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努力工作,快樂生活,這就是一種幸福。如果生活的唯一目的就是和他人比較,那樣的生活就不是自己的生活,你隻是別人生活中的一個玩偶罷了。
人活著都要愛麵子,如果年紀輕輕不是為了自己將來的事業和理想多用一分力,而是天天忙於和別人攀比,那你注定是輸家。
所以,掙多少錢就花多少錢。如果哪天發現自己不如誰過得好了,應該從自身找原因,完善自我,勤奮努力,而不是盲目地為了攀比去刷爆信用卡,去借錢買奢侈品。這樣的生活隻會讓你進入惡性循環狀態,越來越沒錢。
糟糕!中了商家的“迷魂陣”
俗話說,“買的不如賣的精”,皆因賣的有“底”,買的無“數”。眾所周知,如今在利益的驅使下,商家“把戲”層出不窮,消費者一不小心就會陷入商家精心設計好的陷阱。因此,識別和繞開商家設下的“陷阱”,對於女人來說,很有必要。
1.拒絕免費的午餐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可很多女性卻常常上“免費”的當。
小麗在一個手機專賣店買了一款手機,付錢時隨贈優惠券一張。優惠券上說了好多優惠活動。比如贈送一張十寸的照片、一張水晶照片、三個免費化妝造型,免費拍照20張。聽起來很是誘人。於是,她去了,結果呢?化妝免費,可是粉撲10元一個,假睫毛20元一對;造型免費,能選的衣服比路邊小攤的還差,稍好一點的衣服穿一下5元;照片洗出來後,先給你看洗成一寸的小照片,這些小照片你想要放大的話,每張2元。
免費的午餐,不管你信不信,都不要去試,否則,你連哭的地方都沒有。
2.洞悉打折的真相
曾經流行過這樣一句順口溜——七八九折不算折,四五六折毛毛雨,一二三折不稀奇。打折就是隨意定價的結果,商家一開始就想好了用打折的辦法“釣魚”、“蒙人”。女孩們在打折麵前,最好不要衝動,冷靜一下,看看這個東西你是否真的需要。不需要,打再低的折也不應為之所動。
3.避開返券的圈套
商家送得東西越多,越要加倍小心。返券一般有以下幾種:其一,禮券的購買受到嚴格控製,也就是說,沒有幾個櫃台參加這個活動,隻要稍加留意就會看到“本櫃台不參加買××送××的活動”的不在少數。其二,到了秋裝上市的季節,那些夏天的貨品時日無多,趕緊處理。這就意味著你在今年也沒多少時日穿它了。其三,連環送的形式送得“有理”,由於實際消費過程中一般不可能沒有零頭,這就無形中使得折扣更加縮小,商家最終受益。其四,要弄清楚送的到底是A券還是B券,A券可當現金使用,而B券則要和同等的現金一起使用。
另外,買二贈一中也大有名堂,一不小心你就會上當。
4.逛超市要保持頭腦清醒
在逛超市的時候,貨架一般都是三層的,你有多少注意力會放在貨架的底層呢?經過研究,隻有不足10%的人把注意力放在貨架底層,60%的人注意中層,30%的人注意上層。對整個零售業來說這可是個重要的信息,全球的超市都在因此而調整自己的貨架擺放體係。當商家打算增加銷售額的時候,他們會把偏貴的產品放在中層和上層;但他們打算追求最高利潤的時候,就把對自己利潤最高的商品放在中層和上層。那麼貨架底層都是什麼商品呢?當然都是同類產品裏便宜或者對商家來說利潤偏低的東西!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這其中可不乏物美價廉的好東西。
5.東西不是越貴越好
賣的人精,買的人也不是傻瓜,貴的東西未必就是最好的。
很多女人認名牌,兩件質量、款式一樣的商品,豪華店、精品店裏賣就比普通商場賣的貴。因為前者地處繁華地帶(店堂房租高)、裝修考究、服務周到,這些錢都要讓消費者掏腰包,所以它貴,但並不代表它賣出的東西本身就值那麼多錢。另外,新品上市的時候(尤其是電子產品),價位高得驚人,如果你這時候買進,“風光”一陣子後,你會發現,時間過得有多快,價格就跌得有多快!
總之,無論商家的花樣多麼紛繁,你隻要認準了隻買合適和必需的,你也就能輕鬆掌控自己的錢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