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風寒江上(1 / 2)

二十八章風寒江上

風寒江水滾滾東去,大江兩岸沒有飄零的花相伴流水,浮在水麵上的少年郎們也無需流水載走許多愁,隻因還不識愁滋味。

努力向前的謝玄更希望滔滔江水將自己載走,最好是直接送到神龍升天之地去,也好免自己一路舟車勞頓。天馬行空的願望上天自然不會應允,逆水行舟的痛苦才是當下要直麵的人生。

謝玄所謂的舟也無非是一根頭部被削尖了的兩米許圓木,一木搭載兩人,以便力竭時有人輪替,不至於被江水衝到大海裏去。

行人十一二,圓木三四根,老道士以年老體衰為名,強征了二愣、虎子、剛子和鐵蛋替自己操控木筏,原本還欲招李牧到木筏上煮茶,卻遭到了一幹徒弟的強烈反對,隻好就此作罷。

江風徐來,涼意如潮,即便此時正值烈日當空,江上行舟的人亦不覺酷暑難當。此番逆流而上不同於在柳葉河順流直下,因此要慢上許多,謝玄與麟兒在詳細查詢了風寒江水情之後,詳細製定了先舟、再遊、後路的行進計劃。

自鳳棲沙洲起,西去江水六百裏為風寒江中遊河段,江水橫穿整個巫祖高原,相傳此處為南疆巫族祖神的發源地,同時也是整個巫族中興之地,但人族在與巫族數千萬年的爭鬥中,最終強勢占領了這片高原,並將巫族統統趕進了南荒的密林沼澤地。

此刻行舟於巫祖高原上,人族少年們對於先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起,更有種作為人族的驕傲和責任感在心底慢慢堆積。老道士舒坦地盤坐於木筏之上,看著徒弟們挺得直直的胸膛,很高興這種族群的使命感能夠好好地傳承下去。

雙手緊握木漿,奮力行舟的謝玄,感沐著從三千裏外天山雪域吹來的風,細細分辨著風掠過巫祖高原夾帶而來的草木和泥土氣息,心中不由暗想,也許這微微含腥的高原闊土裏,蘊含了太多巫族、人族戰士的血跡,還有那巫族少女不忍離去時留下的傷心淚滴。

戰爭原本就是殘酷無情的,何況又是為了生存;而民族間的爭鬥更無所謂正義,為了財富、為了資源或者是為了土地,歸根結底依然是為了族群的壯大與延續。

一條路過的尺許刀魚受了木漿擊水的驚嚇,從水麵上高高躍起又迅速回落到江水裏,急忙忙地向上遊遊去,但清脆的破水聲終歸是把陷入遐想的謝玄拉回了現實。

老道士抵不過四名水手的癡纏,開始講起了道義作為勞資,尚未摸進道門的少年們自不會放過如此良機,以至於圓木上的兄弟們不得不相互提醒著,以免忘記了劃水。

“何謂道?道幾許?何為修道?”老道士單手捋須,笑眯眯發出一連串詰問,環顧兩側,見徒弟們無人作答,甚感滿意,輕呷一口酒後緩緩開口。

“道之一字,天下人可謂一人一解,也可說人人有道。何故?道自隱於蒼茫宇宙,浮現於天地萬物之間,人人可見,人人皆以為聞道、修道、達道,然此道非彼道,其依然蘊藏於山川、河流,其依然顯化於日月星辰;所以說,道為本源、為真,乃萬物之源泉,變化之本相。”

“道幾許?大道歸一而又道法萬千,道不知幾許。各道入個門、各法入各眼,可見道道不同。人有人道、仙有仙道、妖有妖道、魔有魔道,風有風之道、水有水之道,木有木之道,生命有道、自然有道、混沌亦有道。天地萬物自道始,卻又因各自差異而各行其道。所以連連天下道門也分出了不同流派,昆侖道、終南道、天師道不知凡幾。”

“既然道法那麼多,師父那我們又算修的哪門子道!”老道士道來道去的囉嗦一通,二愣聽的雲裏霧裏,悶頭悶腦的問上一句。

“這就是接下來為師要講的何為修道!”老道士難得沒有發脾氣。

“既然說道為本源、為真,那麼修道就是探根尋源、去偽存真,也稱之為修真。何為真?眼見為真?非也!以水為例,水遇熱化氣升騰為雲、雲遇冷複化水降落為雨,水遇冷則化堅為冰,冰遇熱則化水、氣為柔;此間何為真?水為真,餘皆表象,所以說修水之道,要以水之特性為本源,以其變化為術法,從而得一道而法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