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裏麵有那麼一段叫“勇晴雯病補雀金裘”。賈寶玉有件衣服是雀金裘,金貴得不得了。結果寶玉這敗家子兒一時忘形,把這雀金裘燒了個窟窿。你說這個要叫王夫人、賈母知道,肯定得罵他啊。寶玉擔心得不得了,還非穿這個不可。他趕緊讓人送到大的裁縫店,問能不能給我補上。沒人敢接這活兒。為什麼?這衣服太珍貴!再一個,這種活兒,平常的裁縫店哪接過?萬一哪一針一角弄不上了,砸自己手藝,回頭還得賠償。所以這些裁縫店沒人敢接。最後,晴雯說我來幹吧。
她給補完之後,天衣無縫,根本看不出來被火燒了個窟窿。你想這樣的丫頭誰不愛?所以,賈母一看到她,就想這可是個小寶貝。於是,賈母就琢磨了,有最好的東西得送給最疼的人,她最疼誰?賈寶玉。而且她把這個丫頭送去還多了一份含義。她想賈寶玉是自己孫子,有個一舉一動自己得知道。這丫頭是我派過去的,那寶玉有什麼事你不得跟我說嗎?既貼心又貼身。將來等寶玉大了呢,再讓她當寶玉的通房丫頭,就是給寶玉當妾。
王夫人這個時候不痛快。為什麼呢?晴雯長得像黛玉,王夫人不喜歡黛玉。王夫人想把寶釵嫁給寶玉,寶釵是她自己親妹妹(薛姨媽)的女兒,寶釵得管她叫大姨。賈母有意木石姻緣,讓林黛玉嫁給賈寶玉,但是王夫人不幹。她不能公然頂著賈母,她就得想辦法。這個晴雯來了,天天跟寶玉又是秧歌又是戲的,長得還像黛玉,王夫人一看這不行,必須得把晴雯攆走。一開始王夫人也沒動什麼殺機,就是把晴雯排擠走就得了。可是晴雯是賈母的心肝,想把她排擠走很難。於是,王夫人得收集點黑材料把她弄走。所以必須得再找一個跟她地位一樣的監視著她。找誰呢?這時候她就找上了花襲人。本來襲人也是賈母派出去的,應該跟晴雯是統一戰線,可是為什麼襲人最後成了王夫人的臥底呢?這不是主子命令奴才,而是兩個人有共同的利益訴求,一拍即合。
襲人的利益訴求在哪兒?襲人是比較早到寶玉身邊的,是第一個通房大丫頭。襲人也別無所求,獲得這個地位她很滿足。作為丫鬟、奴仆,跟主子有這關係了,那將來鐵定的姨娘就是我了。我不管你娶寶釵還是娶黛玉,反正我永遠也不可能達到寶釵、黛玉那個地位,我就是個奴才。將來你不管娶誰,我是那偏房,我是那妾。這是襲人的想法。她原來認為這個地位是手拿把攥的,但是晴雯來了,她發現不行了,晴雯對她的威脅太大了。晴雯在寶玉麵前得寵,什麼事情寶玉向著晴雯。襲人說話,寶玉不愛聽;晴雯說什麼,寶玉都愛聽。所以這時候,襲人覺得晴雯對自己有很大威脅。當然,襲人溫柔和順,沒那麼狠心,她也不想把晴雯弄死,就是想把晴雯排擠走。正在這時候,王夫人也希望把晴雯排擠走。所以,兩個人在有意無意之間,一拍即合。
這個一拍即合體現在什麼上呢?賈政有一回痛打寶玉,把寶玉給打得皮開肉綻。王夫人過來看這個寶玉,襲人有番話說得很含蓄。她第一句就說:這二爺咱是得管,再不管不定鬧出什麼樣的事端來。接著說:也是我們沒有伺候好二爺,但我們伺候也白伺候。有些人跟二爺離得很近,二爺又喜歡她們,我們勸也勸不醒,沒辦法。話說到這兒,王夫人一聽,話裏有話。你說哪些人?莫非有的人跟寶玉有鬼不成?王夫人很敏感,馬上就想到這個事了。襲人會做人,不吱聲了,說到這兒就拉倒了。王夫人琢磨,哪些人跟寶玉搗鬼呢?就是晴雯。其實跟寶玉搗鬼的就襲人一個,她跟寶玉還越軌了呢,晴雯跟寶玉幹幹淨淨的。這個時候,王夫人與襲人發現了對方的利用價值,一拍即合。
後來襲人是怎麼幫助王夫人一步一步地把晴雯推到火坑裏呢?這裏邊也有故事。首先一個導火索在於晴雯自己也不會說話。晴雯這個人智商很高,什麼事都能想明白,可是她的情商很低,她很不會處理周圍關係。
有那麼一段,寶玉回屋,襲人開門開得慢點,寶玉一腳踹出去了,把襲人給踹得躺在地下半天沒起來。主子拿奴才出氣,奴才也得認,誰讓你是我主子呢!可後來,晴雯說的幾句話把襲人給傷透了:
姐姐既會說,就該早來呀!自古以來,就隻你一個人會服侍爺的。你服侍得好,昨兒才挨窩心腳!我們不會服侍的,到明兒還不知是什麼罪呢!
晴雯沒惡意,晴雯是借這個聲討寶玉,意思是,你看襲人伺候你,伺候那麼好,你還發脾氣踢人一腳,太不拿人當人了。可咱們有句話叫“會說不如會聽”,言者無心聽者有意。襲人聽這話了怎麼想?你離爺最近,你伺候得最好,所以你挨了一腳。這豈不是上趕著不是買賣,我人賤不值錢哪。你想這話要是王夫人罵襲人,襲人能承受,因為是主子罵奴才。可你跟我一樣,你也是奴才,而且你這個奴才比我資曆晚,到這來還比我得寵。這個時候襲人可就動了真怒了,因為這一下捅她肺管子了。所以從那個時候起,襲人和王夫人開始緊密配合,一點點把晴雯往外頭推。當然我們說,如果晴雯自己爭氣,事情不至於鬧這麼大。晴雯是太使小性了,恃寵而驕。寶玉不是寵著她嗎,她就來勁兒了。你看後來,寶玉在這個窩心腳的問題上,反而向晴雯道歉;然後寵著晴雯,說你撕扇子吧。你說,襲人挨了窩心腳了,寶玉反給晴雯賠不是,還讓她撕扇子,襲人能不來氣嗎?那撕扇子這個行為本身也是非正常行為。可以說這個時候,晴雯在無間道過程當中,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
這時候她犯了兩個錯誤。第一個是得意忘形,她忘了自己是來幹什麼的了。賈母讓你伺候好寶玉,你得想到自己的責任是什麼,有事沒事到賈母那打個小報告彙報一下。晴雯把這事都忘了,使賈母都沒法替她說話了。她恃寵而驕,有點兒才華有點兒脾氣,根本不拿周圍的人當回事。她跟寶玉吵都戳寶玉肺管子,她能拿其他下人當回事嗎?裏邊有個小丫頭叫墜兒的偷了東西,晴雯拿下釵子來往她身上紮。晴雯這時候的狠,得罪了好多下人。
晴雯不僅把王夫人這樣的高層得罪了,把賈母這樣的絕對高層冷落了,還把底層的人得罪了。你想,賈府這些丫鬟互相之間傳話,一傳十十傳百,能傳不到賈母耳朵裏嗎?大家對晴雯有意見了,這一有意見,賈母心裏也會對晴雯產生看法。所以當晴雯遭了難的時候,賈母一言不發,覺得該著。最後隻有寶玉出來,淒淒惶惶地探了晴雯一次。晴雯在氣病交加當中淒然離世。
歸根到底,晴雯就不適合當臥底,不適合搞無間道。過去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其實擱現代社會來講,女也怕入錯行。賈母讓她幹這活,她幹不了。因為這個人恃才狂放,使小性子。有人說你這角度有點不靠譜,怎麼還弄“無間道”上了?其實這告訴我們,你的性格適合幹什麼,你就幹什麼;如果不適合這個,你一定要抽身早一點,不要再陷到這個泥潭當中。對於晴雯,你跟寶玉關係好也罷,不好也罷,你不應該怠慢其他的人。同樣都是奴才,都是一個檔次當中的,你不能對別人太狠。像晴雯這樣的人在做人上是有問題的,盡管她本質不壞。還是那句話,她的智商非常高,可她的情商非常低。所以,我們每個生活在現實社會的人,每天要做的就是平衡智商和情商。
劉姥姥的公關手腕
曹雪芹這一部《紅樓夢》,之所以居四大古典名著之首,是因為它的寫作技巧非常高。你看賈、史、王、薛四大家族各有各的奢華,而如何看出四大家族的生活與貧下中農之間的反差呢?曹雪芹特意設計了一個貧苦人家的人進大觀園,進榮國府,用以下看上的眼光來揭示賈、史、王、薛四大家族奢華浪費到什麼程度。這個人是誰呢?就是劉姥姥。
劉姥姥這個小人物在曹雪芹拆筆的部分隻出現過兩次,加上續書中出現的次數也不過三次,可是每次都挺閃光。她去賈府幹什麼去了?說白了,就是要飯去了,要錢去了,而每次要錢都得償所願。這體現了小人物的智慧。咱們這一篇就好好分析分析劉姥姥都有哪些公關手腕。
大家看了新版《紅樓夢》,有不少人挑“寶玉”的不是,“黛玉”的不是,也有人挑“劉姥姥”的不是。因為這個“劉姥姥”是個胖姥姥。有人說:劉姥姥是貧下中農,應該瘦啊,怎麼能把她弄成很胖的樣子呢。大夥覺得心理不平衡,其實各位大可不必。因為,誰說貧下中農就不能胖了呢。這個胖不一定是很健康,不一定是活得很好。劉姥姥是一個農村老太太,天天幹粗活兒。人幹活兒,身體壯點兒,應該問題不大。對劉姥姥這個形象,我認為胖瘦不是關鍵。但是為什麼大夥認為劉姥姥該偏瘦呢?那是因為1987版《紅樓夢》裏邊,演劉姥姥的沙玉華老師塑造的這個劉姥姥形象深入人心了。
對劉姥姥這個形象進行剖析後,你會發現,劉姥姥是了不得的一個小人物。她頭一回進了榮國府得了20兩銀子,外加一吊錢;第二回得了108兩銀子,載回一車的東西。一般要飯的能要到這程度嗎?劉姥姥是以走親戚的名義到賈府去的。串親戚跟朋友之間往來不一樣。小曲裏“十三不親”唱的,“你說親戚親,親戚也不親,你有我富,那才算親”。富家不登貧家的門,那怎麼辦呢?那就得貧家登富家的門。要不怎麼會說“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就得劉姥姥自己腆著臉去登人家富家的門。我們都知道,求人辦事時抬著臉看人那個滋味難受,可是劉姥姥兩次都得償所願。那麼說,劉姥姥有哪些特殊的公關手段呢?
她有些地方做得很了不起。首先一點,公關的時候,得戴什麼樣的道具去,她把握得很準。劉姥姥的特殊道具,就是她那外孫板兒。劉姥姥兩去榮國府都由外孫板兒陪伴著。一個屁大的孩子跟劉姥姥的公關活動有什麼關係呢?因為老的老小的小,容易引起人同情。果不其然,她帶著板兒進府之後,看著小孩可憐,那個給塞這個,這個給塞那個。這番包裝初步成功了,但接下來不能光靠這個。你想在大戶人家門口每天跪著哭著要飯人都不能少,不可能每個人都給啊,你得真是有些手段,不能光說自己慘。那麼劉姥姥的手段是什麼呢?看人下菜碟,見風使舵,抓住居於核心地位的有勢力的人。她先把誰籠絡住了?王熙鳳。她先是用言語籠絡王熙鳳,吹捧王熙鳳。“你們家這麼有錢,你們拔根汗毛比我們的腰都粗。”王熙鳳說,“大戶人家有大戶人家的難處”。劉姥姥說,“瘦死駱駝比馬大啊”。
這是幹嗎呢?給王熙鳳戴高帽,把她推到一個很高的位置。這有錢人好麵子,你給她抬到這位置,她能說不賞你兩個嗎?不給都對不起你這些話。這是一種捧殺。
她把這個王熙鳳給拿下了。等再見賈母,情況又不一樣了。因為這是她二進榮國府,她懷著更大的目的。第二回,她趕上個更好的機會,老太太賈母問了,來的那個是什麼親戚,多大歲數。一聽七十多歲。賈母高興了,我正想找個歲數跟我差不多的聊聊天。難得賈母有這樣的心情,大家為了讓老太太高興,把劉姥姥給弄過來。劉姥姥一看,這賈府肯定她最大啊!劉姥姥在這個時候,又適當地說了一些讓人特高興的話。
這老太太平常身邊說好話的多了,比方說王熙鳳管她叫老祖宗,家裏丫鬟叫老太太,來個化緣的道士和尚叫她老菩薩、老佛爺。劉姥姥就知道,大戶人家的這個老太太什麼也不缺,榮華富貴享受不盡。你說你給她推到老祖宗的位置,這家本來就她歲數最大,那就是老祖宗;你說她吃齋念佛,叫她老佛爺什麼的,她也愛聽。那麼這個歲數的老太太稀罕什麼?壽命,想多活兩年,所以一見麵,劉姥姥管賈母叫老壽星!你看一句話,說到賈母心裏去了。溜須拍馬都一個格調沒意思,你非得跟別人拍得不一樣。你說領導一天日理萬機,領導這能耐太大了……領導耳朵天天聽著,不會認為你拍得好。劉姥姥奉承賈母,是打差異化。這個過程特別關鍵,賈母馬上就認為,這老太太真喜慶,會說話。
劉姥姥不光會說話,她還給賈母講不少故事,就是陪老太太聊天。她講什麼?也打這差異化。賈母天天在賈府上聽的是朝廷上的這個那個事,是各處的稀罕物。可是劉姥姥給她講農村事。因為賈母沒有農村生活經曆,農村的事稀奇、古怪、新鮮,賈母一聽是大開眼界。她講這個就把賈母給吸引住了。我們知道安徒生童話裏有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她講的是抽柴火的小女孩:
就聽著外頭柴草響,我趴在窗沿往外一瞧,你猜怎麼著?
必定是過路的客人冷了,抽些柴火去烤火唄。
不是什麼客人。說來奇怪,老壽星,您猜是什麼人?是一個十七八歲、水靈靈的美貌姑娘,梳著溜光的頭,穿著紅色小襖,白綾子做的裙子……
正說到這個時候,賈府南馬棚著火了。她這兒正說點火,那邊著火了。這賈母一聽,外邊亂了,“阿彌陀佛,佛祖保佑,可別著大火”。劉姥姥這不喪門星嗎?老太太見風使舵,馬上嘴閉上,不講這個故事。接著講什麼?我們村子有個90多歲老太太,吃齋念佛。
賈母不也信佛嗎?又說到賈母心坎上去了。原來,賈母頭一個孫子賈珠活到十七八死了,眼看著就要斷後了,王夫人後來又生了賈寶玉,雪團一樣。你琢磨琢磨,賈母天天吃齋念佛,一聽那老太太講吃齋念佛,最後得個孫子,這不正跟她一樣嗎?所以賈母就“阿彌陀佛”,意思是劉姥姥說的就她自己呢。所以劉姥姥說話,故事不是說嘴裏信口開河,而是完全針對要巴結的這個人說。
但是就靠這些,還不足以要著錢。大家把劉姥姥弄到大觀園幹嗎?很多人是消遣劉姥姥,為什麼?這裏頭丫鬟、小姐、太太、姨娘總在一塊混,誰都知道誰幾斤幾兩,沒什麼新鮮的,突然間來這麼一個生活經曆完全不同的人,大夥看著新鮮。好比咱們平常很少聽相聲、看二人轉,突然間看一場,你就樂了。說白了,劉姥姥就是個藝人。所以劉姥姥吃飯時候,很有藝人的娛樂意識,站起來說“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個老母豬,不抬頭”。她把大家都逗樂了。《紅樓夢》裏邊寫,有樂得一口水噴出來的,有樂得肚子疼的,有樂得直不起腰的。
把大家逗樂了,事好辦了!這點非常值得我們不少讀者朋友學習,你想達到目的,恐怕得首先讓人家高興,江湖過去有句話叫“萬象歸春”,過去說相聲說“春口”。什麼意思?我把你逗樂了,你要高興了,我想要點錢辦點事就好辦了。人要哭喪著臉,恐怕很難辦成事。所以劉姥姥在這裏把自己定位成個藝人:我搞笑,你們都樂了,那好,我可能就予取予求,事兒就好辦了。
劉姥姥除了是個藝人,還是個醜角。你看王熙鳳把一盤花往她腦袋上插,其實就是禍害她呢。70多歲老太太,插一腦袋花,這事要擱在林黛玉身上,她早就使小性子,摔盤子走了,劉姥姥呢,不僅沒生氣,還樂了。
這裏的人,都比她地位高,她跟誰發怒去啊,她就是表現得不大高興都不行。她已經進入了藝術表演的境界,進入了扮醜的那種心態,完全融入了演戲的境界。她把自己扮成醜角。這個扮醜的最大好處是什麼?我把自己放得很低,我肆無忌憚地搞笑,你看著就可樂。咱們很多人,看戲看醜角就樂。你看那些大人物,你是仰著脖子看,這個人有錢,這個人有權,這個人有能耐……看完你累。為什麼?你自己不如人家,你心裏別扭。總抬著腦袋,脖筋不累嗎?那麼有的時候,展現底層人物那些悲慘境遇,或者說那些可樂的地方,你一琢磨,“我不行,可他還不如我呢”,於是心理平衡了。劉姥姥在這兒,不光討好了賈母、王熙鳳、王夫人等,她把那些丫鬟也討好了。劉姥姥的這個舉動,一下子征服了在場的所有人。
劉姥姥憑借自身高超的公關技巧,兩進榮國府兩次滿載而歸。劉姥姥的這套公關理念在現代社會也適用嗎?雖然在現代社會,人和人是平等的,可保不齊有什麼事你得求人家。那你求人家,你就要有一個求人的態度,不能說“小王,借我一千塊錢,趕緊拿來”。這不是求人的態度,求人你就要有求人的手段,你要讓對方感到高興。這符合現代公關學當中好多的訣竅。所以,一個小小的劉姥姥,她身上有著過去中國農民的生存智慧,而且這種生存智慧,我不認為在現代社會就過時了。經過我們正確的處理,這會成為現代公關學當中的經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