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大革命轟轟烈烈(1 / 2)

獎勵農耕,土地歸百姓所有,積極性大大提升,外無戰亂,民生殷實,外郡之民,多有聞名遷往郡內者,短短二年,陰館城池擴建三次!往日荒蕪百裏的雁門卻已是良田接天。往來商賈不斷,郡下諸縣爭相效仿,大肆改革,雖是亂世,此處卻是歌舞升平,儼然太平盛世。即便遠在江東荊州等遠地商賈,在雁門亦多有身影。

百姓多有投軍者,僅兩年,便得精壯兵丁三萬餘人!大力收購戰馬,得良馬五千餘匹,組建一騎兵團,由陸毅親統之。招募鐵匠,打造軍械戰甲,囤積糧食,以帶時機。

廣納賢士,多有想投者,卻是解決了官員缺少的窘境。值得一提的是,閻忠亦自皇甫麾下轉投其麾下。

中平三年十月,秋收已畢。

坐在椅子上,陸毅端著茶杯笑嗬嗬的說道:“你們有何意見?逍準備親帥兩萬大軍征討匈奴,奉孝留在陰館主持政務,閻忠輔之,文遠總領雁門軍務。著二哥為先鋒,逢山開路,吾自統中軍,公孝公明為翼,宮台為軍師,可否?”

“確也是該給予匈奴一點教訓了,若不是關將軍鎮守雁門關,怕是早已打進了關內。然其屢教不改,甚無記性,我雁門經兩年的發展,如今已兵精糧足,卻是伐匈奴的大好時機!”戲宮台拱手道。

郭嘉苦著一張臉,不滿的說道:“主公因何留嘉於陰館,卻不是要悶殺於我?”

“嗬嗬,能者多勞。平時政務也多由你打理,這般交於你逍甚是放心,況逍亦留閻忠輔助於你。哎!奈何逍手下甚少精於政務之人,唯有委托奉孝了。”陸毅苦笑了下,看來日後要尋些政務人才了,荀氏叔侄張昭……算了,先不想了。

“嘉乃勞碌命,哎,認了!主公但請放心,嘉自然不會懈怠。”郭嘉一整儀態,嚴肅的道。

“奉孝你辦事,某放心。郡內事物就交付你三人。既然諸位都無異議,那就定於三日後揮兵伐匈奴!”

“是,主公!”

公元186年秋,雁門都騎尉陸毅攜麾下兩萬人,以張飛為先鋒,自領中軍,高順為翼,出雁門關,兵鋒直指匈奴腹地,欲平邊亂。

一路上小仗打了十幾場,其後,卻再也難尋匈奴人的蹤跡。

“三弟,這仗打的卻甚是窩火,隻得小蝦米十數隻,打的一點都不盡興,如今可好,卻是再也難尋匈奴兵的蹤跡,卻也不知道究竟藏到何處去了!氣煞俺老張了!若是有一日尋得,俺定要好好的出口惡氣。”張飛恨恨的罵道。

“嗬嗬,二哥莫急。”陸毅勸慰一聲,轉頭望向戲宮台,“不知軍師有何高見。”

戲宮台微微一笑,“主公心中已有定論,何必問忠。既然主公問起,忠便獻醜了。想那匈奴,乃是遊牧民族,以部落聚之,或大或小,想必先前我軍所遇者,皆是其中一些小部落而已。然今匈奴人皆不見蹤影,想必是聞得我大軍,望風而走,當會聚眾以抵我軍。”

“軍師真乃明見。”

“主公謬讚了,忠想主公該是早已思得這些,忠隻是錦上添花而已。”

“哪裏,我隻是粗想到一些,斷無軍師之詳。若按軍師之意,我軍當如何處之?”

“忠認為,當徐進軍,緩圖之。軍隊皆向中軍靠攏,以防偷襲。一旦匈奴兵露麵,聚而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