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當年最火的是小沈陽。毛毛和王金龍是搭檔,後來也走遍各地,成為趙本山旗下很有名的一對藝人。

那麼這王金龍是誰呢?我說這名兒,你可能不知道,但我一提2009年北京台春晚的《我要當明星》,可能就有人記起來了。有人說那不是小沈陽演的嗎?中間有一段,上了一個保鏢,拿著板磚,眼直勾勾的,那就是王金龍。

毫無疑問,《我要當明星》裏小沈陽是絕對主角,可是看完這個小品之後,觀眾肯定會記住王金龍。王金龍在趙本山的徒弟裏麵,可以說會絕活兒會得最多。他現在趙本山的劉老根大舞台,如果說一個月演二十場,他能做到“二十場不翻頭”。就是說,二十場下來,他演的節目不重樣。

所以說,趙家班裏頭藏龍臥虎。光看電視,光看什麼晚會,可能你體會不到,你要到現場看看二人轉演出,你就知道二人轉藝人的能耐到底有多大。《不差錢》裏的丫蛋一上場為什麼能說出彩呢?她有幾句說口好,“今夜陽光明媚,今夜星光亂顫”,馬上給你逗樂了。最後結尾還有那麼幾句,“我做鬼也不會放過你,我代表我八輩兒祖宗都感謝你”。現在這已經成了全國流行語了。而“八輩兒祖宗”,“做鬼不放過你”,“星光亂顫”這幾句話從哪兒來的呢?這幾句詞不是毛毛原創的,來自本山藝人集團裏的另一位在東北三省大名鼎鼎的藝人田娃。

田娃在電視劇《鄉村名流》裏演男一號,可是《鄉村名流》沒有在全國推廣,所以咱不少人不知道田娃。田娃開始在電視裏頭大火是因為在北京台環球春晚上演了個小品《我就不會》。

田娃原先唱二人轉,純屬個人愛好。唱到十五歲那年,碰上趙本山了。趙本山說,你這孩子不錯呀,我給你留個電話號碼,你將來想發展呢,就跟我聯係。可是田娃倒黴,把這電話號碼弄丟了。隔了三年,他都十八了,又碰上趙本山了。趙本山說,你現在演得確實不錯,我有個本山杯二人轉比賽,你可以過來參加。又過了兩年,田娃趕上這個機會了,趙本山有意收他為徒了。

可是這個時候,他趕上了一個為難的事兒。就在趙本山要收他為徒的時候,他跟山西那邊簽了一個演出協議,已經定好了,那邊訂金都打過來了,說田娃非得去演不可,不演的話得賠錢。他為難了。趙本山是真愛才,打發人跟他說:沒事兒,你先去完成演出合同,回來之後我找你,你再當我徒弟。從那以後,田娃死心塌地地跟著趙本山。田娃的功夫,絕不僅僅在於說、模仿、飆高音,他還有一項絕活,就是他的武活翻跟頭。一般二人轉演員在台上翻跟頭,“啪啪”,折兩個就完了。這田娃不是,他躥到一個很高的地方,後空翻、前空翻地那麼往下翻。

趙本山集團裏,一線演員基本上都是通過影視劇出名的,比方說王小利。王小利屬於典型的大器晚成。說他的名字,有的觀眾不知道,但要說劉能,全國人都知道——光頭、磕磕巴巴的劉能。春晚上,王小利演《捐款》那個小品,演的那個角色叫白鬧。趙本山為了捧這個徒弟,把出彩的台詞基本上都給了王小利了。

王小利今年三十多歲,他家裏頭也是幹這個的,父母都是二人轉演員。他是黑龍江人,從小唱出名了,成台柱了。之後,他就參加了本山杯二人轉彙演。為了參加這彙演,他特地找何慶魁和高秀敏兩口子指導,成績還不錯。到趙本山收徒弟的時候,他打聽了,名單裏沒有他,他心裏很失望。他想,是不是趙老師沒記起來我是誰呀?他就去找高秀敏,說:高老師,你能不能給我搭個橋問問,趙老師記得不記得我?我有沒有戲當他的徒弟?

高秀敏一打電話,趙本山說:我想起來了,這人行!沒過兩天,趙本山打招呼,說你王小利來吧,我收你當徒弟。王小利從此之後可以說一步登天。他最開始露臉,就是在《鄉村愛情》裏演劉能。這又是個機緣巧合,因為一開始這個劇定的主角是趙本山和範偉。趙本山演那個村長長貴,而範偉演劉能。到後來,趙本山和範偉的檔期都排不開。趙本山說:這麼著,讓自個兒徒弟演吧。就把劉能的角色給了王小利了。王小利感到壓力很大,他等於接範偉的缺兒,而且人家劇裏頭設定角色時候,要求這個人得是個結巴。大家可能想起《馬大帥》裏的範德彪,那就是範偉演的。範偉演結巴駕輕就熟,王小利琢磨:我要是學這結巴,跟範偉一樣那完了,那永遠超不過人家。

他就琢磨,這一琢磨,琢磨出點兒門道來。什麼門道呢?有的人的結巴,是先天性結巴,口齒不清;還有一些人結巴是後天性結巴,從小跟人學,學壞了。當時王小利就觀察了,他發現,範偉版範德彪的結巴,應該是先天性結巴,口齒不太清,而且那種結巴是黏黏糊糊,拉長音。所以他決定把這種先天結巴改成後天結巴,就是那種跟人家學,結果自個兒改不過來了的那種結巴。這個結巴的特點,是著急時候結巴兩句,不著急時候能說順溜了。這就跟原來範德彪似的結巴區分開來。劉能這個角色一下子讓王小利火起來了。

說到因演電視劇火起來的二人轉演員,咱得承認人家演得好,有絕活兒。但有一位本山傳媒集團的演員不需要絕活兒,隻要他往台上一站,大夥兒看著就樂。他用不著施展什麼絕活,甚至不用說話,嘴一抽人家就樂。說到這兒,大家可能想起了《鄉村愛情》裏的趙四。演趙四的叫劉小光,也是趙本山的徒弟。

劉小光拜趙本山為師,趙本山想給他安排個好角色。那個時候《鄉村愛情1》已經拍完播映了。趙本山準備拍第二部。大夥兒注意,在《鄉村愛情1》裏頭演趙四的人叫關小平。可是這個關小平後來離開了本山團隊。趙本山有個規矩,說你離開我這兒,那對不起,我就不能讓你演戲。從《劉老根》到《馬大帥》再到《鄉村愛情》,原先還有本山集團以外的演員,到後來就都沒有了。

關小平走了,趙本山就要栽培劉小光。他給劉小光出主意了,說你要想演這個趙四,讓大家忘記以前的趙四,你必須有標誌性動作。比方說《鄉村愛情》裏的劉大腦袋,他知道跟趙本山、範偉演對手戲,他不設計點兒東西就搶不過趙本山、範偉。所以,劉大腦袋把自己設計成大小眼,走路踮腳。他不這樣就搶不著戲。所以趙本山給劉小光設計,一個是走路時駝背,身體前傾著走,跟探地雷似的;再一個是,嘴角這兒得經常歪,得一抽一抽的。

這成了趙四的一個標誌。另外,大家可能看了不少劉小光演的小品,他來個農村街舞,跳起來兩腿抽搐似的。這個跟趙本山沒關係,這是劉小光自己設計的。靈感從哪兒來的呢?從美國動畫片《貓和老鼠》裏來的。《貓和老鼠》裏老鼠要跑的時候,先蹦起來,然後原地倒兩步。劉小光一看,想:這個好呀,我也試試!於是乎,他原地跳起來倒兩步。這成了他一個獨特的標誌,別人還真就模仿不了。

趙家班笑轉台灣

2010年7月3日,在內地和台灣地區發生了一件文藝界裏的盛事。趙本山帶著他的二人轉團隊來到了台北。首次踏上寶島台灣的土地,趙本山的興奮之情溢於言表。趙本山表示對這次演出非常有信心。因為他的徒弟小沈陽已經在5月初來到台灣,為這次的《笑轉台灣》做了前期宣傳。他表示並不擔心二人轉在台灣會水土不服,但也會努力找到兩岸民眾共同的笑點,讓台灣民眾了解二人轉。

在孫中山國父紀念堂,他上演了一場二人轉脫口秀。這次表演獲得了空前的成功,國民黨的名譽主席連戰夫婦也到場來捧場了。對於台灣的那些藝人來講,這是一個學習交流的好機會。演員李立群、陶大偉等,主持人蔡康永、吳宗憲、黃子佼等,台灣頂級的一線明星基本上都來到現場。台北的媒體稱道趙本山為“國寶級藝術大師”。因為趙本山在台灣不是無名之輩。在2007年時,趙本山演了一個片子叫《落葉歸根》。片子中的農民工恪守承諾,把自己已經死了的工友給背回了老家。這個片子在台北放映之後獲得了很大成功,被評為當年的最佳影片。所以,趙本山很早在台灣就有名有號,是個響腕兒。2009年的春晚,他又帶著小沈陽演出了《不差錢》。最近這幾年,春晚在台灣的關注度非常高。不少台灣的文藝愛好者都在網絡上看《不差錢》的小品。對小沈陽和趙本山來說,台北人一點都不陌生。文藝界行話說人熟是寶,人家對你熟悉,這對演員來說是個寶貝。這次演出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不是說趙本山在某處開了個劉老根大舞台,然後說跟另一邊商量搞一次巡演。7月3日這一場演出其實從前一年就已經開始運作了,時間已經有一年了。上一年,小沈陽在全國巡回演出。台北有一位姓葛(葛福鴻)的女士名氣很大,在台灣被人稱為綜藝教母。她專門從台灣飛到上海,看小沈陽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