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靠近禾木一側的景色是一杯清洌的美酒,那靠近喀納斯的一側,則仿如一杯醇厚的香茶,美得使人沉醉、使人忘我、使人通透無塵。
從禾木徒步穿越到喀納斯,一般需要兩天時間,而中間的宿營點,則在黑湖。
所謂黑湖,事實上隻是一窪黑黝黝的水,說是個湖,其實並不大,因為在群山之中突然出現這麼一窪水,所以黑湖讓人記憶深刻,如果黑湖區域積雪覆蓋的話,則會愈發顯得黑湖的黑。黑湖四周是起伏的山地,生長著低矮的灌木,仿佛是粗硬的紅色野草,在天地蒼茫間執著地盤踞。
黑湖的位置大致在這條徒步線路的最中間,也是這條線路中的最高點。黑湖的一側是淩亂的巨石與濕地,另一側則是山間的一個小盆地,或者說是一個微型的草原。秋日裏,那裏一望無際的黃褐色在視線中肆無忌憚地展開,狂野而奔放,天空的白雲在這裏密布,仿如天上的羊群在隨風輕颺,給蒼黃色的大地投下斑駁的陰影,使得這裏的粗獷和蒼茫徹底而極端。
2007年的時候,我們在雪中夜宿黑湖,三十多人擠在一個氈房之中。氈房外風雪交加,鵝毛大雪漫天飛舞,那一晚我們喝完了所有帶來的酒,唱完了所有會唱的歌,直到氈房外積雪盈尺、雪窖冰天。當翌日清晨我們從氈房鑽出來的時候,風停雪霽,四外一片銀白,宛如極地,唯有黑湖依然散發著黝黑的光澤,和周邊的雪色構成了黑白的世界。
在這一刻,喀納斯褪盡華彩,不再斑斕,不再張揚,像是一幅五彩畫卷的留白,更像是一曲磅礴交響的間歇。
就像我一開始堅持的那樣:未曾徒步穿越過這條線路就不算真正來過喀納斯,隻有當我們穿行其間,感受過那些華美、蒼茫與風雪,隻有當我們在路上,體驗了那些發現、樂趣與喜悅,才是經曆了一個真正和完整的喀納斯,感知這片山水的神奇與驚豔。
【背景鏈接】
禾木—喀納斯的穿越被稱為喀納斯係列東線穿越。這條線路應該是阿勒泰地區最著名的徒步線路,也是新疆著名的徒步線路之一,如果是夏季,你會身陷花海,如果是秋季,你會被絢麗的景物震驚,如果是冬季……顯然,冬季這條線路無法徒步。
等你走完此條線路到達喀納斯景區後,你可能會覺得景區索然無味。此條線路道路清晰,沿著馬道行走不會有什麼大的問題。每年夏秋之際,徒步、騎馬穿越此道的人可以用絡繹不絕來形容。
【關鍵詞】
·喀納斯湖:喀納斯湖為蒙古語,意為聖湖,位於布爾津縣北168公裏,阿爾泰山西南麓的禾木喀納斯蒙古鄉境內。是我國唯一的西伯利亞動植物區係分布區。喀納斯湖南北長25公裏,東西寬1.6~2.9公裏,麵積37.7餘平方公裏,湖水最深處188.5米。自然保護區麵積2200平方公裏。
·西伯利亞紅鬆:西伯利亞紅鬆又名新疆五針鬆,鬆科落葉鬆屬落葉喬木。分布於海拔1600~2300米的山坡上。生長迅速,適應性強,喜酸性土壤,耐寒冷、幹旱、瘠薄,在新疆僅分布於阿爾泰山。
·黑湖:事實上,徒步者所經過的黑湖,是小黑湖。有小黑湖,自然就有大黑湖,但是大黑湖是在這條線路的一個岔路上,因而通常徒步穿越的隊伍都不會經過,但越野車可以從喀納斯景區直接開到大黑湖,所以在喀納斯景區內所說的帶你去看黑湖的越野車實際上都是指的大黑湖。
·喀納斯湖怪:所謂喀納斯湖怪似乎近年來飽受詬病。據說最初在喀納斯湖邊飲水的牛羊常常被不知道是什麼的生物拖下水當作了點心,還時不時地出來透透氣,頂撞一下湖麵上的船隻。然後有專家研究,定論為湖怪是大紅魚(哲羅鮭),接著便準備徹底搜索來驗證,隨即又被喝令製止,無他,唯有保持神秘,才更能挑撥人們的神經罷了。於是湖怪又從大紅魚變成了不知名的神秘生物。其實按照現在的科學技術,要查明湖中到底是什麼易如反掌。好吧,湖怪就湖怪吧,但是喀納斯景區好像就此上了癮,不僅湖怪的噱頭越搞越多,甚至還說發現了北極熊—你離著北極也太遠了點兒吧?
【注意事項】
·此條線路溫度始終不高,尤其是後半夜溫度會很低。5月份還有可能會下雪,而十一期間下雪也是常見的,一定要帶好防寒衣物。
·一定帶好你的相機,帶夠你的存儲介質,這裏四處都是美得心醉的畫麵。
·山裏樹木茂密,禾木和喀納斯都是木屋,注意防火。
·如果這個季節住宿在景區,一定要提前聯係好床位,否則到時候是“一床難求”。
【還有什麼】
當地美食、特產
見《大薩孜—山花織就的夢幻沼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