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不懂的賈寶玉
2010版的《紅樓夢》轟轟烈烈出場了。好多觀眾朋友都看過1987版的《紅樓夢》,難免會帶著一種比較的心態來看2010版的《紅樓夢》,看這兩部《紅樓夢》哪個拍得好。我們判斷一部鴻篇巨製的電視劇是否成功,有一個最主要的標準,就是裏邊的男一號是否成功。所以《紅樓夢》的男一號賈寶玉塑造得是否成功,是我們判斷新版《紅樓夢》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那麼新版的寶玉和老版的寶玉到底哪個更勝一籌呢?無論是從扮相上,還是從劇中所表現出的寶玉的性格上,新版和老版之間都存在著差異。我們通過比較新版老版的差異,給大家說說賈寶玉到底是個怎樣的人,新版的《紅樓夢》裏邊的寶玉表現得怎麼樣。
知識鏈接
賈寶玉性格複雜。他出身封建世家卻不愛功名利祿,是個非主流的文藝青年。他最愛與女孩玩耍,認為男人濁臭逼人,是泥做的;女人清亮,幹淨,是水做的。他生性怪異,但是性格中夾帶著懦弱,連自己心愛的女人都保護不了。
賈寶玉在《紅樓夢》當中的地位,不用我說大家也知道。有些紅學家經過研究,認為這賈寶玉不是別人,就是曹雪芹。曹雪芹通過寫寶玉,其實是寫了一部自傳體的長篇小說。
《紅樓夢》又叫《石頭記》。天上被撞一個大口子,女媧煉石補天。她煉了36501塊,最後用了36500塊。女媧把最後這一塊沒用上的扔到了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這塊石頭經過天長日久吸收日月精華,成了一塊通靈寶玉。整部《紅樓夢》寫的就是這塊石頭下凡經曆的塵世劫難,它所曆經的這些劫難就是我們看到的《紅樓夢》的主要故事情節。
無論是新版的《紅樓夢》還是老版的《紅樓夢》,挑選賈寶玉都是先從長相開始挑。賈寶玉是什麼長相呢?書裏寫了,“麵如中秋之月,色若春曉之花;鬢如刀裁,眉如墨畫;麵如花瓣,目似秋波;即怒時而似笑,即瞋視而有情”。中秋之月是圓的,就說這個人首先不瘦;其次,他是濃眉大眼,臉色好看。再次,“即怒時而似笑,即瞋視而有情”,他發怒的時候跟樂似的,他看你來氣了瞪著眼,但是你覺得他眼睛裏頭有感情在,就跟能掉出水來似的。所以說寶玉這個人,是複調性格的,而且情緒變化比較大。
根據這個標準,我們不妨看一下,哪一個符合原著的精神。新版《紅樓夢》裏邊的少年寶玉和成年寶玉,你會發現他偏瘦,作為一個富家公子哥,這種形象不多見。我一看他,就想起在中關村經常看到的那種在IT界打拚的精英,行色匆匆的,背個電腦本電腦,尖下巴頦兒,挺瘦。所以這兩個形象,我個人認為都不如1987版那麼有神,那麼有情,那麼飽滿。那1987版的寶玉是什麼樣呢?大家肯定還記得,這是歐陽奮強當年演的。歐陽奮強的臉顯得有點嬰兒肥,稍微胖一點,但是恰到好處,誰也不能說他胖到哪兒去,確實是富家公子哥的形象,顯得那麼瀟灑,那麼有情。所以從外表上來講,歐陽奮強符合剛才我們說的這個寶玉的形象。
我們再來看賈寶玉的行為方麵。寶玉人稱混世魔王,有時候瘋瘋癲癲,有時無故尋仇覓恨,有時似傻如狂,又是秧歌又是戲,又是哥哥又是姐的,就鬧上了。寶玉是這麼一個性格,但他有一個界限。在《紅樓夢》裏邊,賈寶玉對女孩子特別好,格外看重女孩子。但是他看重女孩子,跟薛蟠、賈璉這些人不同,他不是好色之徒。他隻是喜歡女孩子,但不好色,就是風流但不下流。那麼在演這個角色時,把握相應的尺度就顯得很重要了。
新版《紅樓夢》和老版《紅樓夢》在表現方麵不一樣。《紅樓夢》裏有一段:寶釵到賈府來了,寶釵跟寶玉第一次見麵。一聽說寶釵身上有金鎖,賈寶玉感到好奇,要看金鎖。那麼老版《紅樓夢》怎麼表現呢?寶釵先把扣解開,然後把這金鎖摘下來遞給寶玉。寶玉拿過來看,見上邊寫著“不離不棄,芳齡永繼”。這個特別合理。為什麼說合理呢?咱比一下新版《紅樓夢》你就知道了。在新版《紅樓夢》,寶玉要看,走到跟前。寶釵把衣扣解開了。可是沒等她拿下來,寶玉就湊到人家脖子底下去了。
在過去封建社會的時候,男女授受不親,你能走得這麼近嗎?你趴在人脖子底下,這不是一件好事。就是說,這種處理與當時的禮教完全不一樣。所以對寶玉行為的處理方麵,我認為老版的可能更加合理。
演好賈寶玉,不光是外形接近,也不光是行為規範方麵接近,這僅僅都是表麵上的,更重要的是能不能把賈寶玉的內心世界演繹出來。要想說清這個問題,咱首先得弄清楚賈寶玉的內心世界,弄清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首先,咱們用現在時髦的話說,賈寶玉是個非主流文藝青年。為什麼是非主流呢?因為那時候評判一個男人成功與否的標準是你有沒有功名,受人尊敬的方式是走仕途。通過什麼走仕途?通過科舉考取功名。而賈寶玉偏偏對這套東西嗤之以鼻。他認為什麼這功名那功名,什麼四書五經,不如翻翻《西廂記》,看張生崔鶯鶯。他的一天生活就是喝點小酒、作點小詩,跟幾個小姑娘在一塊聊聊天,打打情罵罵俏。
天天跟女孩子在一塊你這算怎麼回事呢?可偏偏賈寶玉吃這一套。從這點來講,賈寶玉絕對是非主流。他有對主流叛逆的這樣一種性格。如果他光是這麼跟女孩子廝混,你可以說他是好色之徒,可是賈寶玉有一套理論做支撐。他說大凡山川靈氣精秀,都落到了女孩身上,所以女孩是水做的,男孩是泥做的。所以他一見到女孩就覺得清爽,一見著男子就覺得濁臭逼人。這是一種非常新潮的思維,可以說他其實是個早期女權主義者。他把女人抬得比男人高,是因為那個社會男人地位比女人高很多。為了體現女權,他就要把女人地位抬上來。所以寶玉的叛逆在《紅樓夢》裏頭,一般是指他對封建禮教的叛逆,指他對封建社會對女性壓製的這種叛逆。所以寶玉對女孩好得不得了,見到男子便覺得濁臭逼人。可是話說回來了,他是叛逆,可他這叛逆,你看不出來有多大的能量。比方說他反對他父親的那一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是見著他爹,那就跟耗子見貓似的。平常他在那大談什麼亂七八糟,說我就愛看《西廂記》,可一見著賈政,馬上老老實實地在他麵前攻讀詩書什麼的。《紅樓夢》裏有“大觀園試才題對額”一章,他爹帶著他在新建的大觀園裏走,邊走邊說,這看著挺好,寶玉你給作個對子。於是,寶玉作一副七言對聯:繞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脈香。按賈寶玉的叛逆性格,這事他能幹嗎?多沒意思!在這麼多人麵前,我顯擺什麼啊?但在那個場合下,他乖乖聽他爹的,該作對作對,該題詩題詩,該題額題額。所以說,在賈寶玉的叛逆性格之外,包裹著一層懦弱的外衣。他沒那麼大精神頭,他比較軟弱。
有人說,那是他爹讓他題,他就是真叛逆的話,也得孝順!這說得有道理,您可別忘了,我說他懦弱,還有一個重要證據。寶玉喜歡的女人有不少,可是沒有一個他喜歡的女人他能保護得了。你說你聽父親的算孝順,那保護自己喜歡的女人是應該的吧?他怎麼還做不到呢?所以,寶玉除了叛逆之外,還有懦弱的一麵,主要體現在對他喜歡的女孩身上。例如,他母親王夫人有一個丫鬟叫金釧,寶玉很喜歡,時常開兩句玩笑。一天,趕上大中午的時候,王夫人在床上睡覺,賈寶玉來了。他看金釧在那閑著,就上去跟金釧開玩笑。
“我明天和太太討你,到怡紅院去,咱們天天在一起。一會兒太太醒了,我就說。”
“你忙什麼?金簪子掉在井裏,有你的隻是你的。我告你個巧宗:你往東小院裏頭,去拿環哥和彩雲去。”
而王夫人似睡未睡,聽見了,來氣了,一個大嘴巴抽過去,說,“下作的小娼婦!好好的爺們都讓你教壞了!”言外之意,你勾搭我兒子幹嗎?
金釧自尊心挺強,哭著出去了。我們看《紅樓夢》知道,後來她跳井了。我為什麼說這個是寶玉的責任呢?其實這件事,隻要寶玉說句話,情況就可以避免。他跟他母親爭辯兩句,或者哪怕安慰安慰金釧,金釧也不至於跳井。這就說明,寶玉的性格裏頭非常大的缺陷就是懦弱。
咱再說一個,伺候寶玉的丫頭裏,寶玉最喜歡誰?最喜歡晴雯。晴雯長得像林黛玉,再看她脾氣暴躁性如烈火,眼裏揉不得沙子。晴雯的這種性格,寶玉非常喜歡。可是這樣的性格得罪了王夫人,王夫人不想讓寶玉跟這樣的人接觸。因為王夫人想讓寶玉娶自己妹妹的孩子薛寶釵,不想讓他娶黛玉。晴雯長得像黛玉,兒子和她還親近,王夫人心裏也別扭。何況這個晴雯原來是賈母的丫頭,老太太把她派到寶玉身邊,其實就是老太太一臥底。賈母是喜歡黛玉的,讓晴雯到寶玉身邊,難免就會有些想法在裏邊。這些想法跟王夫人的想法是不一樣的,所以王夫人就必須把晴雯這丫頭扳倒。正好在這個時候,晴雯表現得不像一個奴仆,倒像個主子,還要騎到主子頭上。所以王夫人最後死命整晴雯。在晴雯病了四五天、水米未進的時候,王夫人將她攆出去,不要她了。你說這個時候,如果寶玉真疼晴雯,站出來攔一下,起碼說治好病再走,晴雯最後也不至於病死。最有意思的是,晴雯死之前,寶玉還出去看晴雯,顯得有情有義。
而晴雯心裏還挺感動,給寶玉留紀念品。她把指甲剪下來送給寶玉,把貼身的一個紅色小棉襖脫下來給寶玉。你琢磨琢磨,倆人要不好到一定程度了,能給這東西嗎?從這一段看,寶玉喜不喜歡晴雯?真喜歡,要不也不至於偷摸去探望。可是為什麼保不住晴雯?寶玉懦弱,不敢跟自己母親麵對麵較勁兒,不敢違背這個大家族的一些規矩,把心愛的人給挽留下來。
金釧剛剛跟他有點兒感情,他這樣;晴雯跟他感情已經很深了,他還這樣!跟他感情最深的是黛玉,他其實也沒有保護好黛玉。他心裏頭可以說最愛林黛玉,可是你看,林黛玉為什麼最後焚稿,氣病交加死了?一個最主要原因就是,賈府上下分明是要讓寶釵給寶玉當媳婦,輪不到她。寶玉要是敏銳一點,在周圍有風吹草動的時候,就應該察覺王夫人這些人想要幹什麼。但寶玉糊塗就糊塗在這兒,他就想著兩人感情——咱們倆怎麼好,沒有謀劃更遠。如此說,他就不是一個負責任的男人。出了問題以後呢,新舊兩個版本的處理很不一樣。
在1987版的《紅樓夢》中,黛玉死後,寶玉在萬念俱灰之下無奈地與薛寶釵成親。而在新版《紅樓夢》中、賈母、王夫人等為了給寶玉衝喜治病,謊稱要把黛玉許配給他,可實際上是把寶釵嫁給了寶玉。在寶玉與寶釵的大婚之日,黛玉獨自一人黯然去世。
無論兩版在表現上有何區別,賈寶玉對林黛玉的死都要負主要責任,而寶玉性格中懦弱的一麵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那麼黛玉死後,賈寶玉的結局又是什麼呢?
關於寶玉的結局有好多種,新版《紅樓夢》與老版《紅樓夢》,根據不同的傳承做了不同處理。在老版《紅樓夢》裏,最後賈府上上下下被查封了,賈家人被抓進了監獄。寶玉萬念俱灰,削發為僧當了和尚。這個處理應該說是符合原著的那種悲劇精神,也符合寶玉的性格。而新版的處理跟高鶚續寫的是一樣的。寶玉參加考科舉,與侄子賈蘭同時高中。他中了舉人後,賈府也解禁,重新興旺起來了。寶玉在替家人完成了這個心願之後出家了。
有人說,新版的結局不如老版的。其實,這就涉及大家對悲劇的理解。賈寶玉本來是一塊通靈石頭,被空空道人從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帶到塵世之間,曆經塵世劫難,最後又回到青埂峰下。從故事的完整性來講,他必須得回去,畫個圓。那麼隻要他回到那個世界,就要割舍塵世間的感情,無論父子之情,還是夫妻之情,都要拋舍。隻要你回去了,拋舍了這些感情,這就一定是個悲劇。所以說,賈寶玉是替家裏考上舉人之後當和尚了,還是一氣之下直接回去了,這不重要。
曆經20年,兩代“林妹妹”
在生活當中,甭管某個男同誌長得什麼樣,如果他是那種處處留情的,多處倆對象的,就會有人說了:你看你,跟賈寶玉似的。但是我們要說哪個女孩“你看你跟林黛玉似的”,那可不僅僅是反映她多愁善感,而且還表示她的長相比較瘦點,看起來弱不禁風……
這個林黛玉落到現實當中要比賈寶玉具體多了。所以,當新版《紅樓夢》裏的林黛玉一出來,就遇到各種批評或者說質疑聲。這些質疑聲要遠遠高於對賈寶玉的質疑聲。
說到扮演林黛玉,首先一點,在長相說必須要過關,要不然其他的都談不上。那麼林黛玉長什麼模樣呢?《紅樓夢》裏頭寫了:“兩彎似蹙非蹙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若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幹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通過這個描摹,大家就能知道,這個林黛玉,首先一個是“弱”,身體很弱;再一個是“瘦”,有點弱不禁風;再一個是好看。
1987版《紅樓夢》裏頭,陳曉旭演的林黛玉很符合這個標準。首先“瘦”,再一個她“弱”;另外一個,她那眼神裏透著點冷,透出點無奈,有一副哀怨之色。所以從形到神到氣質,她塑造的林黛玉基本上跟曹雪芹的原著是吻合的。
我們再看新版的《紅樓夢》的林黛玉。新版裏演林黛玉的女孩叫蔣夢婕,地道的“80後”,甚至是“90後”了。她個兒挺高,小圓臉,胖乎乎的,就不大像林黛玉這種瘦弱的。當然這也沒辦法,因為孩子發育到那個年齡,臉上總有點肉。這蔣夢婕也不是不努力,她一進劇組就采用魔鬼減肥法。大夏天戴著帽子,圍上圍脖,穿得密不透風的。完了套上羽絨服,穿上運動鞋,然後戴著眼鏡,出去跑步去。就這樣,她的體重也沒減下來。圓臉,厚嘴唇,顯得挺陽光,挺健康。
從外形上來看,咱們說這個蔣夢婕就輸了陳曉旭一籌。假如20年前是蔣夢婕演林黛玉,今天換了陳曉旭演新版林黛玉,一樣有人罵陳曉旭“你這不對那不對”。因為一千個人心裏有一千個哈姆雷特。1987版是最先把林黛玉搬上電視銀屏的,大家看了,就一點點接受她了。所以,假如說蔣夢婕演當年的林黛玉,陳曉旭演現在的,那質疑聲同樣也會這麼大。
兩代林黛玉外形反差這麼大,讓很多人對新版林黛玉很不看好,除了形象上的差異,陳曉旭和蔣夢婕對林黛玉的演繹也有很大不同。那麼她們對林黛玉的理解,哪一個更準確呢?
有那麼幾段戲,咱可以拿出來比一下,一比照你就能發現這裏頭的問題。其中有一幕,林黛玉她母親死了,她父親林如海說,我帶你也不行,你找你姥姥去。然後讓賈雨村帶著林黛玉到金陵,把林黛玉交到賈府。那麼,林黛玉進賈府這一段怎麼演?從原著的角度來講,林黛玉家肯定不如老賈家,但是林黛玉家也是官宦人家,林黛玉也是見過世麵的。而且臨行之前,她父親林如海囑咐黛玉:雖然是至親,你到金陵那邊去見你姥姥,也不能讓人家笑話你。也就是說,黛玉到了賈府,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很拘謹。她不能讓人覺得自己土氣、見識低。也就是說,她得端著點兒,得拿個勁兒。所以說陳曉旭演的時候,你會發現,她演得很緊張,她要把那個勁兒演出來。
再看新版的,黛玉進這賈府給人感覺跟劉姥姥進大觀園似的,看什麼都新鮮。這個感覺就不對。人家黛玉本身是大家閨秀,人家家裏還特別囑咐,不能讓人感覺你太土。這裏還有一個細節也能看出來兩者演繹的區別。賈母見到這個外孫女,說,你媽怎麼死這麼早啊,然後哭起來。這時王熙鳳來了,說:老祖宗行了,咱樂嗬吧!來吃飯。賈府規矩大,吃完飯之後,得馬上漱口。下人把茶碗端上來漱口,黛玉喝了一口漱口。這漱口水怎麼吐?這是個學問。1987版林黛玉拿出一方手絹掩著嘴,輕輕吐到手絹上麵。
這個符合大家閨秀的風範。過去的美人,不要說美人,一般的女性都要做到四樣,“笑不露齒,坐不露膝,行不搖頭,站不倚門”。可你看新版的《紅樓夢》,漱完了,蔣夢婕一口將水吐出來了,活脫脫一個現代少女。
另外,導演控製某些場麵的時候和原著的精神也差得遠。寶黛初見的時候,一個7歲一個6歲。寶釵進府的時候14歲,那陣寶玉12歲,黛玉11歲。你別看曹雪芹這麼寫,他是把這些人當成20歲的青年男女寫的,有比較成熟的情愛方麵的思維,嫉妒、使小性、吃醋。要真十一二歲的人不會這樣。所以你太寫實了,按原著那個年歲要求演員的話,那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