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懷孕時身體和行為的表現
這裏所提的僅是一般性的原則,並非完全絕對的準則,因此懷孕的確認還是需要靠獸醫師的診斷。
1 大約在懷孕第三周左右,母貓的乳頭會變紅。
2 隨著懷孕的進行,母貓的體重會逐漸地增加約1~2千克。
3 母貓的腹部逐漸脹大,此時千萬不要進行腹部的觸診,這樣可能會造成胎兒的嚴重傷害。當然,受過專業訓練的獸醫師是可以進行這樣的檢查的。
4 行為改變,母貓會變得較具有母性。
懷孕檢查
貓不像人類一樣可以用驗孕套組來檢查,所以早期的懷孕確認幾乎是不可能的。母貓配種後21~28天,應帶至獸醫院進行腹部觸診及超聲波掃描,此時就可以確認是否懷孕,並且約略地估算胎數。超過46天後,就可以進行X光照影來確認隻數,及每兩周進行一次超聲波掃描來確認胎兒的狀況,並約略估算預產期。
假懷孕是指母貓沒有懷孕,但其行為和身體卻出現與懷孕相似的症狀,主要是因為卵巢產生的荷爾蒙影響所引起的。雖然會出現腹部變大或是乳頭變紅的懷孕現象,但因為沒有實際的交配或受孕,因此當過了貓的懷孕期(60天)後,這些症狀自然就會停止。(參考下頁流程圖)
懷孕期間飲食
懷孕前半期的卡路裏應少量增加,讓母貓的體重可以穩定上升,其熱量需求約為100kcal/kg/天。一般可以提供幼貓飼料給懷孕母貓,因飼料中的營養成分比例較均衡;此外,礦物質和維生素也必須額外提供,且應減少任何會造成母貓緊張的環境,例如外出、洗澡等。
貓咪假懷孕的症狀如下:
1 大約30天時,母貓的腹部會明顯變大,乳頭也會變大甚至會有乳汁分泌,食欲也會增加。
2 到處尋找生產的地方,會選擇安靜且安全的地方來作為生產的窩。
3 假懷孕三周時,會發現母貓食欲和身體狀況變差且有嘔吐症狀。
母貓從交配到生產的流程圖
生產
產前先和獸醫師討論生產的問題,並記下醫生的急診電話。給予母貓良好均衡的飲食,並添加維生素及礦物質(根據獸醫師的建議)。胎兒逐漸增大時會使得母貓在懷孕末期發生便秘,可以適量地給予化毛膏來通便,使用量也必須聽從獸醫師的指示。
理想的生產場所
接近預產期時,就可以開始布置產房,選擇溫暖、安靜且安全的地點。箱子的材質最好是木板或厚紙板,上麵及另一側麵是空的,箱底墊上報紙(報紙較毛巾或床單更容易清理,且小貓容易被紡織品的纖維纏住),箱子上方掛個保溫燈,但高度不可低於1米。如果母貓拒絕使用,就在它挑選的地方鋪上報紙,並掛上保溫燈即可,或者直接把產箱移到此處試試看。
貓咪的產子數從1隻到9隻不等,不過平均來說大約是3~5隻,因此產箱的大小可以依據仔貓的隻數來預估。初產的母貓,其仔貓大部分都比較小,因此產箱可以選擇較小一些的。
迎接新生命
大部分母貓生產時,都會平安順利地將小貓生下來,並且會自己把小貓清理幹淨,讓小貓吃到初乳。但如果是第一次生產的母貓,生產時間會比經常生產的母貓長。一般母貓的生產會分成三階段。整個生產流程約為4~42小時,但也曾遇到超過2~3天才將小貓生完的母貓。此外,小貓與小貓之間的出生間隔約為10分鍾~1小時。如果生產時間過長,就要注意是否有難產的跡象。
step1 母貓出現生產征兆
不太舒服,偶爾看腹部,不安的行為變得更明顯,並且會尋找一個安靜、舒適的地方準備生產。也可能會出現不吃、喘氣、喵喵叫、舔外陰部或一直繞來繞去,有做窩的動作。這個階段通常會持續6~12小時,如果是第一次生產的母貓,甚至會長達36小時。而母貓的體溫會比正常的體溫略低,可能會下降1.5℃左右,這時母貓的子宮收縮、子宮頸放鬆,陰部會看到囊泡。
step2 母貓用力生出小貓
持續時間通常是3~12小時,有時會到24小時。直腸溫度也會上升到正常或比正常體溫稍高。以下三種跡象顯示已進入第二階段:
1 母貓會舔破羊膜,讓羊水流出,可以看到胎兒的身體露出來。
2 腹部用力會變得更明顯。
3 直腸溫度下降至正常範圍。
母貓在正常分娩,產下第一胎之前,腹部會頻繁地用力2~4小時,因此可能會變得虛弱。如果母貓非常用力卻沒有小貓生下來,可能會有難產的情況,應該帶到醫院請醫生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