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星夜趕到上海,讓總管去催上海道台邵友濂趕緊發下協餉,邵躲起不見。胡雪岩又急忙給左宗棠發電報,請左幫助救急。盛宣懷暗中叫人將電報扣下,使左宗棠沒能收到這份電報。第二天胡雪岩見左宗棠那邊沒有回音,這才真急了,親自去上海道台府催討,邵友濂已經溜了。
胡雪岩隻好把他的地契和房產押了出去,同時廉價賣掉積存的蠶絲,希望能夠捱過擠兌風潮。不想這次風潮來勢迅猛,愈湧愈烈,上海擠兌很快失控。各地阜康銀行也是人山人海,存款被紛紛提取,銀行門檻被踩破。山西票號和外國銀行也頂不住壓力,紛紛停止注資和拆借,並限令當年十月底前清還長期借款。胡雪岩的阜康雪記錢莊首先倒閉,接著,胡慶餘堂易主,宣告破產。瘋狂的提款和斷流,導致胡雪岩設在北京、杭州、寧波、福州、鎮江以及湖北、湖南等地的阜康字號相繼如多米諾骨牌一般倒下,全部倒閉,接連破產。
胡雪岩這才明白,有人做了他的手腳。阜康銀行倒閉,事關重大,邵友濂急忙上報朝廷,左宗棠匆匆從京師趕來。胡雪岩恐慌中曾三次與左宗棠會晤,要左想方設法為其收拾殘局。但是,作為阜康錢莊的大客戶,恭親王奕、刑部尚書協辦大學士文煜等人,見死不救,也都溜之大吉。李鴻章等人火上澆油,還把胡雪岩向外國銀行貸款時多報利息的事情抖落出來,慈禧太後得知此事大發雷霆,要胡雪岩加倍賠償,下令查抄胡雪岩的家產。
光緒十年(1884年),左宗棠病倒了。曾國荃代理兩江總督,他上折奏道,“胡光墉此番案屬因公支用,非等侵吞”,為胡雪岩想辦法規避查辦,卻是無果。光緒十一年,左宗棠病逝,胡雪岩最大的靠山轟然坍塌。戶部尚書閻敬銘落井下石,奏請“已革道員侵取公私款項,請旨拿交刑部治罪,以正國法”,朝廷立即準奏,胡雪岩在押解入獄令到來前已經黯然病逝。胡雪岩的一生就這樣不了了之,清廷對他的案子也來了個不了了之。
胡雪岩死後,盛宣懷少了一個有力的競爭者,事業蒸蒸日上。1885年,他到輪船招商局擔任督辦,並應張之洞之邀,複返湖北籌辦漢陽鐵廠,之後,盛宣懷又受命擔任商務大臣、郵傳部尚書等職。
胡雪岩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他野心過大,急於擴充,使錢莊因缺乏流動資金而被擠兌導致的。但深層次的原因是官場後台的坍倒和官場的傾軋,來自政治敵手的打擊。胡雪岩雖也戴著二品頂戴,但他卻遊離於官場之外,不諳官理,不懂變通,而成為李鴻章“排左先排胡,倒左先倒胡”策略的犧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