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朝順聖何意(1 / 2)

沒有出乎百官的預料,今日沒有任何一位官員去觸皇帝的眉頭,帝國新的一年的第一次朝會在一片歌舞升平的奏折中,演奏到了末尾。

最後,是外邦使臣參拜和附庸小國使臣上朝謝禮。

年前,海外的附庸小國上貢稱臣,年後,帝國為顯自己為宗主國,自然不可能虧待了這些依附的小國們。

帝國一直保持著龐大的艦隊,當然,這股足以讓海外諸國為之顫抖的艦隊,卻從未發揮過它應有的作用,自帝國建立始,這支艦隊僅僅滅了一個不聽話的小國而已,其餘的時間都在不停的在茫茫大海上與海盜作鬥爭。

宇內歌舞升平,宇外外邦來朝,一直都是史書上記載的盛世場景。

在自己的治下,發生這樣的盛事,不說皇帝,就是百官也是喜不自勝,頻頻點頭,對於賞賜小國的旨意,不過心中閃過一個數字吧了。

總的來說,今日朝堂沒有朝爭,沒有各部堂相互攻訐,是一件讓皇帝高興的事。

皇帝高興,百官自然心裏舒坦,還有更舒坦的,那就是,皇帝下了旨意,要在新樂宮宴請百官。

要說,在皇帝眼下吃飯,怎麼也沒有在家裏吃著舒坦,但,這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

沒有後宮妃嬪陪護左右,新樂宮的宴會熱鬧了許多。

隨著絲竹琴聲響起,數十名宮禦司的舞女一身紅妝,素紗掩麵施施而來,鍾鼓響起,輕盈絢麗的舞步緩緩飛起。

帝國的最高統治者程啟聖在位已有二十餘載,現今已年歲半百,但歲月的痕跡並沒有在其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跡,略顯富態的身軀,圓潤透光的膚色,少了絲帝王的威儀,多了些富貴人家的安逸。

這是天下賢君能臣共治的結果,內有良臣,外有名將,百姓思安,風調雨順,而且當代皇帝程啟聖也是難得的聖君,帝國怎能不強盛。

皇上端著九龍杯,眯著眼注視著眾卿家,這些一個個的能臣,都是他作為一個明君的最有力的佐證。

武有風烈,衛王,大皇子程允昭,嶽王候嶽成謙,個個都是殺伐果決獨當一麵的帥才,文有彭君嵩,九司殿前總領葛燁,還有南都的理察院院首百林侯任佑用,這些也都是可以在史書留名的治世能臣,今日全聚集於此,怎能不算是一件盛事。

皇上舉起佳釀,和聲道:“眾卿家,來,與朕共飲了此杯,爾等辛苦國事,今日,朕敬你們一杯!”

所有大臣包括官員聞言連忙站起,端起酒杯,恭敬道:“賀陛下,賀天下!”

皇上示意大臣們坐下,笑道:“宇內有今日之盛世,在座諸位居功至偉,當得起這杯酒!”而後皇上率先飲了起來,大臣們自然不敢怠慢,這杯酒,潤喉至極。

“允旭,允昭,父皇不勝酒力,今日就由你們兄弟二人替父皇好好答謝眾位卿家!”皇上把酒杯遞給身邊侍奉的太監總管鄭春鄭公公,接著道。

“兒臣領旨!”太子,朔陽王站起,道。

“聖上,別人不知道您的酒量,我可是知道的,”風烈聞言,站起道:“風烈在這,敬陛下一杯,祝聖上福壽安泰!”

“鳳陽王,這是打朕的臉啊,”皇上笑嗬嗬道:“小輩的酒,端不到你酒桌上,就來找朕,好啊,鄭春,乘酒!”

“是,聖上,隻是鳳陽王素有海量,陛下可要留點神啊!”鄭公公打趣笑道。

“皇兄勿慮,風兄,啟言可陪你飲幾杯,可否”衛王站起,端著酒杯,來到風烈身邊,笑道。

“衛王在此,聖上不用擔心了,”鄭公公看到衛王,笑道:“聖上,您的酒。”

皇帝接過,笑道:“鳳陽王,今日朕與啟言可要與你大戰三百回合,不醉不歸!”

“哈哈,聖上,衛王,風烈先幹為敬!”風烈舉起酒杯,大大咧咧的喝了起來,待喝完,小聲嘟囔一句:“這杯子,潤喉都不及!”

站在一旁的衛王莞爾一笑。

皇上也是一笑,吩咐鄭公公去給風烈倒酒。

“你那老小子,還真穩得住,真心想看我被聖上灌醉在這是吧,”風烈趁鄭公公倒酒的空,轉身看向一邊穩穩坐著的青平侯彭君嵩,道:“要是今日我暈倒在這,可要去你府上好好睡上一覺,書香之氣,可素有催眠之效。”

彭君嵩本一臉春風的神色陡然停住,站起笑道:“太尉駕臨寒舍,可讓寒舍蓬蓽生輝,我可求之不得!”

“你這家夥,都是你自己惹得,還推於別人身上,”而後青平侯恭敬道:“君嵩恭請皇上聖安,祝聖上聖體永康,祝衛王福祿延綿!”

“君嵩,今日不用拘禮了,你身體剛剛康複,切不可再勞累了身子,再讓朕過意不去,陪朕,敬諸位臣工一杯。”皇上也是站起,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