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有一家小飯館,名字很樸實:好再來。
我住在附近的招待所趕寫劇本,常開夜車,顛倒黑白,作息時間亂了套,往往錯過開飯的鍾點,餓極了,就散散步,走到它那裏去胡亂吃一頓兒,沒有任何講究,填飽肚子就行。然而,它的麵條特筋道(後來我到廚房去看,才知道是加了雞蛋、花生油和的麵,手工擀出來的),青菜很新鮮,綠豆芽掐掉頭尾,燒餅也是剛出爐的,尤其是碗筷都經過開水消毒,桌麵用堿水刷得露著白色的木紋。價錢比北京便宜得多。當我第二次再來時,老板娘和服務員就像熟人一樣上前搭話兒:“你先生是北方人,也掐(吃)得辣椒,好胃口呀!”
好再來。當然!我索性退掉招待所的餐券,給他們當了一個月的回頭客。
我寫過幾年電影劇本,在跟製片廠打交道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不少演員、場記、攝影師,乃至剪輯師、美工師,都願意當導演。說準確些,都願意改行當導演,想辦法爭著當導演。好像影視圈裏隻有導演最高尚,又像科長升處長,處長升局長那樣,各類專業人員都應該“升任”導演似的。不客氣地說,大家都去當導演,導演豈不成了光杆司令?電影這門綜合藝術怎麼提高?看來,我的這些朋友,跟“好再來”飯館的廚師、老板娘和服務員相比,實在缺少敬業精神。
當然啦,我國也有許多著名的演員,成為表演藝術家。也有兢兢業業幹了一輩子的攝影師、剪輯師、美工師、服裝設計師,成為本行業的專家,藝術家。行行出狀元,沒有他們就沒有電影電視藝術。
許多文章介紹過,日本、韓國的超級市場每天開門時,總經理都要率領從業人員列隊歡迎顧客,給顧客鞠躬。有人說這是服務態度好,尊重“上帝”,感謝“衣食父母”,沒錯兒,顧客至上嘛。我看,他們不僅是尊重顧客,也是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職業,重視自己的崗位,兢兢業業地工作,這就是敬業精神。
有些企業家對我說,二十年前那種“熱熱鬧鬧、亂亂哄哄、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階段基本上過去了。他指的是,跑幾趟深圳倒賣服裝也發財,往新疆運幾車茶葉也致富,買空賣空也能發家,一千塊錢一盒的月餅也有傻瓜洗淨了脖子趕著挨宰,以及靠著偷稅漏稅、兜售偽劣產品來牟取暴利,這些辦法已經行不通了。今後要靠產品質量,科學管理,企業文化,要憑真本事參與市場競爭啦。
我認為他們說的企業文化也包含著敬業精神。北京有家利康搬家公司,我曾經委托他們搬家,幾位工人樓上樓下地搬床抬櫃,硬是連杯茶都不喝,一支煙都不吸,碰破了玻璃還照價賠償。勞動紀律如此嚴明,實在令人感動!而且遵守時間,收費合理。事隔多年了,我和家人還常常念起他們的敬業精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