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李密遭刺埋苗根 獨夫民賊末日臨(3 / 3)

宇文智及提醒他大哥說:“你別高興得太早,這事兒得認真計議一下,還不能讓那昏君知道,一旦泄漏出去,就是滅族的大禍,可不能大意!”

宇文化及笑道:“你平時不是以睿智多才自居嗎?這事就由你去與司馬德戡籌劃,我就坐等著來當這個天上掉下來的皇帝了。”

宇文智及笑著說:“廢了昏君之後,你要把蕭皇後讓給我,別的宮妃我誰也不稀罕!”

宇文化及聽了,先哈哈地笑了幾聲,然後說:“放心吧!一朝大事成功,這隋室江山便是你我兄弟的了,那蕭皇後算什麼?江南美女有的是,夠你樂了!”

在宇文智及的策劃下,江都城裏的這個造反謀叛集團很快成立了。公元六一八年三月,司馬德戡在宇文兄弟的指揮授意下,經過一番精心設計,派遣許弘仁。張愷進入保衛煬帝安全的備身府,對所有相識的衛士說:“皇上聽說大家想逃走,便派人準備了好多毒酒,想找一個借口開一個宴會,把大家都毒死。”

有的衛士聽了,問道:“皇上把咱們毒死了,誰護衛他?”

張愷笑道:“你們真是太傻了!江都城裏三條腿的蛤蟆找不到,兩條腿的人有的是。皇上身邊的南方人少嗎?還愁沒有人護衛他?”

這樣一來,衛士們都害怕了,便彼此轉告,整個備身府裏人人自危,有的說:“與其被昏君毒死,還不如與他拚了,反正總歸是一死!”

也有人說:“各地老百姓都能拿起兵器造反,咱們也不能坐著等死,不如也造反吧!”

正當衛士們七嘴八舌地議論著,司馬德戡來了,把衛士們召集到一起,問道:“怎麼啦,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有個衛士便把許弘仁、張愷說的話學了一遍,一起向他請求說:“隻要大將軍領我們幹,我們全聽你的。”

司馬德戡心中暗喜,口中說:“隻要兄弟們信得過我,咱們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一起幹吧!”

四月十一日,司馬德戡親自召集全體備身府的軍吏人員開會,他問大家說:“楊廣弑父殺兄,不仁不義,算是個什麼皇帝?執政後建東都,開河道,修驛道,哪一天不騷擾百姓?哪一件不喪害良民?弄得天下大亂,到處稱王,他卻荒淫日甚,今日自東京幸江都,明日自江都幸東京,隻想著個人享受,不關心百姓苦難,特別是我們這些日日夜夜護衛著他的軍人衛卒,拋開父母妻子,離鄉背井,他居然要毒殺我們,還有一點天良嗎?”

軍吏衛士們齊聲說道:“將軍所言,句句是實,我們全都心中有數。請將軍下令吧,我們一切聽將軍吩咐!”

這是一個陰晦的日子,刮風不止,天昏地暗,乍暖還寒的時候,料峭的春風,使人覺得寒氣逼人。

下午,司馬德戡去禦廄房裏盜取了馬匹,準備好兵器。當天晚上,恰好是元禮、裴文通負責警衛煬帝的內殿,唐奉義主管關閉城門,他與裴文通約好,殿內各個房門隻關不鎖。

到了三更時分,司馬德戡一聲令下,各路大軍一起動手,數萬人在東城高舉造反的火把,殘暴無恥的獨夫民賊隋煬帝的末日終於來到了。

這時候,煬帝在宮中正與宮女們淫樂,聽說東城失火,便出來瞧看,一見大火衝天,又聽到外麵人聲吵嚷,不由問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裴文通趕忙回答道:“回稟陛下,是草坊失火,外麵的人正在救火。”

當時,宮裏內外隔絕。煬帝也就相信了。

這時候,宇文智及與孟秉在宮城外集合了一千餘人,劫持著侯衛虎賁將軍馮普樂分兵把守各個交通要道。

煬帝的孫子燕王楊琰已發覺出形勢不對,當夜想進宮報告。由於街巷全被人把守,楊琰隻好爬芳林門側排水溝進入內城,在玄武門對裴文通等人說:“我突然中風,估計活不了多長時間,想進宮去見皇上一麵。”

裴文通說:“大火燒得厲害,都在忙著救火,你還是回去,明日再進宮吧!”

楊琰再三哀求,裴文通堅持不讓他進宮,而且把他扣押起來。

天快亮時,司馬德戡帶著參加叛亂的軍隊來了,馬上交給裴文通指揮,以代替皇宮諸門的衛士。

裴文通率領數百人馬,直衝成象殿,守衛士卒一見,嚇得大叫道:“有賊來了!”

他一麵命令手下士兵關閉諸門,一麵對那些驚慌失措的守衛士卒說:“叫喊什麼?快進那屋裏去!”

守衛士卒有的認識裴文通,隻得乖乖地從那獨開的東門湧進去了,同時把兵器扔得滿地都是。

在成象殿前麵,裴文通突然撞見右屯衛將軍獨孤盛,當時他正在殿內值勤,一見情況有異,就帶領數十名衛士攔住殿門,向裴文通問道:“這是從哪裏調來的兵,我怎麼沒見過?”

裴文通對他說:“事已如此,不關將軍的事,你也就別再問了吧!”

獨孤盛這才知道他們是在叛亂,便大喝道:“天子在此,你們膽大包天,竟敢造反,我勸你們立即放下兵器投降自首。”

裴文通把手中大刀一指,說道:“你還是放明白些,趕快讓開道,走一邊去!免得我們傷了和氣。”

獨孤盛本是楊廣的母親獨孤氏的侄子,為人正直,又是煬帝的親表兄弟,哪裏肯放行呢?便又大聲說道:“我乃朝廷命官,在此宿衛天子所居,怎能容忍賊寇肆行?隻有以死報效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