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引述這個例子,重點不在於讚賞張良策略的高妙(當然這個策略實在高妙,完全符合心理學的“期望理論”,使將領們都能從中獲得賜封的希望,增強對漢王的信心,因而能把將要引起的風波很快平息下去),而主要在於說明一種“領導”行為。
劉邦依據他“皇上”的至尊職位,用他手中掌握的獎勵權力分封將領(同時他也利用手中掌握的懲罰權力來處治一些將領,如找借口殺掉丁公,通過犧牲丁公來使群臣對劉邦肅然起敬,以為高祖公正無私,並使朝廷禮儀順利施行)。他是在其位而行其權,是一種領導行為。但劉邦“封雍齒,殺丁公”的行為,其謀略皆出自謀士張良。而張良是劉邦的部下,是“被領導者”,但從謀略的提出和被接受這個本身來說,是張良在影響劉邦,或者說,是被領導者在“領導”領導者。
從上述例子中看到,一個人不論職位高低、權力大小,都有司能行使某些力量(如合法力、獎賞力、威脅力、專家力等,後麵還要討論)去影響其他人的態度或行為,實施某種形式的領導(盡管影響的範圍和程度差別很大)。從這個涵義來講,“人人都有可能充當領導的角色”。另一方麵,領導者和被領導者的位置是相對的,動態的,可以互換的。今天是領導者的人,過一些年月之後,可能由於年齡、身體、能力等方麵的原因,而變成了被領導者,而原來是被領導者的人,卻被晉升為領導者。
可以互相幫助的老板和員工
有人比喻領導者和被領導者的關係是船和水的關係。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因此,船要依著水性,才能順利地前進。同樣道理,一位領導者也要依著被領導者的人性,工作才能獲得成功。什麼是人性?前一部分提到的需要別人喜歡的讚賞,是人性;這一部分和下麵將要討論的,即需要別人關心、同情、幫助和尊重,也是人性。當然不止這些,如趨利避害也是。
一位領導者如果對屬下的渴望,能及時給予幫助解決,對屬F的困難,能表示同情和關心,根據“相互報答”的社會心理學行為,屬下也會用自己的行為,給領導者以報償。我們前麵也提到日本許多成功企業的領導者,由於他們對員工的住房、交通、生活、社交等方麵給予全麵關心,在職業上又實行終身雇用(除非重大過失),使員工解除後顧之憂,大家都為實現企業的長遠門標而努力,使他們在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和世界性的經濟蕭條中,仍能穩住腳步,迅速發展。實踐證明,員工的目標如容易認同,在完成企業目標剛·也具有較大的容忍度。
受恩報恩在中國古代也有生動例子。《史記·秦車紀第五》記載:
秦繆公有匹好馬走失了,到了歧下這個地方被一群鄉下莽夫抓到,三百多人把那匹馬吃掉了。後來官吏逮捕了這三百多人,打算給予處罰。繆公卻說:有德的君子,是不會因為牲畜而處罰人的。不過我聽說吃了好馬肉的人一定要喝酒,否則,是會傷害身體的。於是對這些人赦免並賞了一些酒給他們喝。後來,秦國發生了饑荒,向晉國請求糧食支援。晉國卻趁秦國鬧饑荒之際而去兵攻打秦國。秦繆公和晉惠帝在韓地打了起來。晉軍假裝敗退,秦軍加緊追擊,結果陷入晉軍包圍,繆公又受了傷,情勢危急。
這時,歧下吃了好馬肉的那三百人,組織起來,不畏生死地衝向晉國軍隊,衝散了晉軍,救出了繆公,而且還活捉了晉惠帝,這個故事本身,似乎有些戲劇性。秦繆公赦免三百多名吃好馬肉的村民,並賞賜他們一些酒喝,當時的主要用意可能是要讓民眾傳頌他的恩德,並不見得是出於對這群村民的關心,他自己也不見得能預知會有如此的奇效。但從“相互報償”行為這個角度來看,這種因果關係又帶有一定的必然性。
關心和幫助,在社會交際中往往也有同樣的效果。人是有感情的動物,當你受到別人真誠的禮遇時,你自然也報以相同的態度和做法,給對方以報償。
同樣,以真誠的態度去對待你的老板和上司,你也會收獲多多。作為一個領導,不僅要求他具有正直的品格,遠大的抱負,靈活的經商頭腦,而且也要有巧妙的人際交往手段,信任並尊重其員工,才能夠把員工團結起來?發展企業。
部屬在完成團體或個人的目標時,遇到了問題和困難,需要領導者幫助解決。從壓力結構理論來說,就是員工的“機體係統”(思想或生理)已存在著程度不同的壓力,需要領導者幫助解除,使他們達到目標,感到輕鬆。
當領導需要部屬去完成團體目標、任務時,如何使他們樂於去做,積極去做。能夠做好,從壓力理論來說,就是使員工首先在思想上產生壓力、增加壓力。如給條件、給辦法,使團體目標和個人願望都能達到。
小小的一件事往往能體現為人處事、解決事情的能力。好的老板善於鑽營對人才的利用,因為他把人才等同於金錢看待,他對待一個有潛力的員工正如同看待一堆金錢,愛心可掬。而好的老板也是你的“製鈔機”,當然是合法的,所以,當你選擇這台機子的時候,一定要先檢查其性能和耐用程度,然後再作決定是否還選擇它,並下定決心在它身上賭一把!
解剖老板的價值
我們不妨把老板看做是一個動態的價值物,全麵而徹底地解剖開來,研究一下奸老板的價值,因為,什麼樣的老板值得你把前途、財富都賭在他身上,這要看你是否獨具慧眼,能識得英雄。同時,作為員工,也應為自己所信賴的老板全力付出,這樣才能得到豐厚的回報。
成功很大部分要歸功於非凡的個人感染力、習慣性的禮節和其他許多受人歡迎的品質。如果沒有這些品質,所有的智慧和才能,所有的深謀遠慮和所受的專業教育訓練。加起來都無濟於事。老板也是人,無論如何,我們不能忽視他人性的一麵。首先,我們來看個性對人成功的影響。因為,成功的老板一定都是一位富有個性的人。
在人的個性當中,有一種無論多麼優秀的攝影師都無法捕捉的、任何畫家都無法再現的、任何雕刻家都無法刻畫的東西:這就是一種人人都能感覺得到,然而卻無人能夠付諸於筆端,能夠加以形容的微妙的東西,就是它,與一個人一生的成功息息相關。
正是這種難以言表的品質,使人們千差萬別,也正是這種品質,使得人們每每提起布萊恩式的人物時,提到林肯式的人物,或是羅斯福式的人物時,由衷地爆發出熱烈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