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還可以幫助我們看出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深淺。客客氣氣遞煙,說明關係尚淺,還很“生疏”,或說明二者之間有一定的鴻溝;相互搶著遞煙,說明雙方地位相等,或視為相等,且都願發展友好關係;隨隨便便遞煙,不計較是否“禮尚往來”,說明雙方關係較深,已達到“無論怎樣也不計較”的程度;伸手到對方口袋裏掏煙,掏出來還要散給別人,那就簡直是親密無間、不分彼此的“鐵哥們”了。
3.品茶習慣
喝茶對平頭百姓來說隻是為了解渴,不過是一種生理需要。而文人則能從茶中品出文化韻味和審美情趣,又從茶中品出了千篇萬章的茶詩茶文。盧仝的《七碗茶詩》既俗又雅,道出了品茶的無窮風味,他在詩中寫道:“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七碗茶,從生理到心理,從內心到大千世界都通過這神妙的茶一點一滴地細細品味出來。
第九節 由烹飪方式來觀察對方
FBI指出一個人在準備食物的時候持什麼樣的態度,往往會透露出他對生活的某種感受。從準備的方法和過程中,可以顯示出一個人許多內在的東西。
有的人認為烹飪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享受,他們願意自己動手,準備一切。這一類型的人,多獨立意識比較強,從來不企圖依靠別人來達到自己的某種目的;同時他們對他人也缺乏足夠的信任感。他們有強烈的自我意識,不會輕易相信任何人。他們很滿足獲得成功後的那種成就感。他們自信心極強,即使身處困境也依舊樂觀。
有的人在烹飪的時候大多采取剁、揉的方法。這樣的人多屬於實幹型的人,他們很實際,總是能夠以非常積極和誠懇的態度來麵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他們的生活節奏相當快,生活態度相當積極,對於已經決定的事情,他們會全身心地投入,盡量把事情做好。
有的人喜歡按照有關烹飪的書籍做菜,這樣的人顯得有些呆板,喜歡依據一定的法則,如果沒有這一類指導性的東西,就會顯得手足無措,他們習慣於被人領導,而不可能領導別人。他們總是過分地追求各種細節,精確嚴謹,從來不會輕易放棄任何一件他們認為重要的事情。他們對自己並沒有多少自信心,隨機應變能力比較差。他們害怕遇到突發事件,因為那時候他們會手足無措。
有的人隻是憑著自己的感覺進行烹飪,這樣的人多比較善變,常憑著一時的衝動感情用事。他們不願受人約束,喜歡隨心所欲,為所欲為。他們很少向他人作出承諾,因為他們非常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根本無法兌現。他們的心地還是善良的,並不想去傷害別人,可到最後還是會有許多人受到傷害,他們會為此感到難過,但並不改變自己什麼,或許也是改不了。
有的人喜歡給美食家打電話,請教烹飪方麵的問題。這樣的人多比較有寬容性,能夠虛心認真地接納他人給自己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但隻是接納並不是全盤的接受,他們是有著自己獨特的思維的,會充分考慮他人的意見和建議,但在此基礎之上,最後的決定還是自己。
有的人喜歡烤肉,這樣的人性格多是外向的,他們待人熱情大方,樂於結交新的朋友,而且富有同情心,做事常不拘小節,馬馬虎虎,得過且過就好,因此常會製造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他們樂於向他人介紹自己,以增進了解。
有的人喜歡邊看電視上的烹飪節目邊動手,這樣的人多自主意識強烈,不願意讓他人為自己作決定,他們喜歡把一切都變得簡單和方便,他們很容易獲得滿足,在各方麵都不挑剔,但對於一些事情還是有追求完美的心理傾向的。在大多時候,他們活得比較快樂,善於開導自己。
有的人愛在烹飪的時候使用一些小道具,這樣的人多有比較重的好奇心理,一旦喜歡上什麼,就會想方設法要得到它。做事追求高效率,有較強烈的憂患意識,為了以防萬一,會做很多的準備,但事實上,他們經常是杞人憂天。
還有的人從來都不自己烹飪,這樣的人多缺乏冒險意識,為了安全,他們會選擇妥協退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