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特許權是否存在的方法(1 / 2)

檢驗這些企業競爭實力的方法是,其競爭對手使用各種手段甚至是以犧牲盈利為代價的情況下,可能會對該企業形成什麼樣的打擊。

——彼得·林奇

[巴菲特是這樣煉成的]

巴菲特認為,一家上市公司是否具有經濟特許權,並不一定一眼就能看出來,需要采取某種方法、從一個較長的時期來加以檢驗。況且,經濟特許權本身還有一個強弱問題。強大的經濟特許權或許任何人都能一眼看出來,弱小的經濟特許權就很難辨別了。隻有經過檢驗認定該公司具有經濟特許權,你的判斷才相對可靠,才能用作投資決策。

巴菲特說,檢驗經濟特許權的方法很簡單,那就是給你各種各樣的資源,要什麼給什麼,目的隻有一個,就是要你去打垮某個競爭對手。如果你能做到,就表明對方沒有經濟特許權或經濟特許權較弱;如果你做不到,就表明對方不僅存在經濟特許權,而且還十分強大。

他舉例說,如果給你配備一位傑出的企業管理大師,要多傑出就有多傑出;並且給你足夠資金,要多少有多少,然後告訴你要打敗某一位競爭對手,或者幹脆就以他自己為例吧,如果有人給他10億美元資金,然後給他配備美國最優秀的50位企業經理人,巴菲特說,他絕對有把握建立一家非常傑出的企業來。可是如果要讓他去打垮《華盛頓郵報》,巴菲特則會把這10億美元還給你,然後對你說一聲“對不起,我無法完成你交給的任務。”為什麼?因為《華盛頓郵報》的經濟特許權太強了,這是其他企業無法替代的。

巴菲特開玩笑說,如果你給他這麼好的條件,隻是要他去削弱奧瑪哈小鎮上某家銀行的經營利潤或市場份額,他一定會做得很好,而且一定會讓對方嚐嚐他的厲害。即使達不到你的要求,也會給這些銀行造成一些麻煩。原因就在於那些銀行並不具備這樣的經濟特許權。

那麼,喜詩糖果公司的經濟特許權究竟有多強大呢?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公司2007年年報致股東的一封信中說,僅僅從盒裝巧克力的業務經營看一點也不會讓人感到興奮。因為在美國,該產品的人均消費量非常低,而且多年來一直沒有增長。1972年喜詩糖果公司的糖果銷售量是1600萬磅,2007年的銷售量是3100萬磅,年增長率隻有2%。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許多名噪一時的盒裝巧克力品牌消逝了。在過去的40年中,隻有3家公司的經營收益是超過象征性的,而在這其中就有一家是喜詩糖果公司。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喜詩糖果公司的銷售範圍雖然局限於很少的幾個州,卻占美國同行業銷售收入的近一半。

為什麼喜詩糖果公司在市場如此低迷的情況下銷售額能占全行業的一半呢?關鍵就在於它的經濟特許權在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