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京城“群英會”(2 / 2)

出於對石濤的熱愛,又恐怕陳半丁收藏的冊頁正好是自己四處搜尋的那本,張大千按捺不住興奮和激動,早早地來到了陳半丁家,想請陳通融一下,讓他先睹為快,無奈陳半丁非但不同意,還將張大千一個人晾在客廳,自己卻走了。張大千尷尬極了,然而既來之則安之,隻好一個人在陳半丁家偌大的客廳幹等著,度日如年。

好不久挨到眾方家來臨,待陳半丁將視若珍寶的石濤冊頁打開後,張大千好不容易擠入人群看了一眼,這一看不打緊,結果卻令他十分失望。隻聽陳半丁得意非凡地說:“瞧瞧,這大滌子的手筆,真是有如橫空出世!其筆墨之所向,真是無堅不摧,氣勢豪放,雄健縱恣,淋漓酣暢,飄逸灑脫,端的是畫中聖手,為同代之諸家所不及。老夫僥幸,得此瑰寶奇珍,平生之心願足矣!哈哈!”圍觀的人也都附和著。

看見陳半丁那得意洋洋地撚著胡子的神態,眾人臉上也都浮動著羨慕與恭維的微笑表情,張大千想著陳半丁對自己的冷嘲熱諷,突然就生氣了,忽然大喝了一聲:“算了,算了,莫看了,有個啥子好看嘛!原來搞了半天,竟是這本冊子,我曉得!”

張大千的話猶如炸雷,在人群中炸開了,驚得大家都疑惑不解地看著他。陳半丁學著四川鄉音用輕蔑的語氣說:“你曉得?你曉得個啥子喲?”陳半丁惟妙惟肖的雙關語把眾人逗得哈哈大笑,年輕氣盛的張大千受了這種當眾的奚落,不顧一切地說:“是的,在下不才,又年輕學淺,是不曉得個啥子。但是,我知道一件事:就是這本冊子,正是在下畫的!”張大千此語一出,更是舉座皆驚,大家都愣住了,頓時鴉雀無聲。

為了驗證自己說的話,張大千不但將冊頁的全部內容一頁一頁都背出來了,而且畫的題款、詩詞、跋還是詩,畫上有幾枚印章,印文的內容,印章的形狀都一五一十地背出來了。沒聽張大千背完,陳半丁已冒虛汗,眼鏡都從鼻梁上滑落跌碎了。客廳裏一片寂靜,客人們的表情各異,都不知所措。著名畫家兼作家於非廠悄悄拉拉張大千的袖子,示意他趕緊溜之大吉。回到汪慎生的家後,將事情的經過悉數告知了汪慎生,汪既為張大千亂真的本事高興,也很吃驚,認為張大千闖了禍,勸他趕緊回南方去,等大家氣都順了,再去幫他圓場。

第二天,張大千就溜回了上海,匆匆結束了他的北京之行。始料不及的是,這次“陳半丁事件”大大增加了張大千在北京藝壇的名氣,幾乎人人都知道了,著名的老畫家兼鑒賞家陳半丁,竟然“栽”在了上海初來的毛頭小夥張大千的手裏。以至於後來,北京的收藏家要收購石濤、八大的作品,先要弄清楚是不是張大千所為。正如後來陳半丁、周肇祥、陳寶琛、於非廠、傅增湘、齊白石等北京的諸大家所盛讚的那樣:

“大千臨摹古畫的功夫,真是腕中有鬼!所臨之青藤、白陽、石濤、八大、弘仁、髡殘、老蓮、冬心、新羅各家,確能亂真。尤其之仿作石濤,最負盛名。不特筆墨神韻,和石濤真跡同,題字圖章、印泥紙質,均絲毫逼肖,天衣無縫……”

至於他與陳半丁老人的“不快”,後來經過汪慎生等人做工作,兩人握手言歡了,重歸於好,還成了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