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錦宗
回憶共和國老一輩教育家屈伯川,激起無限崇敬之情。屈伯川院長畢生從事高等教育事業,他一手創辦的大連理工大學迅速成為國家重點大學,已經培養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省長、部長、兩院院士、劍橋大學等名校教授、大公司總經理、總工程師等大批人才,使學校形成了“團結、進取、求實、創新”的優良校風,為學校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大學打下了堅實基礎。
精細化工學科前身是染料及中間體專業。中國染料學科創始人侯毓汾教授為首任教研室主任。屈院長是德國化學博士,在德國時,對染料及中間體專業在國民經濟和國防中的重要地位深有體會。因此對我們的教學和科學研究格外關心。兩位學者的真摯情誼洋溢在辦好精細化工學科上。屈院長對我們的學科方向、人才培養、教育內容、科研項目以及如何為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服務都精心設計,關懷備至。
1981年11月,國務院批準在我國實行博士生製度,首批批準大連工學院為博士學位授權單位,批準精細化工等學科為博士學位授權學科,侯毓汾教授等為博士生指導教師。1988年,精細化工學科被批準為國家重點學科,在當時是全國精細化工中惟一一個重點學科。1989年6月,國家計委、國家教委批準建設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獲得130萬美元購置先進儀器設備。
精細化工學科每一步的進展,都是與屈院長的支持和指導分不開的。
一流師資
屈伯川院長經常宣傳,辦好名牌大學,首先要有一代一代名師執教。我認為,這是很重要的。例如,普林斯頓大學用高薪聘請相對論創始人愛因斯坦和領導第一台計算機開發的馮·諾依曼,麻省理工學院聘請“控製論之父”維納、芝加哥大學聘請“人工放射能之父”費米,加州大學(伯克利)聘請領導第二顆原子彈研究的著名物理學家勞倫斯及奧本海默任教。學生在他們的指導下,無疑可迅速接近科技前沿,加速成長。費米教授光榮地培養了6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其中包括楊振寧教授。
屈伯川校長特別強調名師上講堂,將其所獲得的知識和最新成就與學生一起分享,要帶學生到實驗室一起做研究,還要關心學生全麵發展。對學生的課外活動、體育、娛樂以及藝術活動都要給以支持,給他們創造一個開放的環境,讓他們的精神和思想都有發揮的機會。
屈伯川院長求才若渴,明確表明大學教師通過研究生培養是最好途徑。大連工學院一建校就開始招收研究生,1953年第一批研究生畢業。1956年我國實行了副博士研究生製度,當年在全國招收了副博士研究生數百人,我校精細化工學科就招收了三名染料及中間體專業副博士研究生,四年後畢業。後來,他們確實都承擔起重擔,為我國精細化工學科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培養高層次人才,出世界先進水平科研成果起了重要作用。
先進的設備儀器
屈伯川院長提出,有先進的實驗儀器設備、優越的學習和科研環境,才能造就高水平的教學和科研成果。我體會,這也很重要。愛因斯坦創立相對論,得益於瑞士聯邦高等工業大學當時最先進的物理實驗室。該校所有實驗室始終都裝備著世界上最先進的儀器設備和計算器,以訓練學生,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各名大學都爭取充足的辦學經費,采取多途徑籌措辦學資金。斯坦福大學是利蘭·斯坦福捐贈8800英畝牧場建立起來的。後來,出類拔萃的校友又做出重大貢獻,如惠普總裁在一次校慶會上,就向母校捐贈1億美元,1951年建立起高新技術園區。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由於科研設備先進,在宇航開發、生物工程、原子能科學、電子技術、燃氣機研究、計算機研究、流體力學研究等方麵都有著無比優越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