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殺功臣人皆欲叛 祭先投降唐兵劫(3 / 3)

那些援軍又相互傳告,把事實又渲染一番,說唐軍作戰如何勇敢,李靖用兵如神等;說梁軍敗得很慘,江陵城已被攻陷了……

於是,蕭銑的交州刺史丘和、長史高士廉、司馬杜之鬆等人,原來都準備援助江陵,聽說了這些消息,又在江中親眼看到了那隨波逐流的一艘艘戰船,都把戰船停下來了。

丘和說:“既然江陵失守,我們還去做什麼?”

高士廉說:“李淵已經消滅了薛舉父子,打敗了劉武周,現在攻打洛陽的戰爭也快取得勝利了,我們更不是唐軍的對手,不如早日向李靖投降吧!”

杜之鬆也說:“看來,這天下肯定是李淵的了,我們何不順應潮流,主動歸附李淵,也算是有了歸宿!”

三人計議已定,便指揮船隊,一起來到唐軍陣前,向李孝恭、李靖投降了。

第二天,梁國的這三位大將方知江陵還未被唐軍攻占,正在覺得尷尬之時,李孝恭、李靖一起來看望他們,向他們勸說道:“江陵不日即可攻占,歸附大唐是你們的正確抉擇,全國將要統一,小小的梁朝如何能夠偏安下去呢?蕭銑對抗下去,絕沒有好下場!”

李孝恭代表大唐朝廷熱情歡迎他們主動歸附,並告訴他們仍然擔任原職,並帶領本部人馬,回到原地駐守,維護好本地社會安定。

李靖又補充道:“等到攻克江陵、統一梁地之後,回朝上報皇帝,定會對三位大人另加封賞和重用的。”

不久,又有幾個郡、鎮的地方官員主動來向唐軍投降,卻沒有見到有一支援助江陵的軍隊到來。

唐軍將士無不欽服李靖的料敵如神、胸懷韞略的大將之才,連李孝恭也不得不對著李靖樹起了大拇指,稱讚他說:“這一次我真是親眼見到了一位謀略過人、有勇有謀的將領了!今後,我軍的一切行動,全由你李大總管一人決斷,我全聽你的!”

李靖卻謙遜地說:“不能這麼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啊!何況我並不敢認為自己就是一個智者,我們兩人一直配合得很好嘛。今後,我們還要像往日一樣,相互支持,取長補短,才能取得勝利,共同為大唐的統一大業獻出我們的聰明才智!”

李孝恭也是一個正直忠厚的人,聽了李靖的這一席話,聯係他往日的為人處事,尤其是用兵以謀的指揮本領,深感李靖確是一個非凡的人才。

第二天,李孝恭與許智仁在一起時,不由說道:“這次來征討山南的蕭銑,能與李靖一起來,真是幸運啊!”

許智仁也說:“我早就有了一種感受,跟著李大總管行軍打仗,能學到許許多多東西,不隻是軍事上的知識,還有做人處事方麵的學問。”

二人正在讚揚著李靖的為人、才能,忽見李靖興衝衝地走來,對他們說:“蕭銑準備投降了,城上的守軍已經傳出這個信息!”

“太好了!這次攻打蕭銑的勝利,主要功勞應歸於李大總管!”

李靖急忙分辯道:“可不能那麼說呀,功勞是全軍將士的,我一個人能有多大的作為呢?”

許智仁說:“無論怎樣,沒有李大總管的指揮,這次攻占江陵的勝利絕不會來得這麼快的……”

“好了,別再議論這個無關緊要的事情了,當前應該做好受降的一切準備工作,我軍馬上要進城了!”李靖看著兩人說,之後他們便一起商量受降的事情。

江陵城裏確實在準備向唐軍投降了。

因為援軍久久不來,蕭銑見唐軍把江陵圍得水泄不通,內外的消息全斷絕了,苦思無計,他便向中書侍郎岑文本問道:“江陵城變為一座孤城了,下一步怎麼辦呢?”

岑文本隻得說道:“城外的援軍不來,大概有好幾種情形:有的援軍來了,被唐軍截住,打敗或是殲滅了;有的郡縣可能主動投奔唐朝,以致沒有派援軍來;還有的郡縣,由於路途遙遠,得不到消息,所以也未派援軍來。不過,這麼長時間了,城外無援,一旦糧食短缺,怎麼辦呢?”

蕭銑說:“江陵的城牆固然堅固,城內的將士也有近萬人,若是堅持與唐軍硬拚,即使突圍出城,又能逃往何處呢?”

岑文本說:“突圍逃跑,這不是好辦法,即使逃出去了,也還是要被唐軍消滅的,依我說……”

他說到這裏突然停了下來,兩眼看著蕭銑不敢往下說了,擔心自己一旦說出來,會不會招來殺身之禍呢?於是,他故意把話打住,看著這位即將丟掉皇位的人。

蕭銑已是窮途末路了,見他把話打住,忙催道:“說呀,說下去呀!眼下已是國難當頭,我也不會怪你的。”

就在這時,忽聽門來一陣腳步聲傳來,二人抬頭向門口看去,見是鄭文秀和雷世猛一起走了進來,蕭銑忙問:

“怎麼,發生了什麼事情?”

雷世猛首先說道:“還要發生什麼大事?唐軍圍城多日,援軍不來,將士都不想守城了,到底是戰,還是降,總得拿個主意呀!”

蕭銑說:“你們來得正好,我正為這事著急,你們以為怎麼辦才好呢?”

岑文本立即說道:“既然這樣,我們幹脆打開城門主動歸附唐朝吧,說不定李淵會寬恕你呢!”

蕭銑歎了口氣,又看著鄭文秀和雷世猛問道:“你們呢?也表示一個意見吧!”

雷世猛見鄭文秀不吱聲,便說道:“將士們都寒心了,誰還願意再去與唐軍拚命呢!依我說,就主動降了吧,對大家都有利!”

蕭銑聽了,不由衝口說道:“這倒是一句實話!你們投降之後,都還能任個地方官員,而我這個亡國之君,恐怕連性命也未必能保住。”

說到這裏,淚水撲簌簌地從臉上滾落下來……

接著,梁朝的大臣們被召集到一起,蕭銑對他們說:“看來,上天不保佑梁朝,我們不能也不應再支撐下去了。如果一定要等到力盡糧絕的那一天,城內的老百姓就會蒙受災難。我苦思之後,終於決定,不能為了我一個人的緣故,造成城毀人亡,生靈塗炭了!”

之後,蕭銑又用牛、羊、豬三牲在太廟祭告了祖先,隨後下令開城投降。

打開城門之後,蕭銑穿著喪父,帶著手下來到唐軍營門前,說道:“是我蕭銑一個人該死,和百姓並沒有關係,也不是將士的過錯,希望你們不要再屠殺搶掠了。”

李孝恭、李靖率領唐軍進入江陵城。

當晚,唐軍中的一些將士難以抵製誘惑,竟然溜出去對城中百姓搶掠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