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這個師姐喜怒無常,畢竟是自己的師姐,蘇幕遮心裏也多少有些親近,於是便答應了下來。來到外間,秦知魚跟樓下依舊在算賬的佟經理打了招呼,讓蘇幕遮留下在這邊做一名服務員。這時蘇幕遮才知道,原來這秦淮茶樓的經理竟然叫做佟湘玉!不過她的老公不叫白展堂,叫李有福,是個實在的漢子,在這茶樓中當廚師,平時給顧客也做一些可口的飯菜。
出了門,秦知魚就跟蘇幕遮說,“這李有福,河北人,學過八極拳,雖然算不上高手,師父也指點過他幾次,不過你也可以請他給你練練正宗的八極拳。你學的是師父綜合多家門派的打法練法,所彙集成的八卦四方推手,多學學多看看,原本正宗的東西,反而能更有體會。陝西那邊的紅拳裏就說過‘人投三師武藝高’。師姐可不是讓你轉頭別的師父門下,紅拳不講究這些,咱們還是講究的,但是能跟別人多學就不要放棄。當年民國時期的湧現了那麼多的宗師,就是互相放下門派的成見,相互間的互相學習,特別是內家拳三門,太極、八卦、形意,這才形成了當年的武林盛世。”
“嗯,師姐,我知道了。”蘇幕遮誠心受教。在這些事兒上,當年陳年生老爺子跟他說的少,老爺子也知道蘇幕遮跟自己學習的時間短,恨不能就在那麼幾年內將一生所學盡皆傳授,反而對於這些武林中的事兒說的少,也很少說一些打鬥的經驗,其實這也是大部分老拳師教徒弟的經驗。武林中的門道,比武對敵時的經驗,甚至是門派裏的打法,破招破拳理,都不會在徒弟年少時教授。一是年少時,世界觀價值觀還不成熟,學了這些容易熱血上頭與人爭端,發生不可逆轉的錯誤,要知道傳統武術,那可不是如同外麵的雜耍或是電影電視中表現的那樣打個半天。傳統的比武,如果不是事先說好,相互切磋或者點到即止,一拳打死人的事海了去了。再一個就是考察孩子心性如何,如果孩子品德不行,爭強好勝,那麼師父是絕對不會把絕活傳下的。蘇幕遮的家裏與老人也算是老相識了,再加上蘇幕遮品行也確實沒得說,老人也就連著打法,拳理都一並交了。不過終究是時間來不及,太多的經驗都來不及告訴蘇幕遮,蘇幕遮就回了HF。不過早前,老爺子給蘇幕遮算過命,之後便來找到二徒弟秦知魚,告訴她,你三師弟這幾年得要到NJ來上大學,你們自會相遇,到時候咱們武行裏的事兒,你得多給他說說。這是剛才秦知魚就跟蘇幕遮說過的,所以此時認真的記下了師姐所說。
到了山上,秦知魚就跟蘇幕遮說起詠春,她所學的詠春,是老爺子曾經南下香港,與一代宗師葉問互相交流所學習得到的,可以說是非常正宗。“詠春,其實想入門很簡單,因為動作並不多,隻有小念頭、尋橋和標指三套,與大部分南拳一樣講求貼身近打,打人中線。但是想練好也難,詠春的功夫都在木人樁上,今天這裏沒有木人樁,咱倆就練練手,也讓你感受一下這個女人拳的厲害。”
秦知魚擺起詠春的起手式,一站定,蘇幕遮就看出了與影視劇中表演性質的不同,影視劇中的詠春起手式的步法多半是二字鉗陽馬,也就是兩腳一字並列,膝蓋部向內收起。但是秦知魚卻是外鉗陽馬,左腳在前,右腳在從,站成不丁不八;左膝關節向外互相扭旋,使髖關節骨頭向後移靠,右膝關節向外扭旋,使髖骨向前移靠,兩膝關節的力相互拉開,兩髖關節成相夾。並且腳不離地繞著自己打圈。邊轉邊說:“傳統比武,前麵的兩人相互對峙,互相繞圈,這可不是隨隨便便的轉圈,而是相互觀察對方,並且要能抓住別人的在走動時的破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