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皇元年秋七月,大風損毀了王路堂。迷信的王莽認為這是非常不祥的預兆,擔心自己的統治不能穩固,不禁十分恐懼。又害怕天下人議論是自己失德造成的,隻好自欺欺人地把責任推給兒子王臨。於是下詔道:“壬午傍晚時,發生了暴風雷雨毀壞房屋、摧折樹木的變故,朕對此非常恐懼。考慮了十天,才解除了迷惑。從前符命文辭說要立王安為新遷王,讓王臨在洛陽建國,為統義陽王,大家都說:‘王臨在洛陽建國為統義陽王,是據有全國的中心,應當立為皇太子成為新朝的繼承者。’從此以後,王臨便總生病,後來雖然治好了,卻一直沒有完全康複。王臨有兄長在而被立為皇太子,名分不正。朕登基以來,自然災害頻繁,糧食產量大幅減少,四方蠻夷也前來侵擾,盜賊奸邪搗亂,人民惶恐不安,不知道為何會這樣。現在深深地思考這些罪責,才知道都是由於名分不正造成的。那麼立王安為新遷王,立王臨為統義陽王,以正名分。”
於是王臨被貶為統義陽王,搬出了東宮,隻因母親病重,才沒有外出就藩。王臨想起父親的冷血,擔心與原碧的密謀會被泄露,非常恐懼。這時王氏病危,王臨希望母親臨終前能給王莽留下善待子孫之類的遺言。好在事發後能免去一死。於是寫信給母親道:“皇上對子孫向來嚴酷,大哥、二哥、侄子侄女都是不到三十歲便亡故。現在兒臣也快三十歲了,隻怕母後一旦有所不測,兒臣便不知死命所在!”王氏收到信後不禁長籲短歎,又多了一份憂慮。原本身體就虛弱,當下便昏了過去。恰好王莽前來探望妻子,見到這封信,懷疑王臨有不軌之心。隻因王氏命在旦夕,不便發作,隻好暫時隱忍。
地皇二年正月,王氏去世了。王莽下令好生辦理喪事,隻不準王臨參加葬禮。等到王氏下葬後,就追究起王臨書信的事來,先得知王臨與原碧通奸一事。當下將原碧等人收監拷問,原碧是個柔弱女子,哪裏經得住嚴刑,隻好一五一十地將如何與王臨通奸,又如何意圖謀害等事全盤招供出來。王莽得知後大怒,當即將原碧處死。又擔心此事張揚出去名聲不好,命左右將負責此案的官吏全部殺害,埋在監獄中。然後賜王臨鴆毒,令他自盡,王臨不肯依從,拔刀自刺,當場斃命。王莽賜諡為繆。王莽又下詔給國師公劉歆道:“王臨本不知星象,整件事都是劉愔慫恿的。”劉歆慌忙將女兒召去責備一番,要與她劃清界限。劉愔想著丈夫死去,自己活著也無所依靠,便服毒自盡了。
就在這個月,王安也死去了。王莽原來在新都與侍女生了兩個兒子王興、王匡。因為他們母親出身卑微而留在新都沒有封爵。這下嫡子都死光了,隻好將這兩個兒子召回京城,封王興為功修公,王匡為功建公。
兩年後,義軍攻破洛陽,王莽被殺,新朝滅亡。
王臨逆謀弑父,死有餘辜,再說就算當時不死,也難圓皇帝夢。賜死反而讓他免去了亡國之辱,也未嚐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