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做個自立而知足的女人(2 / 3)

月底是簽合同時間段,平常早就人手一份了,這次不然。半數人沒收到合同,隨時可能被裁掉,還有一部分是留司察看,讓簽的臨時協議。副經理已經免掉幾個,多數覺得沒麵子,自動辭職離開。公司要求每個部門都隻留一正一副兩位經理,現在隻有林經理下不了決定。葛東明是業務尖子,張威是公司老人,有很多人脈,相當於他的左右手。

二選一,有難度。如果不及時決定,兩人怕是要分一份副理獎金啦。這時,張威突然向領導提出每周休兩天年假,說是妻子住院了,需要和父母輪流照顧她。張威的兒子要參加中考,妻子身體曆來不好,是大家都知道的,這一病又要花不少錢。

張威向上麵申請,從財務部預支了兩個月薪水,又在同事們中間借了點兒,就這樣公司醫院兩頭跑,忙了多半個月,整個人都瘦了一圈。大家都很同情張威,林經理找葛東明談話,希望他能支持老同誌,協助張威先把眼前的難關渡過去。言外之意就是說,把張威扶穩,讓葛東明先下去,旁邊先等著,有機會一定再提他上來。葛東明躊躇一下,還是同意了。

周末,我們夫妻倆出去逛商場忘了時間,老公提意在外邊吃點,免得回家再做飯,弄半天,就餓扁了。剛走進大排檔,迎麵就遇到張威,他招牌式的微笑僵在臉上。耳邊傳來客人的呼喊:“老板娘,再來兩瓶啤酒。”張威的老婆熱情地答應著。

張威這招以退為進,利用別人的同情心上位確實不地道,夠狠,也非常有效。葛東明不好意思在公司拆穿他,彼此相處起來明顯別扭很多。甚至,葛東明都有了辭職的念頭。

經過這件事,我突然覺得,像老公這麼善良的男人,是不適合在職場廝殺的。我就不同,小事可以一忍再忍,但大事絕對不吃啞巴虧。如果我認為值得,可以無理由、無條件地為你付出,前提是不能欺騙和利用。否則,哪怕一分錢一根線,隻要是我的,也要爭到底。失敗不要緊,至少我們努力過。

無獨有偶。林少峰是聖彼得堡大學的高才生,回國不久就進了一家電腦公司,任銷售部駐上海分部的經理,雖然位高權重,但他工作起來卻勤奮而踏實,兩年來業績斐然,在總公司CEO眼中也算得上是匹千裏馬了,可以說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公司在經濟危機中受到打擊,運營狀況大不如從前。國慶節後又出現一些人事方麵的變動,新上任的區域總監是個心胸狹小的人,加之林少峰不懂奉承,跟他不是很合拍,有時會發生爭執,甚至一些小摩擦。開始,林少峰不以為然,覺得工作上的事有異議才有進步,可次數多了,他心裏也覺得不痛快。

有一次,林少峰無意間碰到手下的員工聊天。“聽說,區域總監的位置本來是要給林總的,不過,董事長出麵欽點了這位新總監。你想呀,靠後門上來的,沒什麼本事,當然要先用特權把大家夥兒壓住,好好地給他做業績啦!”

“哎!可惜了林總,一塊金子發不出光了。”

林少峰對於自己的現狀也很不滿意,準備跳槽,他相信憑自己的能力,如果走出去一定會有更好的發展。在一次商業性聚會上,他輕描淡寫地將目前工作使他心神疲憊的事一帶而過,但卻引起一家汽車公司老總的重視,開出非常誘人的條件來請他過去大展身手。人人都覺得那是一塊肥肉,可林少峰猶豫了兩個星期後,最終還是婉言謝絕了,大家都笑他傻,放著高出現在兩成多的薪水不拿,大品牌汽車的區域總監不做,跑回來受別人的氣。為什麼?

他的助理也很好奇,便問了這個誰都不好意思問的問題。“在許多人看來,這確實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就像你想釣魚,馬上就有人給你送上釣竿一樣。我考慮再三,汽車和電腦畢竟不是一碼事兒,無論是員工背景還是企業文化,都存在很大差異,特別是一些專業性的東西,做電腦我遊刃有餘,可是對汽車幾乎一竅不通,如果從頭做起,我如何對得起這份厚職與高薪?如果不從頭來做,就我了解的這點東西又怎麼能服眾。本著對別人和對自己負責任的態度,我隻能選擇不介入。”他說。

原來在兩星期時間裏,林少峰先後去過包括那家在內的多個汽車公司,他想熟悉下環境,預先了解些情況,同時也確認自己能否在那裏做得順利。可是,這些日子下來,他發現,無論是處事方式,還是專業性工作,都不太適合自己,這才慎重地做出決定。

之後,那家汽車公司卻挖走了銷售部的副經理,並給了他總經理的職位,薪水比在電腦公司高一倍。這件事再次成為公司員工議論的焦點,他們個個都在替林少峰不值。但是,事情也因此出現了轉機,新上任剛滿三個月的區域總監被無聲無息地調回總公司。

春節前夕,董事長飛往上海,在公司組織的春晚聯歡會上,親自給林少峰下達了升遷令。意料不到的事終於發生了。上海分部全體員工發自內心的歡呼與掌聲讓林少峰感慨萬千,隻有他自己最清楚這得失背後的意義。

酒席散去,助理送林少峰回家的路上,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總監,您早就知道董事長的決定了吧!”林少峰感慨地說:“董事長剛下飛機就緊握我的手,對我表示了歉意,他是個直來直去的軍人性格,說話也不避諱。‘你為公司付出了足夠的忠誠,即使在最關鍵的時刻,也不離不棄,如果這樣都得不到公司重用,那領導一定是瞎子。’”

董事長的話讓人聽了心裏格外溫暖,這樣溫暖謙和的企業氛圍也是每個員工都想要的,在如此通情達理的領導手下,除了忠誠和加倍努力工作外,大家還能做什麼!

林少峰的副理跳槽後,情況並不是很樂觀,到了新公司,新鮮勁兒還沒過去,他就陷入了困境:汽車與自己熟悉的專業相距較遠,本以為都是做管理,隻要方法合適,幹哪一行應該沒什麼關係。現在才知道,並非如此簡單。老板對他這個高薪請來的人才期望值很高,頻繁地交給他別人完不成的任務,把他當成強力狙擊手;由於業績不佳,下屬也因為他沒有想象中那樣出色而少了些尊重。看似快樂雙贏的跳槽,竟然弄到這步田地,雙方都很失落。在一次較大的決策失誤後,那位曾經優秀的副理黯然離職。

“這也許就是所謂的職場蝴蝶效應吧。”林少峰淡淡地說。因為一次不合適的跳槽,導致了後續一係列的問題,而最終,使那位原本很優秀的副經理對自己失去信心,被迫離開。這次的失敗勢必對他今後的職業發展有影響,甚至嚴重打擊他的成功欲望,使之成為碌碌無為的人……而這一切的一切,起因隻是因為他當時做了一個不太恰當的跳槽決策!

“蝴蝶效應”是氣象學家洛倫茲提出來的,說的是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周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其原因在於:蝴蝶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係統發生變化,並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它四周空氣或其他係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連鎖反應,最後發生不可預知的結果。無論職場還是生活中,都存在著許多“蝴蝶效應”,比如那對因為吃雞蛋黃還是雞蛋清而離婚的老人。不相信,你可以再找一找。

職場“蝴蝶效應”往往有兩種情況:一是麵對熱門行業的高薪誘惑,忽略了個人的專長和能力。你有沒有這個能力拿這個高薪?你能不能適應這種工作和生活狀態?這些問題看似微小,很多人不去考慮,隻想著能爭取到這個職位。然而,小問題卻能造成致命傷。二是隻看職位高低,忽視新公司的環境和文化。有些人由於事先不了解新公司的環境和文化,心裏沒底,貿然跳槽,最後很可能溺死在新環境裏,更別提個性發展了。

你的人生你做主,千萬要走好職場中的每一步,不要落得一步錯滿盤輸的境地。跳槽是新生活開始的踏板,如果選擇有誤,則很可能成為阻礙你事業和前途的枷鎖。所以,一定要慎重考慮哦!

溫馨提示:有一句西方諺語講得很好:丟失一個釘子,壞了一隻蹄鐵;壞了一隻蹄鐵,折了一匹戰馬;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騎士;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鬥;輸了一場戰鬥,亡了一個帝國……

下麵說些實際的,過幾招辦公室達人哲學給你。

1.大智若愚。貌似看不出人家在陷害自己,卻可以巧妙地變不利為有利,使彼此都不失麵子。就算剛好揭穿對手的詭計,也無須得理不饒人。放開懷抱,人緣好,工作情緒自然就高,喜歡搬弄是非的同事遇到你也會敬而遠之。

2.不露鋒芒,待人真誠,不做落井下石之人,隻幹雪中送炭的事兒。經常說“我相信你”,雖然職場沒有真正的朋友,卻也不存在永遠的敵人。

3.遠離背後說人壞話者,免得有同流合汙之嫌。還要避免與同事發生正麵衝突,大家同在一個屋簷下,抬頭不見低頭見,應學著原諒和謙讓。即使遭人陷害或誤解,也應在道德允許的範圍內據理力爭。

第三節:催其奮發的高招

古語說:三十而立。看來我們的老祖宗是相當有先見之明的,20歲左右,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年紀去創業,剛剛好。一鼓作氣地奮鬥,再而衰,三而竭。如果拚到三十幾歲你還沒立起來,再想立,可真的不容易了。或者,人到中年都從未搏過一回,是不是有點白活呢?

同樣都是兩隻眼睛一個鼻子的人,為什麼他比你長得還醜,都能成明星,你卻小職員一個?上學的時候,你考第一,他倒數第一,現在人家當老板,你仍碌碌無為?原因有兩個:

一、無畏者無敵。他有決心,有信心,不怕失敗。他長得難看或成績不好,已經被笑過無數次,不在乎多這一回。而喝彩聲裏長大的你,卻受不起挫折和失敗,所以你沒成功。

二、把自己逼上絕路。前麵是座獨木橋,橋下萬丈深淵,身後猛虎正追,就算恐高,你也會飛跑過去。

人生難得幾回搏啊!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從來沒有成功過,也不知道啥叫成功。

反麵教材觸動心靈

我打心眼兒裏是渴望老公能夠自己創業的。可他骨子裏就是個墨守成規的人,習慣了跟著組織走,一時半會兒還真沒那個勇氣。

自從帶有欺騙性的降職風波後,葛東明變得機警了。吃一塹長一智,是他當時的真實寫照。他也想過離開公司,自己出來單幹,隻可惜信心不足。偶爾還吵著要換工作,卻總認為困難比辦法多。最好的理由是:“我是做化工的,小企業用不著,大公司也隻能從底層幹起。這一行如果創業需要很大一筆資金,何況現在經濟又不景氣。”

葛東明的顧慮有些道理,但青春很短暫,在前怕狼後怕虎中很快就過完了,我不能坐以待斃。記得婆婆曾經提過,讓我幫葛東明小時候的鄰居楊帆找女朋友,我突然想到對策,專程跟婆婆要了楊帆電話,方便了解情況。我要用老公發小的事例清楚地告訴他,歲月不等人。

80後的楊帆眼看馬上到了而立之年,卻似水麵的浮萍一般,東一波,西一浪,隨風漂著。媽媽已經打過幾次電話催楊帆回來成家立業,說是年紀漸漸增大,老家的好姑娘怕是也越來越難找。

楊帆從來都是無所謂地笑笑:“隨便吧。反正,我已經習慣了這種無拘無束的生活,若是安定下來,被家束縛著,又不知道會生出什麼事來。”

並非楊帆不想擁有自己的家,甚至,他比任何人都更加渴望愛情,巴不得有個恬然美麗而落落大方的女子,像公主吻青蛙一般,打碎自己孤單的牢籠,攜手共度快樂的日子。可這隻不過是個夢,隨著畢業那年各奔東西而漸行漸遠的夢。如今,楊帆每月的薪水朝不保夕,時不時還要讓父母接濟。

大三那年,楊帆交過女朋友。她叫陳冉,漂亮文靜,穩重又溫柔,是大家公認的係花,像所有郎才女貌的故事一般,他們被羨慕著。手牽手逛街,吃同一杯冰淇淋;冷了,楊帆脫下外套給她取暖;餓了,兩隻烤紅薯,他們吃得滿頭大汗。因為考慮到自己的家境,楊帆從來舍不得像其他男生那樣在愛情方麵下重本兒,也許正是這樣,他們之間才出了問題。

實習的時候,他倆分到同一家國有企業,部門經理是位同校大師兄,足足高了他們四屆。師兄很熱情,尤其關照陳冉。他常請同事們聚餐,從來不忘記叫上新人,有時帶客戶去酒吧或卡拉OK,也硬要拉著他們去見識一下。

剛剛步入社會,楊帆什麼都不懂,非常不習慣那些所謂的應酬,多少顯得有些不入流。後來,不知不覺地從這個部門被孤立出來。由於整個部門隻有楊帆和陳冉兩位實習生,而陳冉卻仿佛跟師兄打得火熱。楊帆跟她賭氣吵架,鬧得很僵。可這一切的一切,仿佛與師兄無關,陳冉最終還是在師兄的幫助下,與那家國有企業簽訂了正式錄用合同。

畢業後三個月裏,楊帆躊躇滿誌地給幾家大公司投了簡曆,希望運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打拚一個陽光明媚的未來。由於楊帆的成績優秀,導師也為他做了推薦。可不知什麼原因,工作的事就是遲遲定不下來,手頭的錢比蒸汽揮發得還快,楊帆不得不回河北老家,暫時靠著父母的大樹乘一下涼。

爸爸看著心高氣傲的兒子,歎口氣:“外麵混得不好就回家,在咱們這小市城裏,你的學曆能找份挺不錯的工作:”楊帆笑著把話題岔開。他始終相信,雄鷹的翅膀就是用來搏擊天空的,自己早晚還是要飛回北京那片藍天。

在家裏白吃白住了半年,高不成低不就地換了幾份工作。再次出現在京城時,師兄已向陳冉展開了求婚攻勢,分別那一刻,陳冉抱著楊帆使勁兒哭,請求楊帆不要責怪她的辜負。楊帆把所有的憤怒化成一抹無所謂的冷笑:“其實,我沒有資格怪你什麼,像我這麼大個人,還靠父母接濟過日子。沒有工作,沒有錢,在北京買不起房子,更別談什麼未來了,如何給心愛的女孩幸福!”

那位師兄的確不同,他還沒畢業就有了接收單位,四年來平步青雲,動動嘴巴便可以得到10萬元的年薪,享受公積金政策下的優厚買房條款。這些都是楊帆遠不能及的。

最愛的人結婚了,新郎不是自己,原來也並非多麼了不起的事兒。這本就是個適者生存的世界,每段遊戲都有它的潛規則,而每個人也同樣有權力選擇不同的玩法。因為陳冉,楊帆和師兄成了所謂的好朋友。

楊帆在北京混得並不怎麼好,應聘了一家公司做電子商務,正巧記得實習的時候師兄跟人采購過類似的產品,便打了電話過去請教。後來又快遞了樣品,接著下訂單,返還回扣,就這樣,生意定下來,而楊帆卻為了這區區一萬多塊的提成,而放棄了一個情敵應有的尊嚴。

“麵子又不能當飯吃。”這是楊帆的老板教他的。這世間清高的人是有的,不過都成曆史了。“現在誰要說不為五鬥米折腰,那肯定都是不差錢的主兒。生存都已成了問題,還要尊嚴幹什麼?曾經的百萬富翁、高考狀元,如今撿破爛的不也有嗎!二十六七歲的大小夥子,誰願意隔三差五地跟父母伸手討生活呀!”

可是後來的後來,老板為談生意,把一位清純靚麗的女職員就這樣給潛進去了。楊帆自認並非清高之輩,卻沒辦法繼續認同那些不光彩的商業手段。最終他辭了職,考上北京一所學校的研究生。

楊帆半工半讀,生活很艱辛,有時候一天隻吃兩頓飯。沒有什麼朋友,每天除了讀書就是打零工,偶爾有同學說出去K歌,或者到哪裏玩,楊帆會第一個搶著搖頭擺手,表示自己沒空。而那個時候,恐怕最閑的就是楊帆了,他擁有大把大把的時間,坐在免費的公園裏啃麵包,早晨懶得起床,躲在被窩裏吃泡麵。晚上手機從來不敢開,怕有誰打來聊天或約他出去喝酒,白白花掉無辜的銀子。

很少有研究生像楊帆這樣,租住在最便宜的貧民區,昔日的同窗早已沒了聯係,唯一找得到他的隻有父母。他們都遠在故鄉的城市,多少年來不了一趟北京。而前年,媽媽卻破天荒地跑來了,突然站在楊帆出租屋的門外,讓他有點措手不及。

那天,媽媽是特意請了假,還托了人情跟著廠裏來京辦事兒的車過來看楊帆的。她趕了半天的路,迎著風,披著厚厚的雪花,站在院子中央的時候,楊帆撲上去,與她擁抱,卻連一聲“媽”都沒喊出來,淚水就掛了滿臉。

想起若幹年前,媽媽希望楊帆能考個財會中專,畢了業可以直接分配到他們廠子的財務部,現在十幾年下來,少說每月也能掙個三四千塊吧。正規的單位,有勞保,有三險一金,還有現成的樓房。而楊帆那個時候年輕氣盛,又好高騖遠,總想要做一番大事業,到頭來,許多年過去了,還是一事無成,反而要父母惦記照顧著,真的很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