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不要再傷害知識分子的感情(1 / 1)

(1957年5月20日)

今天看到人民日報發表的社論:《繼續爭鳴,結合整風》。我們的爭鳴,結合整風,還隻是開始。我今天還是要談一談群眾路線問題。我們要整風就一定要走群眾路線,大家“鳴放”。我們在過去工作中走群眾路線是不夠的。有時說走群眾路線,也隻是一種形式。

我們過去在解決敵我矛盾時,在和國民黨反動派、日本帝國主義鬥爭時,在土改、鎮反、肅反時,我們都是走群眾路線。共產黨員總是要依靠群眾,不這樣就不能取得勝利。在第一次國內革命後期,由於沒有走群眾路線,白區損失了百分之百,蘇區損失了百分之九十。在抗日戰爭時,我們打遊擊之所以能在邊沿地區生存,就是有群眾支持,沒有群眾就活不了。現在,敵我矛盾已經基本解決,國內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內部矛盾,這是是非問題。這就是正確與不正確、馬列主義和非馬列主義的矛盾,領導和群眾之間的矛盾也是其中之一。我們要解決領導與群眾之間的矛盾。領導上有主觀主義、宗派主義、官僚主義,就要解決。這當然要靠黨的領導,但要依靠群眾,沒有社會壓力,沒有黨外同誌的批評,就整不好風。黨的領導必須和群眾路線相結合,不這樣,整風就整不好。這樣做,絕不是說我們不敢領導了,而是要大家提出批評,提出辦法。我們走群眾路線不是作為形式。過去,我們是有些不懂裝懂,關著門自己硬想辦法,有了一個主見,再形式地來征求大家的意見。這種方法必須加以改變。我們一定要從實踐當中讓群眾有信心。上次,我們著重地談到體製問題,其中也談到黨群關係、宗派主義問題,談得很好,還要繼續談。我個人意見還是大家盡量“放”。關於肅反問題,我想大家心裏的話還很多,也要繼續“放”。我院的肅反工作有成績,但也有不少缺點、錯誤,平反工作也有缺點。思想改造上,有的老教師感到有很大的壓力,也傷了一部分老教師的感情。為什麼呢?我們不能把這些視為偶然的事情,而要追根,檢查我們的思想作風上,在執行黨對知識分子的政策上有何問題。希望大家提到原則高度,並希望提出解決的辦法。人們常說:“錯誤是不可避免的。”我看這問題要辯證地看。什麼錯誤都不犯是不可能的,但有些具體錯誤隻要你注意了,就可能避免。我們這次整風,就要避免犯過去的錯誤,不要再傷人民內部感情,特別是不要傷老教師、知識分子的感情。這個錯誤一定要避免,並且想辦法補救過去的錯誤,真正做到從團結的願望出發,經過批評,達到新的基礎上的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