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行為習慣:暴露內心秘密的絕佳證據(3)(1 / 3)

喜歡紅色的人,具有較強的事業心,對自己充滿自信、對人熱情,喜愛開快車。

喜歡黑色和白色的人,屬於工作熱情高,萬事追求完美的境界。

喜歡藍色的人,幹事冷靜,具有較強的分析能力。

喜歡黃色的人,樂觀、好交際、朋友眾多。

喜歡綠色、銀色的人,處事中庸、行事穩當、性格堅強。

3.從駕車的方式看

一個人控製汽車的方式,和控製自己的方式,有許多相似之處。如果把車子視為一個人肢體的延伸,那麼開車的方法,就是肢體語言的機械化身。一個人在方向盤後的舉動,反映出他每天的心情與態度。

按規定速度開車的人,對他們而言,開車不過是帶他們要去的地方,而不是一種真正快樂或刺激的經驗。他們守法,盡自己應盡的義務,絕不少報所得稅,通常以平穩、容易控製的速度開車。他們做任何事情都是中庸的態度,即使有很大的把握,也不會驟然冒險。他們為人可靠,不馬虎,可能很適合在政府機關上班。

行車速度比規定速度慢的人,坐在方向盤後麵令他們覺得害怕,覺得無法操縱一切。他們總是避免把東西放在自己手裏,隻要有人授權給他們,他們立刻把權限縮至最小。他們嫉妒他人不斷超越他們,而他們膽小怕事的個性也令他們的家人、朋友失望。

超速行駛的人,不會受製於任何人。他們很積極,而且憎恨權勢。他們不允許他人為他們設限,如果有人企圖這麼做,他們會找出極端而且可能很危險的方法,來維護自己的獨立自主。他們的父母和老師很有可能都十分嚴格,而這是他們發泄心中怒氣的唯一方法。

大聲按喇叭的人,在現實生活中,他們喜歡尖叫、大喊、發脾氣;在馬路上,他們則使勁按喇叭。他們對挫折的應變能力極差,經常覺得受別人的威脅。他們通常以一連串的高聲謾罵,來表達心中的焦慮和不安,發怒的程度完全和刺激他們生氣的原因不合。他們做事無效率、無能力,即使哪兒也沒去,卻總是顯得匆匆忙忙。

不換擋的人,希望所有事情都安排得好好的。他們比較喜歡尋找自己的生活方式,即使有時候這麼做遭遇的困難比較多,他們也很少向他人請教。沒有人告訴他們該往何處去,可能常常是他們告訴別人該怎麼做。他們是一位實踐家,憑直覺行事而且喜歡把事情攬在自己身上。綠燈一亮,搶先往前衝。凡事比別人搶先一步是他們生存的方式,他們喜歡勝利的感覺,因為他們不想被烙上失敗者的標記。他們已經學會積極,有競爭力,才能夠成功。隻要有一條線,他們總是第一個站在線上的人。他們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後看別人離他們還有多遠。

綠燈亮後,最後發動車的人,因為這樣很安全,有保障,用不著和他人爭吵。沒有人會傷害他們,他們讓別人擠破頭去拿第一。他們早已學到,隻要不鋒芒畢露,就不會遭人拒絕或被人傷害。他們把這個觀念也用在其他地方,讓他人先走,他們就不必與之競爭了。

不學開車的人,不學開車使他們置身於依賴和無助的情境中。這增加了他們的自卑感,因為他們受製於他人。在他們生活的各個領域中,他們也是習慣退居積極者的背後。他人對他們的評價駕馭著他們的一舉一動。

永遠沒有駕照的人,擅長告訴別人他們要怎麼做,但做出來的成果,卻往往與他們所說的相去甚遠。不過,隻要有足夠的刺激,他們最後還是會把事情做完。他們把自己想象成贏家,但心中卻暗自害怕會輸。他們天花亂墜的言辭可能說得斬釘截鐵,但他們的行為卻消極得很。他們的拖延戰術,不但已經變成了一種再自然不過的行為,而且已經形成了一種模式。

習慣坐後座的人,他人的成就令他們有被威脅之感,因為他們害怕自己想貢獻心力時,不為他人信任與接受。他們喜歡別人依賴他們,希望在他們作決定之前,先來問問他們的意見。他們需要一再證明自己的重要性。

第七節 觀察對方的飲食習慣

從飲食習慣看,人隻要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一天也離不開食物,食物對於人的重要是無需多說的。

我們從一個人喜歡吃什麼東西可以觀察出他的性格特征,同樣,從一個人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吃東西,也可以觀察出他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