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百聖而不慚。
案:“關”與“貫”同,猶禮記雜記下“關轂”即“貫轂”也。
占天地。
李注:“言皆(世德堂本作“能”。)占之。”案:注文“皆”字當作“能”,蓋正文衍“地”字,校者易注以就之。
月未望則載魄於西。
李注:“漸東滿。”案:嘉佑本注文“漸”上有“以”字。
既望則終魄於東。
案:書鈔一百五十引“終魄”作“魄落”。
之而已矣。
案:禮書一百十二引“ 之”作“亦檠之”。
莊、楊蕩而不法。
案:晉書王坦之傳載所著廢莊論引“蕩”作“放蕩”。
鄒衍迂而不信。
李注:“迂回不可承信。”案:史記封禪書雲:“騶衍以陰陽主運,顯於諸侯,而燕、齊海上之方士傳其說不能通,然則怪迂阿諛苟合之徒自此興,不可勝數也。”此文“迂”字即怪迂之“迂”。漢書郊祀誌顏注雲:“迂謂回遠也。”
[[先知卷第九]]忽眇綿作 。
李注:“眇綿,遠視。”案:文選江賦注雲:“ 眇,遠視貌。法言曰:‘眇綿作炳。’” 音綿,與李說同。學林六引作“忽忽眇綿作炳”,疑非。
政善而吏惡,一勤也;吏善而政惡,二勤也;政、吏駢惡,三勤也。
李注:“政,君也;駢,並也。”案:書鈔七十七引作“一曰善政,二曰吏善政惡,三曰政、吏戒惡,此曰三勤也”。“戒”乃“鹹”訛。(文選景福殿賦注引李注:“駢,並也。”)之謂惡政。
案:禦覽八百十九引作“此謂惡政也”。
聖君少而庸君多。
案:文選辨命論注引“庸”作“亂”。(裕孚案:“文選各本多作‘庸’。”)修之以禮義。
案:“修”當作“循”。循與順同,(說文:“循,順行也。”)猶雲順之以禮義也。(古籍修、循互訛,弗具引。)吾見玄駒之步。
李注:“玄駒,蚍蜉子也。”案:“孫詒讓劄迻雲:“‘步’當作“走’。”今考玉燭寶典十二引“步”作“ ”,(似“走”字艸書之誤。)又引郭璞蚍蜉賦雲“感萌陽以潛步”。文心雕龍物色篇亦雲:“蓋陽氣萌而玄駒步。”據郭、劉二文,似“步”非誤字。
象龍之致雨也,難矣哉!
案:續漢書禮儀誌注引無“也”字,“難”作“艱”。
君之不才。
案:禦覽九百二十八引作“君乏才”。
甄陶天下者,其在和乎?
案:文選景福殿賦注引此文,又引李注曰:“埏埴為器曰甄陶,王者亦甄陶其民也。”今本挩。(選注又有“埏,失然切”四字,蓋隋、唐以前李注音義文。)剛則甈。
案:學林八引楊子音義曰:“甈,五計切,破罌;又力製切,破瓦。”今本音義挩。(學林引本文“甈”誤“甔”,又雲:“太剛則有玻裂之患也。”)譬猶日之中矣。
案:事類賦注一引“矣”作“乎”。
什一,天下之中(世德堂本無“中”字。)正也。
李注:“什一稅民,天下之中賦正法也。”案:事類賦注一引作“什一之稅,天下正也”,亦無“中”字。據李注,“中”字應有。
[[重黎卷第十]]羲近重,和近黎。
案:書堯典疏引此文,申之曰:“是羲承重,而和承黎矣。”
蓋哉!蓋哉!應難未幾也。
李注:“再言‘蓋哉’者,應難以事,未有近其理哉。”案:事類賦注一、禦覽二引無“應難”二字。北史信都芳傳載芳四術周髀宗自序雲(一):“漢成帝時,學者問蓋天。楊雄曰:‘未幾也。’問渾天。曰:‘幾乎!’言蓋差而渾密也。”亦無“應難”二字,當係衍文。(注雲“應難以事”,蓋謂楊子難蓋天八事。)(一)“宗”字原本訛作“周”,據北史本傳改。
至蠡策種而遁,肥矣。
案:“肥”即易下經“肥遯”之“肥”,肥與蜚同。
六國蚩蚩,為嬴弱姬。
案:後漢書袁紹傳載沮授引此文,注雲:“方言:‘蚩,悖也。’”
守失其微。(音義雲:“本或作‘徽’。”)案:作“徽”是也。嘉佑本亦作“徽”,爾雅釋詁:“徽,善也。”守失其徽,猶言傷其美。
天胙光德,而隕明忒。
李注:“天之所福,光顯有德。而令隕之者,明乎秦、楚忒惡之所致。”案:嘉佑本注文“令”作“今”。
故天之胙,為神明主。
案:文選王融曲水詩序注引作“故天因而瑞之”,王命論注引作“故天因而胙之”,又引“天因胙之”,是古本當有“因而”二字,今本挩。
胎籍三正。
案:此語蓋本書甘誓“怠棄三正”。胎、怠同聲假用。
越與(音義雲:“俗本作‘興’。”世德堂本亦作“興”,從宋﹑吳本。)亢眉,終無橈辭,可謂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