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格雷厄姆學到安全邊際(2 / 2)

許洛斯的投資秘訣是從來不聽信什麼內幕消息,即使是公開消息也很少用,唯一的方法是跟格雷厄姆學到的一些特定統計方法,這就是愛德文在1989年接受《傑出投資人文摘》記者采訪時所說的“我們隻是努力買便宜的股票”。

在他們看來,什麼現代投資組合理論、技術分析、總體經濟學派以及其他許多複雜的運算方法都是多餘的,隻要根據企業內在價值、以最便宜的價格買入股票、保持足夠的安全邊際,就一定會賺錢。

許洛斯投資的股票數量大約有1000家,大多數是冷門股。可是他在長達47年中創造出來的投資回報卻大大超過標準·普爾500工業指數的表現,當然也大大超過其它基金公司的投資業績。

1984年,巴菲特第一次針對許洛斯取得的投資業績倡導公開討論,可是並沒有得到應有回應。在伯克希爾公司2006年年報致股東的一封信中,巴菲特對這位91歲高齡的老人充滿敬佩之情。

那麼,巴菲特自己在股票投資中是如何確定安全邊際的呢?他在平時談話中非常喜歡玩些帶有假設條件的遊戲,以此來闡明他的觀點。

有一次他問大學生,如果你想擁有一輛汽車,那麼你想擁有哪種品牌的汽車呢?於是大家紛紛議論,選這個,選那個。無論如何,所選擇的汽車總離不開那些新穎時尚、功能突出、看起來非常炫的特點,尤其是法拉利、勞斯萊斯等品牌更受歡迎。接下來巴菲特提醒大家說,請不要忘了我還有一個限製條件,那就是你一生中隻能擁有這一輛汽車。這時候,輪到大家安靜下來了。

接下來巴菲特提醒大家,如果終身擁有一輛汽車,就一定要調整選擇思維,不要隻考慮漂亮,更要考慮經久耐用、維修成本低。

巴菲特通過這個故事是想告訴大家:投資股票一定要持謹慎態度,要通過調查研究選擇那些值得長期投資、將來給你回報最多的股票,而且要業務簡單、容易理解,否則你對它的未來就不容易把握。

說穿了,這還是安全邊際問題。也就是說,投資者隻有對自己所投資的股票有充分了解、確保沒有投資風險,才能保證該股票無論將來股價如何變動、內在價值高低你總能獲利,至少不會發生虧損。

[啟示錄]

巴菲特認為,理性投資的基石就是格雷厄姆所說的安全邊際。用老百姓的話來理解就是,買股票時的價格要留有餘地。如果買入價格大大低於其內在價值,將來即使不能獲利也不至於會造成多大虧損。

§§3 處處留心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