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重點掌握生化藥物的分類及各類代表藥物。
2.掌握各類生化藥物的作用機製、作用特點及商品信息。
3.了解生化藥物的發展曆史及趨勢。
第一節 概述
一、發展曆史及發展趨勢
1.中國生化製藥的發展曆史
生化藥物是從生物體分離、純化所得,以及用化學合成、微生物合成或現代生物技術製得的用於預防、治療和診斷疾病的藥物。1949年以前我國的生化製藥工業基本空白,僅上海楊氏製藥廠生產少量生化藥物。1956年該藥廠更名為上海生物化學製藥廠,改造成為我國第一家專業生化製藥廠;後經調整建立為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內所設置的生化藥物研究室,成為我國第一個生化藥物研究機構。1958年起我國的髒器生化製藥初具規模,1977年以後髒器生化製藥按正規製藥工業管理。1978年“髒器生化製藥”改稱“生化製藥”,1979年生產生化藥物的單位改稱“生物化學製藥廠”。從1976年至今,應用生物技術、化學合成、結構修飾及從天然資源中研究開發新生化藥物,皆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據不完全統計,到1998年,全國的生化製藥企業約有300家。原料的發展促進了生化藥物製劑劑型達到國內其他藥物的水平,2000年中國藥典收載的生化藥物品種由1995年的68個增至114個。各企業還依靠產品的高質量占穩了國內外市場。
2.生化藥物的發展趨勢
生化藥物作用特異性強、毒副作用小、療效確切,隨著現代生物技術及現代分離純化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生化藥物在醫藥領域內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其研究與開發越來越受到重視。生化藥物的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麵。
(1)開發生物技術藥物繼續利用基因工程技術製備天然來源少、難以獲得的生物活性物質;利用蛋白質工程研製藥物;發展反義寡核苷酸藥物;開發基因藥物;利用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研究成果開發生物技術藥物。
(2)利用蛋白質工程研製藥物。
(3)開發大分子蛋白質片段與小肽類藥物。
(4)對大分子藥物進行修飾。
(5)開發多糖和寡糖類藥物。
(6)大分子藥物的製劑研究。
(7)動物來源的生化藥物利用新的生化物質;尋找新生化藥物資源;改造老生化藥的劑型;開發老生化藥的新用途;提高老生化藥的質量。
二、分類及作用機製
1.氨基酸類藥物
氨基酸是蛋白質的組成單位。氨基酸類藥物是治療因蛋白質代謝紊亂和缺乏所引起的一係列疾病的生化藥物,也是具有高度營養價值的蛋白質補充劑,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單氨基酸,如亮氨酸、組氨酸等;氨基酸衍生物,如N-乙酰-L-半胱氨酸、L-半胱氨酸乙酯鹽酸鹽等;複合氨基酸注射液,如有3種、18種等氨基酸組成的複合氨基酸注射液。
氨基酸的作用主要有:作為營養補充劑,降血氨,轉變成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質,作為生物載體及其他作用。
2.多肽和蛋白質類藥物
多肽和蛋白質是由20種基本的L-α-氨基酸通過肽鍵連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質和多肽並沒有嚴格的界線,一般將50或50以下氨基酸殘基組成的化合物,列入多肽。
多肽類藥物依據其作用機製及存在的部位可分為:多肽類激素,如下丘腦-垂體肽激素;甲狀腺激素;胰島素類;消化道激素;胸腺激素(胸腺素、胸腺肽)等。多肽類細胞生長調節因子,如表皮生長因子、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等。其他多肽類藥物,如穀胱甘肽、胎盤素等。
蛋白質類藥物依據其結構和功能可分為:蛋白質激素,如胰島素、生長素等;蛋白質類細胞生長調節因子,如幹擾素、神經生長因子等;血漿蛋白質,如人血漿蛋白、白蛋白、纖維蛋白、丙種球蛋白等;黏蛋白,如胃膜素、硫酸糖肽、內因子等;膠原蛋白,如明膠、阿膠等;其他蛋白質藥物,如胰蛋白酶抑製劑。
3.酶類藥物
酶類藥物是直接用酶的各種劑型以改變體內酶活性,或改變某些生理活性物質和代謝產物的數量等,從而達到治療某些疾病的目的。按其生理活性可分為:消化類酶;凝血及抗凝血類酶;抗炎、清創祛痰類酶;輔酶及其他類酶。
4.多糖類藥物
多糖是由單糖縮合而成的鏈狀結構物質。生物體內的多糖有的以遊離狀態存在,有的以結合的形式(如蛋白多糖和脂多糖)存在。來自於動物體內的黏多糖(動物來源的含有氨基己糖的多糖的通稱)類藥物有許多種類,其研究與應用特別引人注目。黏多糖主要有肝素類、玻璃酸、硫酸軟骨素、殼聚糖、甲殼素等。每一種黏多糖都有其特定的生理活性和藥理作用,同一種類的黏多糖因其修飾基團的種類和數量的不同及其相對分子質量的不同,也會引起生理或藥理作用的差異。
5.脂質類藥物
脂質是脂肪、類質及其衍生物的總稱。脂質類藥物種類較多,其結構和性質相差很大,但大體可分為:膽酸類,如膽酸鈉、去氫膽酸等;不飽和脂肪酸類,如前列腺素、二十碳六烯酸等;磷脂類,如卵磷脂、腦磷脂等;固醇類,如膽固醇、麥角固醇等;色素類,如膽紅素、血紅素等;其他,如鯊烯等。
6.核酸類藥物
核酸類藥物是指具有藥用價值的核酸、核苷酸、核苷,甚至堿基,是一類藥物的通稱。核酸是生命的物質基礎,它不僅攜帶各種生物所特有的遺傳信息,而且影響生物的蛋白質、脂肪和糖類的代謝。核酸類藥物有助於改善機體的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平衡、修複受損傷的組織使之恢複正常機能。這類藥物已廣泛用於放射病、血小板減少症、急慢性肝炎、心血管疾病和肌肉萎縮等代謝障礙。天然核酸類的類似物或衍生物具有幹擾腫瘤、病毒的代謝的功能,因而在治療病毒引起的疾病,如皰疹、艾滋病和腫瘤方麵有一定的療效。這類物質或直接抑製病毒或腫瘤的生長,或通過產生幹擾素提高機體的免疫抑製能力而發揮作用。
第二節 氨基酸類藥物
一、鹽酸精氨酸(Arginine Hydrochloride)
1.別名及性狀
(1)別名阿及寧。
(2)性狀白色結晶性粉末;水溶液顯酸性反應;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極微溶解。
2.作用及用途
氨基酸類藥。用於肝昏迷忌鈉患者;其他原因引起血氨濃度過高所致的精神病症或病毒性肝炎穀丙轉氨酶異常者;嬰幼兒生長必需的氨基酸。用於免疫調整屬研究範圍。
3.製劑及用法
(1)鹽酸精氨酸片0.25g。口服,一次3~6片,一日3次。
(2)鹽酸精氨酸注射液20ml:5g。成人靜脈滴注,一次15~20g,以5%葡萄糖注射液500~1000ml稀釋,緩慢滴注(4h以上滴完)。
(3)注射用鹽酸精氨酸5g;10g。用法同鹽酸精氨酸注射液。
4.藥物評價
(1)藥效精氨酸為體內一種重要的氨基酸,參與鳥苷酸循環,促進體內尿素生成而降低血氨。本品也是嬰幼兒生長必需的氨基酸。近年研究顯示精氨酸還有調節免疫的功能。
(2)不良反應滴注太快,可引起流涎、潮紅、嘔吐等。
(3)注意事項嚴格控製滴注速度,用量過大時可引起高氯血症,可使血尿、肌酸、肌酐濃度升高。腎功能減退或同時應用保鉀利尿劑時應監測血清鉀水平。
5.商品信息
(1)發展曆史1932年Brand和Sandberd首先用水解蛋白方法從明膠中分離出精氨酸。我國1959年上海生物化學製藥廠投產。
(2)生產商原料:天津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湖北省潛江市四維氨基酸有限公司等。鹽酸精氨酸片:貴陽新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清華紫光古漢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等。鹽酸精氨酸注射液: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上海信誼金朱藥業有限公司等。注射用鹽酸精氨酸:沈陽光大製藥有限公司、遼寧倍奇藥業有限公司等。
(3)貯藏原料:密封保存;片劑:密封,在幹燥處保存;注射劑:密閉保存。
(4)質量標準原料、片劑及注射液:中國藥典2005年版二部;注射用無菌粉末:試行標準。
二、鹽酸賴氨酸(Lysine Hydrochloride)
1.別名及性狀
(1)別名鹽酸L-賴氨酸、溶氨酸。
(2)性狀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無臭;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極微溶解,在乙醚中幾乎不溶。
2.作用及用途
口服可用於賴氨酸缺乏所致的營養不良,食欲缺乏。注射可用於治療顱腦外傷、慢性腦組織缺血、缺氧性疾病的腦保護劑。
3.製劑及用法
(1)鹽酸賴氨酸片0.15g;0.2g。口服,成人,一次300mg;小兒,2歲以下一次100mg,2~9歲一次200mg,10歲以上同成人劑量,均為一日1~2次,溶於水、牛奶、奶糕或稀粥中服用。
(2)鹽酸賴氨酸散3g。
(3)小兒鹽酸賴氨酸顆粒2g:54mg。
(4)注射用鹽酸賴氨酸1.0g;1.5g;3.0g。靜脈注射,成人一日1次,一次10ml;用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稀釋後,緩慢靜脈滴注。
4.藥物評價
(1)藥效L-賴氨酸是人體8種必需氨基酸之一,能促進人體發育、增強免疫功能,並有提高中樞神經組織功能的作用。如缺乏可引起發育不良、食欲缺乏、體重減輕以及低蛋白血症等。鹽酸賴氨酸能促進骨、軟骨及結締組織的形成並且參與能量代謝。
(2)不良反應口服偶見輕度惡心、嘔吐及過敏反應。注射少數患者出現輕度胃腸不適。
(3)注意事項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慎用。
5.商品信息
(1)發展曆史1889年Drechsel從酪蛋白水解物中用磷鎢酸分離得到的一種新的氨基酸,命名為Lysatine。1891年Fisher將混在其中的精氨酸去除,得到的氨基酸命名為賴氨酸,並於1902年合成。1914年Osboene確認賴氨酸為體內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我國1980年遼寧大連製藥廠投產。
(2)生產商原料:湖北省潛江市四維氨基酸有限公司、江西江南製藥有限公司等。鹽酸賴氨酸片:西安博華製藥有限責任公司、河南省安陽市益康製藥廠等。鹽酸賴氨酸散:北京海石生物化學製藥公司、福建省三明天泰實業有限公司製藥廠等。小兒鹽酸賴氨酸顆粒:桂林益佰漓江製藥有限公司、大連美羅大藥廠等。注射用鹽酸賴氨酸:安徽威爾曼振星藥業有限公司、海口康力元製藥有限公司等。
(3)貯藏原料和注射劑:遮光、密封保存;散劑:密封,在陰涼幹燥處保存;片劑:遮光,密封保存;顆粒劑:密封,在涼暗處保存。
(4)質量標準原料:中國藥典2005年版二部;片劑:國家藥品標準WS-10001-(HD-0865)-2002;散劑:國家藥品標準WS-10001-(HD-0866)-2002。
三、牛磺酸(Taurine)
1.別名及性狀
(1)別名牛膽堿、牛膽酸、牛膽素、2-氨基乙磺酸。
(2)性狀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無臭,味微酸;在水中溶解,在乙醇、乙醚或丙酮中不溶。
2.作用及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