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一個出色的情報人員是怎樣煉成的(2)(1 / 3)

在這些科室裏,最神奇的莫過於指紋鑒定和檔案室了,在這裏,至少有1億7500萬份指紋檔案,這個部門每天都要受理萬餘件指紋查詢業務。它利用尖端的鐳射技術,完全可以從一塊木板或一張紙上,分辨出40年以前留下的指紋,或把犯罪嫌疑人留在手套裏的指紋取出來。同時,聯邦調查局還有一項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工作人員可根據嫌疑人留在某地的一點點指紋,複製出他的全部指紋。它的電子記憶係統儲存著大約650萬份資料,整個美國的警察機構均有電子終端同它保持聯係,在不到10分鍾內就能得到這裏提供的技術性資料。它的計算機係統還儲存著上萬份的人的包括臉型、發型和眼、鼻、耳、口型等的五官特征的檔案。在偵破案件中,FBI可根據旁證人的記憶,從而繪製出案犯的麵貌特征。

聯邦調查局的這些先進偵破技術使聯邦調查局名揚四海,但這隻是這個機構的冰山一角。聯邦調查局總部還有很多部門,都是世界一流的。比如負責民事、刑事案件的調查處,負責情報人員情報人員的訓練的培訓處,負責全局行政事務的行政處,處負責國內的反顛覆、反情報人員和反情報任務的國內情報。

而聯邦調查局之所以有這麼多先進的技術和完善的職能部門,全是因為美國曆屆總統的時刻關注與支持。

此外,聯邦調查局是有特殊性和獨立性的。這也就要求它的探員們的工作範圍必須要與眾不同。聯邦調查局的特工人員會經常打進各種組織、團體,從而獲取情報,而且大力培養學生和各種人員充當“告密者”。他們最拿手的就是安裝竊聽器,偷拆私人信件,偷聽電話。這些人員都經過高端訓練,所以,他們的竊聽手法可謂五花八門,使人眼花繚亂。除了傳統的電話竊聽外,他們還在偵察對象的家裏和辦公室等地方安裝電子監視設備。

除了竊聽外,聯邦調查局的特工人員還會對他們的目標做一些挑撥離間、栽贓陷害、造謠誣陷等實際性的破壞活動。這些破壞活動效果之快之強,實在讓人瞠目結舌。等於說,調查局的特工們有時候就等同於為求目的不擇手段的偽君子。

之所以稱他們在某些時刻為偽君子而不是小人,是因為他們的確有很多本事。調查局要求他們不僅要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和自衛術,還要求他們是一個時刻能在任何地方打聽到任何有價值情報的幽靈。同時,還需要讓他們有做臥底的膽量與才能。他們必須要有本事混進犯罪幫派的內部,進行秘密偵察活動。事實上,探員們的工作都非常刺激,也充滿了危險。在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時候,沒有人可以保證誰先拔出槍來作致命的射擊。在FBI特工的眼中,逮捕一個銀行搶劫犯與逮捕一個白領階層所麵臨的危險都是同等的。

聯邦調查局探員對執行任務的危險性從來不掉以輕心,所以,FBI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探員在辦公室外執行任務時必須要佩帶手槍。長此以往,探員們都養成了槍不離身的習慣,很多探員如果某一天不帶槍,就會感到沒有安全感。FBI探員們所辦理的諸多大案都發生過激烈的槍戰,槍給了他們膽量和勝利的籌碼。

特工們雖然神通廣大,卻因為“勝利了不可宣揚,失敗了不能解釋”而失去了人心。很多人都認為,聯邦調查局的工作人員擔負著巨大重任,而且他們本人認為在個人形象上都有一些優越感。但事實卻並非如此,美國民眾在得知他們的身份後大都是擺出一張臭臉麵對。所以在大多數的情況之下,聯邦調查局探員一定是到了危急關頭才會亮出自己的身份。因為有些時候,亮出自己身份的結果是給他們帶來更大的麻煩。

有些工作是一輩子的,屬於事業,但有些工作隻是謀生的手段。FBI探員很可能在起初會感到自己工作的榮耀,但隨著執行任務的長時間下去,他們就很快會厭倦這份工作。因為他們會接觸社會的每一個層麵,他們對美好的一麵隻能視而不見,因為工作性質決定了他們看到的必將是會社會中極其醜惡的一麵,人性裏最惡劣的部分,長此以往,他們自然而然地會對所接觸的人與事產生了負麵印象,一旦形成刻板印象,他們立即會喪失對美好生活的信心。FBI探員們之所以流動性特別大,除了危險性之外,心理因素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第四節 情報人員的調查工具

很多國家警察機構都模仿的FBI使用的一些調查方法和工具,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FBI的調查方法和工具是個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