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實際上,超一流強者的標誌身心合一所要求的“心境”並不是玄而又玄的秘境,而是對於自己所修煉的內功心法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無論是身體還是“心境”隨著內力的變化而去變化,直至完全適應“內功心法”所需要的物質基礎和精神基礎。
而“物質基礎”就是練武者的軀體,精神基礎就是“心境”。
當然,兩者或者說三者之間是相互的,是平衡的,任意一點的失衡都有可能導致另外兩者發生變化,而這個變化就是武功高低的標誌。
但世上任何人不可能去單門區分武者內心的變化,但武道一途卻是確實存在,在近千年的曆史長河中,“武”所扮演的角色是任何史學家甚至文學家都不可避諱而必須認可的一點,那就是“武”上推千年,是在這個世界占有一席之地的。
從最初的人們步入部落,與野獸,與自然法則,與同類的生死抉擇中,“武”一直發揮著其重要的作用。
一直持續到現在,隨著越來越多的武者探索武道一途,終於在宋乾兩個王朝達到了有史以來最為高峰的時代。
而代表武道巔峰時代的印記就是天級強者的出現,不僅出現更是被永駐史冊,這與以往的曆史大為不同。
雖然早就流傳,數百年前,甚至更早的年代,曾出現一個天級強者,而且表現出了天級強者的強悍戰力,一戰迎敵數萬,戰鬥到最後飄飄然消失在滿是驚恐的存活和死去的士兵眼裏。
但畢竟是野文,再過幾百年或者千年,這條野文也許會被人們當做神話傳說,也許早已埋沒在曆史風塵中去。
但現在不同了。
那就是,隨著自宋一來第一位天級強者在史書中公然的出現,已經表明了武道在曆史長河中是一顆永遠不可埋沒的貫穿古往的璀璨之星。
而經過如此長時間的演變,武道上的強者根據武道每一階段的劃分,共分為:武生、武者、一流強者、超一流強者四個階段。
雖然隻有四個階段,但其中所包含的武道之途上的滄桑厚重,卻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理解的。
隨著武道每一階段的提升,自然就代表了這個練武之人越來越強大,但這並不意味著武者境在武生境麵前永遠是王者,超一流強者境界也不可能會是一流強者境界不可逾越的存在,這其中並沒有什麼不可跨越的鴻溝,因為外在的因素太多,可能一個武生就能讓超一流強者置於死地,一個超一流強者也可能打不過一個一流強者。
至於為什麼仍這樣劃分,正是武道強者考慮了所有因素,這才有了如今的局麵。
但人的內心是不可能得到滿足的,尤其是練武的人。
當自己的對手或者敵人比自己還要強大時,自然會激發出人內心的潛力,想盡各種招數,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這種目的,有好的,也有壞的。
無論好壞,隨著天級境界的發現,武道算是真正的步入到了巔峰時刻。
這個可以說影響曆史走向的境界,突兀的出現在人們視野裏的時候,已經是可以決定一個時代命運的“大家夥”。
而天級強者意味著無論是軀體或者內力還有心境都已達到最為圓滿的狀態。
而軀體、內力、心境都為圓滿的狀態卻並不一定就是天級強者,而實際上,在這道坎上,卻是一條讓人難以逾越、絕望的鴻溝。
正如上文所說,武功是否能提高,是否是軀體、內力、心境有一點或者兩點甚至三點有了變化,成為天級強者,也不外如是。
但能引導超一流武者踏入天級強者的大路上,在億萬生靈的探索中,終於發現了一條有希望通往天級強者的狹窄小道。
那就是心境的變化。
但這次心境的變化就是玄而又玄的“東西”,而不再是僅僅通過對於自身的了解。
這個“玄而又玄的東西”所需要的是什麼,人們卻沒有一個明顯的答案。畢竟每個武者在武道上經曆不可能完全相同。
也許是一把早已塵封多年鏽跡斑斑的朽劍,也許是一株壓在巨石下仍不屈茁壯生長的小草,有可能是一處美麗如畫的錦繡景色,也有可能是紛亂熱鬧的鬧市街道等等,都有可能導致心境變化而成為天級強者的可能。
相傳混亂老人就是感悟到了十萬大山處征戰殺伐的“東西”,才邁入天級強者的。
正因為有如此多的可能性,反而讓武者們陷入各種癡境,期望有一天能在不期而遇的情況下,一朝春暖花開,踏入那虛無縹緲的境地。
為了那一絲的可能,為了那一刻心境的變化,武者們都不期而同的去錘煉自己的“心境”,雖然與那刻蛻變的心境所需要的並沒有多少相似之處,但武者們都知道,能有個最好的基礎去在那一刻承接上天的恩賜,才能踏入天級境界,要不然,就算是上天賜予太多,而不注重心境,必定在那一刻,導致腦海混亂,思緒繁雜,繼而引來心魔,武道之途徹底無望,甚至有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