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君子卷(2)(2 / 3)

東流至湖北襄陽府均州為滄浪水,又東南流至漢陽府漢陽縣合於江,此為禹貢“嶓塚導漾,東流為漢”之漢。一出今甘肅秦州嶓塚山者,其下流為嘉陵江,今謂之西漢水。因而禹貢之漢謂之東漢水。此文之漢,當指禹貢之漢而言。西北諸流之淪於漢者,戴氏祖啟陝甘資政錄雲“南山之南,經流為漢,其支流之大者為濜水、沮水、褒水、廉水、婿水、洋水、木馬河、饒風河、月河、閭河、洵河、丹水、甲水,而皆入於漢”是也。吳雲:“西北之流水,經夷貉而不返,或向東者,亦入沱、漢而已。言其異而小也。”司馬雲:“言諸子之道雖時有小用,而非順正,不可以致遠。”按:“綱紀夷貉”,對“經營中國”生文,“或入於沱,或淪於漢”,對“終入大海”生文。綱紀夷貉,喻其所灌溉者陋;入於沱,淪於漢,喻其所歸宿者小,意義相承。司封以為二事,失之。注“使牛捕鼠,雖大無施”。按:莊子逍遙遊雲:“今夫犛牛其大若垂天之雲,此能為大矣,而不能執鼠。”禦覽九百十二引屍子雲:“使牛捕鼠,不如貓狌之捷。”注義本此。然正文止雲牛鼠,注增“捕”字為解,於義未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