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1 / 2)

中文摘要

本論著研究對象是法眼宗,它是五代時期形成的一個禪宗宗派,其開創者是文益(885—958)禪師。因文益禪師示寂後被南唐中主李璟諡為“大法眼禪師”,故由他所開創的禪派被稱為“法眼宗”。法眼宗作為禪宗“五家七宗”之一,在五代時期獲得了較快發展,其勢力廣泛性地滲透到江南地區,推動了禪宗的整體發展和思想傳播,對禪宗的思想理論建設也有重要貢獻,在中國禪宗史上具有重要的影響和地位。

本論著主要對法眼宗的形成發展、禪學思想內容、宗風特色、衰落原因等方麵進行了較為全麵和細致的研究。論著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前言部分,對選題緣由、法眼宗的研究現狀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等方麵進行了介紹和說明;二是論著的正文部分,共分五章,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章,探討了禪宗傳衍與法眼宗的形成問題。一是簡單回顧了中土早期禪學的發展,並在此基礎上探討了禪宗的思想係譜與傳承。二是探索了慧能禪宗創立後禪宗各派的分化與傳衍,論述了禪宗各支派在自身努力以及各種勢力的支持下,獲得了空前的曆史性發展機遇,顯示了其強大的生命力,有將一區域性佛教宗派推展到了大江南北,一躍而成為唐代最具有時代氣象的宗派,為法眼宗的形成奠定了曆史基礎。三是對文益禪師的生平以及著述進行了研究,尤其對文益的《宗門十規論》的思想內涵進行了全麵分析,闡明了文益之所以能創立法眼宗有其自身的條件和因素,指出了他麵對禪宗在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有改革禪門的主觀願望和努力。四是在傳播禪法的實踐中,文益禪師設立門庭,形成一家之風氣——“清涼家風”,且又廣收學徒、師弟傳承不斷,故為宗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創造了條件。五是法眼宗的形成是多種因素和合共生性產物。

第二章,探討了法眼宗的傳播發展與區域分布及其現當代傳承。一是以區域為視角探究了法眼宗在南唐、吳越的傳播情況。二是對德韶、延壽對法眼宗的發展所起的作用和貢獻進行了研究。三是對法眼宗區域分布以及現當代傳承進行了探究,從更為廣闊的視野較全麵地考察區域文化環境與禪宗、法眼宗的關係,且以圖表的形式呈現了法眼宗傳播、發展以及區域分布的繁榮景象。

第三章,主要對法眼宗最為重要的禪學思想理論進行了研究。一是重點探討了法眼宗的核心思想理論內容,認為“三界唯心”、“理事不二”、“禪教一致”與“禪淨合流”思想,是法眼宗最為主要的禪學思想內容。二是以哲學詮釋的方法在對法眼宗的禪學思想內容進行分析、闡述中說明了法眼宗在繼承佛教禪宗思想的同時,又有自己新的發展和創建,而且還指明了禪宗與華嚴宗以及唯識宗之間存在思想的互動交涉和相互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