分田地,曾參加了“袍哥”,被評為“惡霸地主”槍斃了;另一個就是其相交甚篤的好友羅文謨,美術修養很高,“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他調任國民黨四川省黨部書記,在四川政界是一個頗有影響的人物,他非常喜歡藝術,不願與當官的深交,倒是與文化藝術界人士打得火熱,與其說他是個官員,還不如說是個地地道道的文化人。抗戰期間,羅文謨對四川的美術工作推動極大。徐悲鴻等藝術家每每提到他,都認為其“功莫大焉,功德無量”。成都解放前夕,羅文謨堅決不去台灣,暗中為中共成都市委提供了很多有用的情報,為成都的和平解放盡了一份心力,得到了賀龍司令員的表揚、接見和宴請。就在1950年12月18日,羅文謨被“鎮反運動”的人帶走,最後卻被槍斃。海外的張大千聽到這件事後,十分震驚。(羅文謨在被槍斃了三十多年後,一直到改革開放之後才被平反。)

如果說前麵原因已經動搖了張大千回大陸的決心,那麼,北京“敦煌文物展覽”把張大千定為“罪人”卻是張大千決定不回大陸的直接導火線。

1950年,為了配合抗美援朝運動,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政府決定在北京舉辦一次大型的敦煌文物展覽。經過緊張的籌備,“敦煌文物展覽”於1951年4月在北京故宮午門樓上正式展出。展覽規模宏大,中央文化部領導沈雁冰、鄭振鐸等人親自對來賓作了引導說明介紹,外交部還專門定了一個日子,招待在京的各國使、領館外交人士及國際友人。展覽期間,各界觀眾絡繹不絕、場麵非常熱烈,展覽一直持續到當年6月,共曆時兩個月之久。中央人民政府還向敦煌文物研究所頒發了獎狀和獎金。

張大千在印度的大吉嶺聽到“敦煌文物展覽”在北京展出的盛況,非常激動,他為敦煌研究所的同仁們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而欣喜鼓舞,為敦煌藝術走出沙漠來到北京,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賞而欣慰。但讓他吃驚和傷心的是,這個由政府主辦的“敦煌文物展覽”的展覽說明文字中,竟然指名道姓地公開譴責張大千,公開向公眾宣布“張大千是破壞了敦煌壁畫的罪人”,將張大千歸入了“盜竊與破壞敦煌文物藝術的帝國主義強盜和國內外反動派”之列,並將他與斯坦因、伯希和、華爾納等“外國強盜”和“盜賣國寶經卷文物”的王道士等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