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西施(2 / 2)

所以台灣的檳榔西施愈禁愈多,愈禁愈暴露,誰都奈何她們不得。有求就有供,勢所必致,理所當然,高人雅士們連這一點都不懂嗎?慢慢地台灣人終於接受了檳榔西施,檳榔西施竟然成了台灣的一道風景線。境外的觀光客們漸有所聞,一到台灣,便要導遊帶他們去看檳榔西施,於是檳榔西施也就成了台灣旅遊業的招牌之一了。這時候就有文化人出來論述此種現象存在的合理性與必要性,不僅不需禁止,甚至可以提倡,至少順其自然,何須大驚小怪雲雲。

我每次駕車出台北城,一到郊區便有一個一個的西施崗亭迎麵撲來,越往南開,崗亭越密,左顧右盼,倒也賞心悅目,並不覺得有什麼傷風敗俗。有時便不禁想,習俗這個東西實在也說不清楚,但隨時而變隨地而變,則是肯定的,想百年前美國舞蹈家鄧肯發明女式遊泳衣時,正人君子們不也一片聲地罵她傷風敗俗嗎?結果怎樣呢?女式遊泳衣不僅為全世界的男人所歡迎,也為全世界的女人所喜愛,而且還進一步演變成比基尼,風行全球。今天連裸體海灘、天體公園,在歐美也不再被大多數人非議,你如果在公共場合義正辭嚴地加以指責,就要當心別人把你當成沒見過世麵的鄉巴佬了。

台灣的檳榔與檳榔西施已漸漸形成一種檳榔攤文化。時人有一個新詞叫“亞文化”,檳榔攤文化在傳統水果文化之外獨樹一幟,也許不便叫主流文化,但稱為亞文化是絕對有資格的。你如果有機會去台灣觀光,記得別忘了去看看檳榔西施,但喜歡也罷,不喜歡也罷,最好別亂加批評。

2010年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