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告訴我,台灣摩托車的繁榮原因之一是台灣人多地狹,摩托車體積小,又不需要停車場,自然受到鼓勵。另一個原因則是在經濟迅速成長的背景下,台灣農民大多改行經商,或半農半商,而摩托車則成了由農到商的先鋒和利器。一個農戶想要發家,買輛摩托車是第一步。壽山腳下用摩托車載運水果小吃來販賣的農婦正證實著我這位朋友的話。不過,據說現在台灣較為發達的農民都不買摩托車了,而改買小貨車或旅行車,因為後者載貨更多更方便。我家門前每天天亮時就有許多這樣的小貨車或旅行車開來,上麵滿載水果、雞蛋、肉類,也有載衣物用具來賣的,顯然都是屬於此類農戶或由農戶變成的小商人。
“台灣的農民真富,開貨車來賣小菜,”我有一次發感歎說。不料,小妹立刻嘲笑我:“大哥真是少見多怪,開貨車賣小菜算什麼,還有開賓士(大陸叫奔馳)車來賣豆芽的呢!我就見過。”我不禁愕然,如聞天方夜譚。小妹解釋說,近一、二十年來,台灣經濟起飛,工商業發展迅速,政府和大公司向農民競相征購土地,地價成百倍千倍地上漲,許多農民因賣地而致富。從前大字不識的升鬥之民,一夜之間家累千金者頗不乏人。據說一個農村老太婆就這樣發了財,手中鈔票太多,不知怎麼用,竟一口氣給三個孫子一人買了一輛賓士牌小汽車。
小妹的話容或有傳聞失實、故意渲染之處,但這類故事我還從其他朋友那裏也聽到過,恐不能一概歸之於空穴來風。要之,台灣的農村日趨富裕,不少人轉行經營工商業,確是一個事實。據說台灣今天的農業人口已降至百分之三十以下,我沒有調查,不知其確否。但如果真是這樣,則我要說,這實在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中國自有文字記載以來直到近代都是一個農業國,農業一直在國民經濟中占著主導地位,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是農民。傳統的政權係統、生活方式、思想意識、倫理道德、價值觀念,無一不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無一不是這個基本的社會結構的反映。這個基本的社會結構不變,一切再崇高再偉大的革命或改革都隻具有短暫的意義,都會向封建的方向變質,最後淪為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改朝換代。因為封建的象征雖是帝製,封建的根基卻在農民。所謂中國的現代化,其實質就是要改變中國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農民這樣一個基本的社會結構。如果說,台灣的現代化取得了相當的成績,台灣今天的進展在許多方麵都走在大陸前麵的話,最重要的最根本的一點就表現在社會結構的重大改變上。有一天全中國的農業人口都降到百分之三十以下了,而這隻占總人口百分之三十的農民又都能夠開奔馳車來賣豆芽了,則中國的現代化也就實現了。
(五)暖風熏人
常聽台灣來的朋友感歎“論生活還是台灣舒服”,總以為是他們的懷鄉病在作祟。這回親自到台灣看了一看之後,才曉得他們的感歎是有道理的。論衣食的豐足,家庭設備的現代化,台北中等以上的家庭都不會比美國差。私人擁有的汽車自然沒美國多,但交通卻比在美國還方便。在台北任何一個角落,隻要把手一抬,立刻就會有出租車過來,好像就停在那裏等你似的。出租車收費也還算公平,至少比起美國來是如此。坐在出租車裏,想去哪就去哪,又不要自己動手,豈不是比自己開車還舒服?台北市現在出租車已超過七萬輛了,平均每三十個居民就有一輛,這在世界上大城市中大概也是數一數二的吧。
不過來自台灣的朋友說那裏生活舒服恐怕更多的還是留戀台灣生活的那股悠閑味兒,即既有美國式的享受卻又沒有美國式的緊張。
我們家的門口有一個小公園,每天清早總有許多人在那裏鍛煉身體、活動手腳。有幾組打太極拳的多是老頭子,有一組是中年婦女,每人手執一把折扇,動作卻是太極劍的招式。練外丹功的人最多,男女老少都有,一個高大的東北漢子在領頭,一邊做一邊講解,聲音格外洪亮。後來才發現,他胸口別著一個微型的麥克風。參加的人穿一色的尼龍運動服,顯然是大家集資統一去買的。最好看的還是跳舞的。一組跳土風舞,男女都有,動作隨便,情緒輕鬆,另一組全是年輕的女子,穿著時髦又性感的緊身服,隨著音樂在跳珍芳達式的健身舞,一個個都顯出很投入自得的樣子。我說健身舞而不說健身操,是因為這已不是珍芳達的原版,而是經過改造,動作較不劇烈,卻更優美,適合東方女子的體質。
看著園內紅男綠女輕歌曼舞,那份活潑而悠閑的勁兒,實在令我高興而羨慕。在美國這麼多年,每天起床之後就是戰鬥,早鍛煉是怎麼回事都忘記了。年輕時在大陸雖然也常常早起去打拳跑步,但營養跟不上,不僅身體沒煉好,還煉出肝炎浮腫來,哪有眼前這些人的福分?
一到公眾假日,台灣各種風景區、遊樂場所便擠滿了遊人。一等的攜家帶眷,乘豪華的轎車,施施而來。次等的包租旅行車,再次等則乘巴士或火車。年輕的男女則喜歡雙雙對對地騎在摩托車上,男駕女摟,沿路兜風。元旦那天去台灣最南端的鵝鑾鼻觀海,遊人竟多到走不動的地步。天氣又熱,穿單衣還流汗。隆冬如此,也是生平第一次的經驗。回車轉向墾丁公園,遊人太多,車子竟開不進去。司機說要步行四公裏才能到風景區,父母年紀大了,隻得作罷。
其實,台灣人,尤其是中上階層,現在已經不隻是滿足於舒適而已,而是在努力追求享受了。食色犬馬,樣樣不落人後。“一食萬錢”,在古代隻有在何曾這樣的大官僚身上才偶一見之,但今天在台北可是普及到平民身上了。台灣請客吃飯之風特盛,一桌酒席沒有一萬元以上的新台幣是拿不出手的。你請我答,禮尚往來,錢都流到餐館老板口袋裏去了。大家卻在所不惜,麵子要緊。最令人奇怪的是錢從哪裏來?商人雖然有錢,但公教人員也一樣請客,而台灣一個部長的正薪也不過每月四萬新台幣而已。
有人開玩笑說台灣是男人吃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話可能不假,連小妹都說,台灣已婚男子有外遇的現象還相當普遍。我自己在讀了廖輝英的小說《不歸路》之後,也相信事情大概如此,否則李芸兒的心態不會是那個樣子的。有人告訴我,在台灣,兼營色情的理發廳、旅店、茶樓、按摩室比比皆是,我沒有調查,不敢遽定其確否,但女星“大犧牲”、“特別奉獻”、“徹底犧性”之類的廣告卻的確見到過不少,南部小城鎮尤其多。據此推來,則那話想來也是真的。
從前剛從大陸去美國時,最令我驚訝的一件事是美國居然有狗醫院、狗旅館、狗樂園,以為實在是不可思議。不料這次在台北也見到了好幾家。有一天早晨在公園裏,看到幾個人提著鳥籠在一起談天,其中一個說:“現在狗有旅館、醫院,為什麼鳥就沒有?我每次到高雄去總要托親戚朋友看管我的寶貝,真他媽的不方便。”餘人紛紛表示同意。我驚訝之餘,才覺得自己的頭腦實在是需要現代化一番了。
總之,台灣生活的確是舒服的,也許太舒服了一點,竟令人有些不安。一方麵羨慕生活在台灣的中國人有曆代中國人從來沒有過的好福氣,一方麵也免不了會想到宋人林升那首題在臨安驛樓的詩:“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2010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