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和中國編輯的新境界
各位來賓,下午好:
我多次參加出版論壇,但像這樣中國以編輯為主要內容的還是第一次。編輯在出版領域的重要性是怎麼強調都不過分的,而出版工作在中國文化大繁榮、大發展戰略中的重要地位也是怎麼強調都不過分的。
十六大以來的五年,是我黨文化自覺空前提高的五年,一係列新的文化觀念已經形成,並在十七大報告中集中體現了這種文化自覺:包括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源泉,文化軟實力是國家的核心競爭力,改革文化體製,推動文化創新,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等等。當前,文化領域已經成為國際政治鬥爭和意識形態較量的主戰場,同時,文化作為軟實力的重要載體,既是意識形態的一個重要方麵,又是經濟領域的一個重要產業,社會的發展越來越依賴於文化的支撐。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進行國際文化對話,需要提高兩個能力,一是吸納兼容外來文化的能力(請進來),二是向外輻射民族文化的能力(走出去),而文化的輻射或傳播,並能產生影響,應該是那種能夠影響他人生活方式的文化力量,是那種極具吸引力的價值觀力量,被他國接受的文化,大多是能夠解決當地人需要的文化內容。比如,美國快餐文化解決了都市生活快節奏帶來的難題,日本漫畫滿足了現代人對童真的向往,“韓流”一度興盛,是因為當代人們心中有一種浪漫情結。中國文化在走出去與請進來的過程中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相當的經驗。
如,“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僅僅實施三年就獲得國內外出版界的認可和好評,正是因為我們順應了世界了解中國的需要。這一計劃的實施模式是以資助國外出版機構翻譯費用,鼓勵其翻譯出版中國圖書。這是一種投入少、效果好的模式。三年來,我們已經資助了108家出版機構的645個出版項目,以16種文字在27個國家出版發行。這些出版機構以歐美國家為主,以國際出版集團和專門出版中國主題圖書的出版機構為主,出版的圖書全部進入國外的主流銷售渠道。“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實施以來,大大帶動了中國圖書的對外輸出,圖書版權貿易由過去的巨大逆差——1年的15:1到10:1再到5:1,逆差在逐年減小,在2006年和2007年兩大國際書展——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和法蘭克福書展連續兩年實現版權貿易順差。
中國的曆史很長(5000年的文明史),但開放的時間很短(今年我們將隆重紀念改革開放30年),開放之初,我們打開國門,首先做的是“請進來”,學習國外的先進科學技術、先進管理經驗,乃至發展理念,我們越來越多地了解世界,了解中國之外的方方麵麵。在了解世界的同時,我們發現,國外對中國的了解是極其的少,到目前為止,實事求是地說,中國對世界的了解仍然遠遠大於世界對中國的了解。舉兩個例子:1)2000年“中華文化美國行”活動時,記者在紐約街頭隨機采訪美國人,問起對中國的印象和了解,結果排在第一、二、三位的依次是熊貓、長城、春卷。2)我們的“城市漫步”係列雜誌北京版的英文主編麥克在北京生活多年,2004年他的母親從美國來北京訪問,行李裏竟帶來一大堆手紙和洗衣粉。而中國人對美國的了解就要廣泛得多,也深入得多了。正因為此,我們要給世界了解中國增加渠道,中國圖書“走出去”的目的就在於此。
2005年,我訪問英國,拜會了企鵝出版集團的總裁麥肯森先生。我說,我很喜歡企鵝的那套“黑皮書”經典係列,盡管也收有中國選題,但太少了,我希望有更多的中國圖書進入“黑皮書”經典係列。去年,在法蘭克福書展,我們再次見麵,又談起這件事,麥肯森先生問了與2005年同樣的問題,你希望我們出什麼樣的書?今年2月在美國拜訪哈珀.科林斯出版集團和蘭登書屋時,我也被問到這樣的問題。我想,這是我們中外出版界麵臨的應該共同思考的問題。
那麼,中國圖書要“走出去”怎麼走?我講一個剛剛結束的案例:
2月20日,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原主任趙啟正和美國著名神學家、基督教福音派領袖路易.帕羅合著的《江邊對話——一位無神論者和一位基督徒的友好交流》一書的美國版首發式在紐約舉行。這本書2006年8月在中國出版中、英文版,2007年由貝塔斯曼出版俱樂部版,這次是哈珀.科林斯旗下的宗德萬出版社出版市場版。應該說,這本書的出版是成功的,而成功的因素有多種,在此,與大家分享:
第一,有知名作者。中方作者趙啟正曾多年擔任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深諳對外的溝通與交流,他的物理專業學曆背景使他邏輯思維嚴密,哲學功底深厚。而帕羅博士則是美國著名的基督教福音派領袖、阿根廷裔的布道家,經常穿梭於世界各地傳經布道,每每聽眾成千上萬,還曾出版過幾十部專著,其個人魅力及學識、口才可見一斑。因此,兩位知名人士的對話自然容易引起關注。我們希望知名作者寫中國,不僅是中國的,更希望有外國的,比如,《大趨勢》的作者約翰.奈斯比特,《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托夫勒,《軟實力》的作者約瑟夫.奈,這些世界知名的作者目前對中國的興趣多多,據說奈斯比特已在天津南開有了工作,並且計劃寫《中國大趨勢》。我們非常歡迎這些國際知名的作者寫中國。約瑟夫.奈去年曾在北大作講座,前些時候又專門接受《環球時報》的記者專訪,談中國的軟實力,他認為中國的軟實力目前至少可打60分,但處於上升趨勢,美國的軟實力目前可打90分,但處於下降趨勢。我們希望他們能寫出關於中國的書,是為了讓更多的讀者通過他們的客觀描述了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