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托海:燃燒的華美(1 / 2)

可可托海其實並沒有海。關於可可托海地名的含義,甚至是來自蒙古語還是來自突厥語係,事實上都一直沒有定論。在蒙古語裏,可可托海的意思是青色的河灣,而在突厥語係中,可可托海的意思是青色的灌木叢。而可可托海如今的名字則叫作富蘊。

之所以叫這個漢語地名,是因為可可托海的確是一塊蘊藏寶藏的地方。

可可托海蘊藏著豐富的鈹、鋰、鉭等稀有金屬,儲量居全國之冠—也許你對這些金屬的名稱很陌生,但是你肯定對祖母綠、碧璽、海藍寶石這些名字並不陌生。沒錯,可可托海也是個寶石之鄉。

如果你去可可托海,往往可以聽到某人因為挖到了什麼寶石而一夜暴富的故事,你還會聽到那裏有個礦坑,曾經償還了中國欠蘇聯的三分之一外債—這樣的故事,總是能撩撥人們的神經和欲望。

但是可可托海的走紅卻並不是因為這些,而是因為那裏的山水。

可可托海與喀納斯同屬於阿勒泰,且有著不分伯仲卻又大相徑庭的美麗。但是與喀納斯比起來,知名度卻低了許多,隻是近幾年,才逐漸成為人們前往的熱點。

然而可可托海最驚心動魄的美隻是在秋天。

我曾經在盛夏的時候去過可可托海,那裏的湖水碧波蕩漾,清鑒映人,夏日裏的白樺林也鬱鬱蔥蔥,青翠欲滴。但是和秋日裏比起來,那些青綠總是太過單薄和素顏。

而秋日裏,整個可可托海似乎變了模樣,仿佛突然間迸發出濃烈的色彩,繽紛磅礴,華美絢爛。

我秋日裏第一次去可可托海首先接觸的,是密布的鬆林。在山穀和達阪中穿行,那些赤紅的鬆林始終陪伴,渲染著秋日的陽光,將整個時光都塗抹得厚重而斑斕。穿行到第三天時,那次的領隊對我們說:今天隻有5公裏路,不過要走一整天。

我問:為什麼?路難走嗎?

領隊說: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早上一拔營,我隨著隊伍緩緩翻過一個小坡,頓時便明白了領隊的意思—山穀中是望不到盡頭的白樺,以炫目的姿態在秋光中四溢,整個山穀都流淌著瘋狂的豔麗。

密密的白樺林用它的妖嬈和華貴填充了全部的世界,純美的色彩在陰鬱的天空下如陳酒一樣濃洌。白色的樹幹和金黃的樹葉在枝幹上黑色線條勾勒下宛如童話。土地上則撒滿了金色的落葉,使得大地鋪上了一層明豔的色彩。

美麗將我們密不透風地包圍著。

大自然沒有焦點,隻有人和人手中的相機才會有焦點。這裏的每一個點都是純淨的美,美麗無處不在,這裏不需要焦點。

麵對如此如歌如畫的仙境,大家似乎都不忍匆匆離去。在這個時候,我這才發覺我是貪婪的,我貪婪得想用相機把這裏的一切美麗裝走,據為己有,或許,我也隻能用這種方式占有這些美麗。

那一天,我們的確隻走了5公裏。事實上有些人那天躺在厚厚的落葉之上根本就不起來,最後是被大家硬給拽出來的。

走出白樺林,所謂神鍾山赫然出現在人們的眼前。神鍾山仿佛一座倒扣的石鍾屹立在額爾齊斯河南岸,平地而起,雄視天下,突兀而和諧地出現在碧水綠蔭之間。神鍾山是一座山峰,但是看起來卻更是像一整塊巨大的岩石,通體光潔,自成一體,似乎除了這座碩大的“神鍾”,便再無一塊石頭了。

山腳下,額爾齊斯河水像碧玉一般流淌,在神鍾山腳下喧囂著,纏繞著,奔騰而去。秋日中,神鍾山峽穀兩側的紅葉和白樺使得整個峽穀色彩斑斕,華美奪人,更襯托著神鍾山的壯美和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