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人物——大舅王祺(2 / 2)

大舅生前名噪一時,不僅因為他是年輕的老革命家,還因為他是著名的書畫家,詩也寫得好,有詩書畫三絕之稱。他逝世之後,於右任主持他的追悼會,並致辭,作挽聯道:“船山著述傳衡嶽,摩詰丹青映輞川。”拿王夫之的學問和王維的詩畫與他相比。

你一直很遺憾沒見過大舅的作品,他在你出生之前就去世了。沒想到半年前友人程漢民兄來看你,閑聊中說他父親收藏了一幅畫,“文革”中竟然沒有毀掉,現在還在他手上,署名“醁散居士王祺”,他問你知不知道這個人,又說第一個字看不清,不懂是什麼意思。你一聽嚇了一跳,難道真有這樣的巧事嗎?漢民兄現住東莞,畫也在東莞,你叫他回東莞後立刻從電腦上把畫作傳來,結果發現還真是大舅的作品。你於是給他發了一條短信:“此吾家舊物也,望千萬寶惜之。”你希望有一天漢民兄能夠割愛,無論什麼代價你也要買過來。“醁散居士”是大舅因病戒酒之後所起的外號,“醁”者(音“祿”)美酒也,這個字太古了,難怪漢民兄會認不出來。這件事讓你很興奮了幾天,看來你跟大舅還是有緣分的。

附錄(摘自互聯網百度百科):

王祺(1890.2.22~1937.6.4)字淮君(翼明按:本名德植,字槐),又號思翁,別署散,湖南衡陽縣石市鄉人。

16歲在石鼓高等學堂讀書時,加入同盟會,參加過辛亥革命、武昌起義、討伐袁世凱、北伐戰爭,曆任中華民國內務部秘書,北伐國民革命軍第六軍秘書長,湖北省政府委員兼農工廳長、水利局長,國民黨候補中央執行委員、監察委員、“立法委員”,國民黨“五大”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參與起草《五五憲章》。1924年至1926年,編輯出版我國第一部《孫中山全集》。抗日戰爭爆發後,力主對日抗戰,反對媚日誤國,態度堅決,言詞激烈,被人稱為“王牛”、“大炮”。

王祺40歲後全力從事詩書畫創作,任中國美術協會理事兼總幹事。他的詩在抒情言誌方麵,達到了清新淡雅的境地。書法飄逸俊美中顯磅礴大氣,其畫意境高遠,千姿百態,新意迭出。一代名家徐悲鴻、陳之佛、張書旗諸人競相推崇。著有《醁散書畫集》、《醁散詩存》。新中國建立後,他的書畫作品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文物,禁止出境。1990年,值王祺100周年誕辰之際,衡陽市政協、衡陽縣政協文史委聯合編輯出版了《王祺紀念集》。

2011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