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科學研究工作的方針,應該是:根據國家總的要求,並結合我院教師專長和地區地理條件,著重圍繞幾個主要研究方向,廣泛組織力量,突出重點,力求在主要研究方向、重點研究題目上,用最快的速度達到國際水平。
努力為開展科學研究創造條件,加強對科學研究工作的領導,及時解決有關開展科學研究的環境、時間、圖書、資料、設備、經費等問題。加強學校的學術氣氛,提倡尊重學者。對學術水平較高又能積極帶頭進行科學研究工作的教授,應當配備免除教學工作的研究助手;對於科學研究有顯著成就的教師,必要時可請求高等教育部批準減少他們的教學任務。
在兩年內,凡需要有資料室的教研室應積極籌備成立資料室。
設備室製造工廠今後應逐步轉向多為科學研究服務,並自製某些儀器設備供給其他高等學校,實行企業化。
五、培養與提高師資
1.師資補充規劃(略)。
2.繼續幫助教師進行思想改造,組織他們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要求到1959年大部分教師都能係統地學完四門政治理論課。積極開展學術討論。
3.要認真貫徹執行教師工作量製度、學術學位製度,減輕教師過多的社會活動。精簡會議,逐步配備足夠數量的教學輔助人員,合理安排教師的工作時間,使教師至少有5/6的工作日(即每周40小時)用在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上。
4.除依靠院內蘇聯專家和中國老教師來培養新師資外,還必須采取下列措施來提高與培養師資,解決師資不足的困難:
(1)選派教師到有蘇聯專家或學術水平高的學校去進修。
(2)選派教師到蘇聯去進修或當研究生。
(3)舉辦教師進修班。
(4)組織缺乏生產實踐經驗的教師,分期分批到生產單位參加半年或一年的實際工作。
(5)爭取廠礦企業和科學研究機關的科學技術人員來兼課、指導生產實習、指導畢業設計或畢業論文。
5.根據國務院即將頒布的學術條例,在三年內審定完畢現有教師的學銜。在第二個五年計劃中開始試行教研室主任和教授的競選製度。
六、培養與提高行政幹部
1.通過業餘教育或輪訓,要求到1960年現有科級以上幹部、政治工作幹部和教學輔助人員絕大部分應提高到高中畢業程度,到1967年以前大部分達到高等學校畢業程度。要求現有其他行政幹部和技術工人到1962年半數以上達到高中畢業程度或中等專業學校畢業程度,到1967年則應大多數達到高中畢業或中等專業學校畢業以上的程度,其中一部分應達到高等學校畢業程度。
2.在現有行政幹部和政治工作幹部中,已在高等學校畢業或肄業三年以上者,應利用業餘時間複習業務或補修專業課程,要求到1962年絕大多數人都能參加部分教學工作或科學研究工作。
3.有計劃地在一般校工、炊事員中進行掃盲和業餘文化教育,兩年內在全院基本上消滅文盲,到1967年一般校工、炊事員都應達到高小畢業程度,部分達到初中畢業程度。
七、基本建設
在房屋建築方麵,必須根據“保證教學”的原則。要求做到適用、經濟並在可能條件下照顧美觀。在建築時必須貫徹“通盤設計、逐步施工”的方針。
製定綠化新校舍的全麵規劃,要求在三年內基本上全麵實現綠化。
八、整頓隊伍(略)
九、各階段的要求(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