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另一位女畫家阮玉芬(生卒年不詳),字蘋香,江蘇儀徵人,也是慈禧喜愛的一位“紅粉槍手”。她擅畫花卉、翎毛,“入手即超然,妙於點染”。慈禧太後對其也是十分賞識,賜名玉芬,亦供奉於故宮福昌殿,榮遇僅遜繆氏。
“男槍手”的代表人物則為屈兆麟(1866-1937年),字仁甫,北京人,他18歲時進宮造辦處如意館聽差,擅長工筆花鳥,後升至最後一任如意館“司匠長(館長)”。他是位全才畫家,“細筆花鳥,悉能生動自然。山水、人物、花鳥,靡不精妙,尤善鬆鶴。”作品鉤線稍多,畫科也較為全麵。為慈禧代筆畫鬆、鶴、靈芝、篇幅等。民國十三年(1924年),溥儀出宮,屈兆麟也隨著結束了長達四十年的宮廷畫工生涯,飄落江湖,賣畫謀生。
史稱慈禧“愛畫如命”,這位老佛爺常命這些槍手們代書“福”、“祿”、“壽”等榜書大字,掛置於宮殿之內。她最喜歡送人的禮物,就是這些鈐上自己“慈禧皇太後之寶”璽印的書畫。每逢壽誕,臣工阿諛奉承之時,慈禧均以繆素筠、屈兆麟等代筆的“禦筆之寶”字畫回賜,“賜字為樂”。幾乎所有王公大臣的家裏都有慈禧太後賞賜的“福”、“祿”、“壽”等“禦筆”鬥方大字。
在慈禧身邊,繆素筠的每幅作品均需遵從慈禧的授意,蓋太後的璽印。“不得隨意任性,不得馳騁放縱,不得標新立異。”用她本人的話說:“潑墨雖多,盡為落套俗題。”繆素筠作品的頂峰期,是在她出宮後。足夠的積蓄保證了她“安定生活,穩心練筆,無任何後顧之憂,前瞻之愁。”她曾遊三峽、登泰山,收女徒,暢己情懷畫了27幅“造極麵舒心”的作品。但因被授過內廷官銜,任過慈禧的代筆人,按出宮時的“旨囑”,所有書畫不可麵市。這些真正體現她藝術水準的作品鮮為人見。
郭沫若曾作詩讚譽這位女畫家,蒼天無情人有情,彩霞豈能埋荒井?休言女子非英物,藝滿時空永葆名。
由於慈禧這位政治女強人本身不具備很高的藝術鑒賞力,她的標準自然就低下,導致了她執政期間宮廷繪畫水平的平庸。這半個多世紀書畫藝術發展相對遲緩,裹足不前。晚清的宮廷繪畫多為工細濃麗如繡織品的工筆花鳥,格調並不是很高,多“脂粉”氣。其書法多為“福、祿、壽”大字作品,多“館閣”氣。其書畫作品整體水平表現的不高,透露出大獨裁者在這方麵的庸俗和淺薄。
§§第四部分蒼茫雲海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