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亞健康魔女
許多二十幾歲的職業女性總是感到“很累,不想工作,看到辦公桌和電腦就開始煩”,“渾身無力、思想渙散、頭痛、眼睛疲勞”,“整個白天都容易疲倦,想睡覺,上了床卻經常睡不著”。
還有的人一年到頭感冒不斷,鼻塞眩暈。很多女人在起立時眼前發黑、耳鳴、咽喉有異物感、胸悶不適、頸肩僵硬、便秘、心悸氣短、容易暈車。
到醫院查來查去醫生也說不出所以然,因為各種指標都在正常範圍內。醫生說沒有病,可身體確實不舒服。許多人醫院跑了不少,保健品也沒少吃,可是症狀依舊。她們經常會問自己:“我病了嗎?”
其實她們未必有病,隻是由於種種原因處於亞健康狀態。其中二十幾歲的“白領族”成了重要的亞健康群體。中華醫學會曾對33個城市的33萬各階層人士做了一次隨機調查,結論是:我國亞健康人數約占全國人口的70%,其中沿海城市高於內地城市,腦力勞動者高於體力勞動者,中年人高於青年人。而高級知識分子、企業管理者的亞健康發生率高達70%以上。以往是35歲的白領占多數,而現在許多35歲以下的年輕人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亞健康症狀。
亞健康狀態的形成與很多因素有關,比如遺傳基因的影響、環境的汙染、緊張的生活節奏、生活壓力過大、不良的生活習慣、工作過度疲勞等。
隨著亞健康狀態逐漸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各種營養品和藥品應運而生,然而營養缺乏已不是主要問題,盲目地補充隻會引起營養過剩及各種代謝性疾病的發生。藥物雖有其治療作用,但從藥物在體內代謝的全過程看,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長期使用可引起某些器官的損壞。可見,擺脫亞健康狀態最主要的還是靠自己積極主動地采取措施,阻斷和延緩亞健康狀態。延緩亞健康的措施有:
1.均衡營養
脂肪類食物會加重疲勞感,不可多食,但也不可不食。脂類營養是大腦運轉所必需的,缺乏脂類將影響思維,因此應適量食用。
維生素需廣泛攝入,當人處於亞健康狀態時,體內自由基會加速衰老的進程,維生素A能促進糖蛋白的合成。細胞膜表麵的蛋白主要是糖蛋白,免疫球蛋白也是糖蛋白。維生素A攝入不足,呼吸道上皮細胞缺乏抵抗力,常常容易患病。維生素C可以起到很好的抗氧化作用,抗擊自由基。
此外,微量元素鋅、硒、B族維生素等多種元素都與人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有關。日常生活中還應多補充鈣質,鈣不僅可以安神,還具有鎮靜情緒的作用。
2.增加運動
加強自我運動,可以提高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還是放鬆心情的良藥。你可以製訂一個鍛煉計劃,通過慢跑、騎車、打球等運動釋放情緒,減少自由基的侵害。
3.保證睡眠
睡眠應占人類生活的1/3時間,它是幫你擺脫亞健康的重要途徑。
4.把心放寬
人在社會上生存,難免有很多煩惱,必須應付各種挑戰,重要的是通過心理調節維持心理平衡。
5.勞逸結合,張弛有度
不能讓身心一直處於高強度、快節奏的生活中,每周遠離喧囂的都市一次。郊外空氣離子濃度較高,能調節神經係統。適度勞逸是健康之母,人體生物鍾正常運轉是健康的保證,而生物鍾“錯點”就是亞健康的開始。
亞健康雖然已經在人群中見怪不怪,但是一定要做適當的調節,緩解來自亞健康的壓力,不要讓它影響到你的生活和健康。
可怕的生活模式:前半生拿命換錢,後半生拿錢換命
泰戈爾曾說過:“休息與工作的關係,正如眼瞼與眼睛的關係。”很多二十幾歲的女性朋友,因為想要獲得事業上的成功,總是強迫自己無休止地工作。她們拒絕休假,公文包裏塞滿了要辦的公文。如果要讓她們停下來休息片刻,她們會認為是浪費時間。這些人都成功了嗎?沒有,她們中很多人不但沒有成功;相反,身心疲憊,有的甚至疏遠了親人,造成家庭的破裂。
休息和運動一樣重要。如果缺乏休息,身體會積勞成疾。因此,我們把休息稱為是給身體的充電。每當電池快沒電時,我們就要及時充電,如此才能確保它繼續正常運作。人也一樣,經過一天的持續緊張的工作之後,我們的身體也需要進行能量補充,需要適當的調節,否則很難在第二天保持旺盛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