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永遠的懷念(2 / 2)

屈院長一貫重視科學研究,這是大家所熟知的。但他也非常強調全麵處理好科研和教學的關係,不但要求教師如此,自己也身體力行。他一方麵讓一個秘書經常深入教學第一線隨時了解、掌握教學情況;一方麵親自花大力氣狠抓教學計劃的製訂。早在建校初期向蘇學習階段,他首先向蘇聯專家虛心學習蘇聯的教學計劃,明確按專業培養人才的培養目標及教學過程;並繼承延安辦學的傳統,重視政治思想理論教育;結合教師、學生實際情況,聽取廠礦意見,親自一個專業、一個專業地帶領幹部、教師製訂出全院各專業的第一份教學計劃。在此基礎上認真總結了製訂教學計劃的經驗,並在當時教育部出版的《高等教育通訊》雜誌上發表文章,明確提出:教學計劃是“學校工作的根本大法”,具有法律效力;應有明確的專業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具有嚴密的係統性、互相配合、合理銜接;科學安排各個教學環節、理論聯係實際等等。所有這些觀點在當時都是具有創見性的,頗受教育部及各校的關注與好評。在這一時期,他還大力倡導翻譯蘇聯教材、製訂教學大綱、建立、健全各個教學環節,在全院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各項工作都取得顯著成效,多次向全國介紹經驗,不少高校來大工取經。交大、浙大等更組成華東高等工科院校參觀團來我校參觀訪問,全麵交流向蘇學習、教學改革的經驗;教育部也多次在我校召開全國工科院校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的審訂會議。1960年,我校即被中共中央確定為教育部直屬26所重點院校之一。要知道,那時的大連工學院還隻是一所僅有十餘年曆史的新校。在這短短的十餘年間,大連工學院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獲得如此的成就,大連理工大學能有今天這樣的發展,應該說,首先應該歸功於我們的老院長屈伯川同誌,歸功於屈院長高瞻遠矚的辦學思想、開拓創新的創業精神和艱苦、辛勞的無私奉獻。所有這些,我們每個大工人都將永遠銘記在心,永遠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