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黃與綠(2 / 2)

“綠園”是50年前洛杉磯舉辦國際運動會時的運動員住所,有如小型“奧運村”。會後市政府把它賣給私人住戶,條件是不得改變歐式小樓的外觀,住戶們還要共同出錢養護園內的草坪和樹木。因此他們才成立“公社”,認真保護這片綠洲。當然啦,這裏屬於富人區(美國富人集中居住的社區與窮人區有很大差別),美化環境也是要花很多錢的。

洛杉磯屬於南加州,缺水,據說大量的淡水是通過地下管道從北加州,甚至是從更北邊的雪山下引來的。水很貴重。但是政府要求每戶居民都要綠化庭院,種一些樹,養一點花草,否則就是犯法,就要挨罰。法律雖然如此,在我看來,樹跟樹不一樣,草跟草也不一樣,大多數社區都是那種耐旱的針葉矮樹和枯黃色的草。不過話說回來,這也很不容易呀。

李惠英女士的招待會開到一半,“綠園”裏就很涼爽了,以致她叫陶教授拿出許多小毯子大毛巾來給我們披在身上還覺得涼,隻好將會場遷進屋裏去。又是交談,又是唱歌,還有豐盛的自助餐。李女士主動唱了一首革命歌曲《唱支山歌給黨聽》,真是出人意料,別開生麵。

1994年7月6日,我訪問南加州大學,與中國博士生合影。

“綠園”的夜晚這麼涼,也是我們沒料到的。可見那些大樹、草坪和噴灌,的確能夠改變環境,製造出一種局部的“小氣候”來。

後來我們又到過美國東部的紐約、費城、華盛頓,東北的尼亞加拉大瀑布,西北的西雅圖,這些地方水源充足,有茂密的大森林,和西部很少見到的果園、菜田、玉米帶。呈現在眼前的是一望無際的墨綠色,生機勃勃而且富足。東部雨量充沛,但是城市裏的草坪仍然采用地下噴灌,譬如白宮的南草坪,白天也在噴灌,這樣才能養護得更加美觀。

我還到南部的休斯敦看望一麵打工一麵求學的孩子。這裏屬於“荒涼的”得克薩斯州,人煙稀少,物價便宜,卻也是到處植樹種草。

1994年7月18日,在休斯敦大女兒文燕家中,我們老兩口兒和女兒小兩口兒。

乘飛機,坐汽車,在美國東南西北繞了一圈兒,親眼所見,無論是黃色還是綠色的樹木、草坪,清澈的河流、湖泊,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下大力量綠化祖國,保護環境,我們應該向美國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