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走向布達拉(9)(2 / 3)

我們的車經過3907公裏“裏程碑”的地方,前麵果然出了事故。一輛吊車和一輛平板車,正在把一輛出了事的小轎車吊上平板車運走。那是廣東自駕遊的發燒友,碰到對麵來車,刹車時扭起了秧歌,一頭撞上了路邊的護坡石牆,汽車的前臉撞的麵目全非。好在是雙氣囊,兩個人都沒事。倘若滑到左側懸崖邊,就不是撞牆了,而是直接掉進了帕隆藏布江。那時候什麼氣囊也沒用了,命都保不住。

這一段路沿途的山川峽穀,雪山大河,你可以說它是美麗的風景,換個角度,也可以說是窮山惡水。公路邊有坍塌的泥石流,荒無人煙。人們感受到的風光的好壞,其實不完全取決於自然風景,很大程度上與觀景者的精神情緒有關。所以古人才有“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之說。

天空晴朗,明媚的陽光下,雪山美麗得令人眩目。米堆雪山儼然就是一座冰雕玉琢的天神巨大坐椅,在璀燦的陽光下熠熠生輝,景象奇特,氣勢宏偉。巨大的冰瀑布上有一大塊光滑的冰壁,淡藍色的千年玄冰也清晰可見。這種奇觀實屬世間少見,讓人不能不由衷地讚歎大自然的造化!

我們一行五人在公路旁的“中國第一米堆冰川”入口處下車,決心去進行一次冰川探險。

米堆冰川被地理學家稱作“世界級冰川奇觀”,原來看過資料介紹:米堆冰川主峰海拔6800米,雪線海拔4600米,冰舌末端海拔2400米。冰川下段已穿行於針闊葉混交林帶,是西藏最主要的海洋型冰川之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它美麗的弧拱構造下麵的冰瀑有七八百米高,這種冰瀑奇觀隻有在補充豐富、消融速度快而適當的冰川上才會出現,如消融得快而補給不足,冰瀑就會斷裂,形成“懸冰川”;而補充過快消融不及,冰雪就會把懸崖埋沒。所以,米堆冰川是一條補充和消融都很“均衡”的具有靈性的冰川。

在森林邊緣遠遠眺望米堆雪山,晚秋的燦爛陽光下,冰瀑布一片寧靜安詳。但同行的藏民告訴我們,千萬不要被它表麵的安靜所蒙蔽,隻要天氣稍有變化,你就會看到冰雪塌方的壯麗奇觀,聽到雪崩驚天動地的轟鳴聲。

頻繁的雪崩是冰川發育的主要補給方式。冰盆中冰雪積聚多了,就會自已流出來,以巨大的冰瀑布形式跌落入米堆河源頭冰盆地中。據說,在冰川最活躍的夏季,冰塌方的次數一天可達上千次。最大的冰塌方,一次垮塌上百萬立方的冰體。當地藏民看到過這種嚇人的壯麗景象:冰塌方發生時,群山都會震顫,冰體劇烈的撞擊與磨擦會產生強烈放電。刹那間峽穀轟鳴,天昏地暗,千千萬萬的冰體滑落、飛濺,漫天雪霧中閃爍著藍色的電光,令人恐怖而震撼。

除了巨大的雪崩奇觀,米堆冰川還是一條會“瞬間躍動”的冰川,這在全世界的冰川中都是非常罕見的。據說在我國境內的46298條冰川中,隻有兩條冰川會做這種“特技動作”,一條是米堆冰川;另一條是相距200公裏的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南迦巴瓦峰“神山”下的則隆弄冰川。

據記載,1988年7月15日深夜,米堆冰川突然躍動,斷裂下來的巨大冰川末端衝入冰湖中,使冰湖裏與斷裂冰川同樣大小體積的湖水狂湧而出,衝潰湖壩。幾千萬立方米的湖水在幾分鍾內夾雜著泥石流翻滾而下,衝毀了318公路上大小橋梁18座,衝毀路基達42公裏,使這條通往拉薩的藏東南唯一的“生命線”,中斷達半年之久。

經過艱難的跋涉,我們來到既畏懼又好奇的米堆冰川。走過一個個冰磧壟,下麵其實都是厚達幾米乃至十幾米的巨大冰阪,裏麵布滿了冰窟、冰洞和暗河。當我繼續前行的時候,在一個冰磧坑裏,看似平實的地麵,竟然隱藏著陷阱。在一個碎石堆滿的低窪處,我用登山棍輕輕一捅,碎石嘩嘩墜落,竟然露出一個直徑二三十厘米的冰洞。我知道,冰洞下麵,就是深不可測的暗河。我突然意識到在這些冰磧下麵,隱藏著凶險的殺人魔窟。因為如果是一個稍大一點的冰洞,一不小心滑落下去,那就再也出不來了。即使足夠幸運,下麵的冰洞不深(這種可能性極小)或冰洞口不大卡在冰洞上,如果沒人在旁邊救援,時間長了也會凍死在裏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