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招攬人才為己用 疑似被迫學周公(3 / 3)

李淵聽到這兒,嚴厲斥責兒子說:“你小小年紀,怎麼說出這樣忤逆不道的話來?難道你是要為父送你去監獄裏治罪嗎?”

李世民聽了毫不畏懼:“父親!隋朝的天下已經動搖了,再去扶持這將傾倒的大廈已不可能!而且我們絕不能坐著等死,而要起來奮爭!如果父親真要送孩兒去治罪,亦由你老處置吧!”

李淵長歎一聲:“傻孩子,為父怎忍心送你治罪?隻不過說句氣話,讓你警醒,以後說話要謹慎一些。”

當天晚上,隋煬帝派來的使者就到了。

李淵已經睡下,聽說之後嚇得變了臉色,對跑出來的世民說道:“你看來得多快!這準是他們送去了密信,否則,江都到此數千裏之遙,如何得知?”

更讓李淵氣憤的是:隋煬帝是要處分自己和王仁恭,而不是被突厥人打敗的高君雅。

“這太不公允了。”李世民憤憤不平地說。

“父親領兵打垮了曆山飛,該嘉獎的不予嘉獎,反而來加罪,這是怎麼賞罰的?戰敗的高君雅隻字不提,把他戰敗的責任,全推在父親的頭上,這成什麼話?我們不能接受!”

可是,李淵一句話也不說,坐在客廳裏一動不動。

李世民急了,勸父親說:“當此之際,兒以為父親既不願起兵反隋,那就離開太原,天下之大,哪裏不是藏身之所?怎麼能坐等著那個昏君派人來抓你去治罪呢?”

李淵仍坐著不動,他心裏何嚐不急?他在盤算著:難道楊廣沒有想到,真把我這個手握重兵的太原留守逼急了,我不會趁機叛亂?何況強大的突厥正想進攻中原,我一走,誰替他抵擋?

李淵見世民急得左右勸說自己離開,心中不由好笑。盡管這個兒子頭腦聰明,謀略過人,但是他畢竟年輕,還稚嫩些,哪了解他父親的老謀深算?

過一會兒,李淵見兒子仍在著急,便安慰他說:“你去休息吧!說不定,皇上會再派人來,取消先前的那個決定呢……到那時候,豈不是虛驚一場?”

李世民卻說道:“父親太天真了吧!在這時候,還對昏君抱有幻想,真是有些愚忠了——”

“不許胡說!快些回去休息!”李淵又一次吩咐世民去休息,讓自己留下來,爭取能等到皇上頒來新的詔諭,以取消那份處分決定。

果然,淩晨時分,隋煬帝的第二位使者真的來了,下詔赦免了李淵和王仁恭的罪過,讓他們二人依舊擔任原來的官職,認真抵擋突厥和四處起義軍的攻勢。

李淵這才一塊大石頭落了地,心中暗道:我的皇上表弟啊,這次你饒了表兄,表兄可要造你的反了!

這才轉身對兒子世民說:“這回該去休息了吧!”

世民點頭答應,心說:父親算是把煬帝研究透了,他老人家真能沉得住氣啊!

次日,裴寂果然派人來請李淵,李濤帶著一隊騎兵,一直把他護送到晉陽官。

那天李世民剛走,裴寂便去了後宮,正值張翠花、尹麗麗二妃在園裏賞花。裴寂花言巧語騙得這二位皇妃願意定下一個美人計。

計劃定好之後,裴寂又把李淵請來灌醉,然後將二位皇妃引進來……

李淵醒來之後,發現自己與皇上的兩位妃子睡在龍床上,嚇得不知道該怎麼辦?

“嘿!好辦得很啊。”裴寂看著李淵又說道,“隻要站立太原城頭,振臂一呼,天下豪傑竟相奔來,大將軍便可建萬世帝王之業,豈不美哉!”

李淵急忙大聲叫道:“唉!你這不是讓我犯下滅族之禍,留下千古罵名嗎?我李淵萬萬不能從命!”

裴寂正要說話,忽聽門口一人說道:“大將軍必須如此,別無他路可走!”

隻見劉文靜一臉正經地走進來,李淵忙問:“誰把你放出來了?”

“是你的兒子,少將軍李世民放我出來的!”劉文靜看著李淵,冷笑著,繼續說:“我可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欽犯,私放欽犯出獄,大將軍該知道是什麼罪吧?”

李淵又急又氣,眼淚竟落下來了,動情地對二人說:“不瞞你們二位,我李淵何嚐看不清當前的形勢,心中又怎能不想一起抗暴,去建功立業?隻是心有難言之苦哇!”

說罷,李淵竟號啕大哭起來,其哀痛之情,如喪考妣一般,連在場的裴寂、劉文靜見了,也一時亂了方寸,不知怎麼勸說了。

過後,還是李淵自己向二位道出了自己的苦衷:“文帝待我恩重如山,我十六歲就在他身邊當千牛備身;二十二歲時,派我任地方官。煬帝雖然猜忌多疑,仍然一次次地提升我的官職,直至太原留守。我李淵與大隋,不隻是君臣之義,還有親戚關係。我李淵為人,一向重視情義,若是乘亂反隋,豈不是背恩忘義之人?必將留下千古罵名,為人所不齒。”

說到這裏,李淵看了裴寂、劉文靜一眼,接著說道:“近些日子,我已下定決心,立下一個誓願:人反我不反,隋亡我再反。可是,這兩件禍事壓在頭上,我李淵可怎麼辦啊!”

“好辦!我有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劉文靜不緊不慢地說,“大將軍可以學習當年的周公嘛!”

裴寂立刻明白了劉文靜的意思,忙接著說:“好主意,大將軍可以擁立代王為名,舉兵討賊,這是興仁義之師,伐叛亂之人,立不朽之功的極好機會。”

李淵聽後,尚遲疑不決,隻見門口又走來一人說:“劉、裴二公之言,乃萬全之策,父親理應采納。”劉文靜、裴寂見李世民來到,莞爾一笑。李淵聽了,知道世民一定參與此事,不由佯怒道:“父親早晚會被你送掉性命!”劉文靜鼓掌大笑道:“大將軍說錯了,少將軍最終要將你送上龍椅寶座,開創李家萬代基業!”

裴寂亦笑道:“恕在下冒昧,這些全是少將軍從中籌劃,我和文靜不過推波助瀾而已。”

李淵長歎一聲,看著世民說:“而今破家亡身由你,化家為國也由你了!”

裴寂聽了,立即打著哈哈說:“喝酒!今日定要喝個一醉方休!”

酒過三巡之後,李淵不由歎道:“舉兵之事說起來容易,一旦起事,困難不少啊!內有王、高為奸,外有突厥之禍,還有兵力不足……”

世民忙對父親說:“兵力問題不足慮,晉陽城內,精壯之士不下萬人,何況宮裏蓄積豐厚,一旦舉義,四方響應,兵源更足……”

劉文靜說道:“王威、高君雅二人勢單力薄,又在掌握之中,容易對付,還有劉龍暗中通報消息,無需顧慮。”

李淵連續點頭,聽完笑道:“有你們為我出謀劃策,諸事將一帆風順,化險為夷,隻是那突厥……”

裴寂插話道:“文靜曾與突厥人交往過,熟悉他們的風俗人情,你再修書一封,派文靜前去說和,與突厥人結為盟好,豈不更有利?”

李淵興奮地說:“若能如此,那就為興兵舉義掃清障礙,太好了!”

劉文靜見李淵高興起來,便邀裴寂勸酒,四人情緒尤為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