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晚清第一暴發戶的荒淫生活(2 / 2)

胡雪岩姬妾成行,號稱“十二金釵”,分住院內長弄中各樓,按序各占一室。到了晚上,侍女端上盛有各姬妾牙牌的銀盤,胡雪岩隨手翻一個,侍女就按牌上名字叫這個姬妾侍寢,宛如皇上翻牌子一樣。胡雪岩每天早晨起床,由傭人端上用翡翠盤盛著的青黃赤白各色寶石若幹枚,讓他“養目”。每日合家大小還要鷺序般的去上房恭請晨安。至於唱戲祈福,擺酒張筵,無不窮極奢華。胡雪岩喜歡和眾多的姬妾一起嬉戲、玩樂。他讓諸妾穿上寫著“車”“馬”“炮”字樣的紅藍馬甲,登到在高台上畫好的棋盤,紅藍對峙,胡雪岩和夫人在欄杆後用竹竿指揮她們,“下活棋”。胡雪岩和姬妾一起過著肉林酒池、歡歌盛宴的奢靡生活。享樂縱欲無度,揮金如湯沃雪。派頭甚至超過了一些勤政節儉的皇帝。

胡雪岩雖聰明一世,在生意場上八麵玲瓏如魚得水,但在官場上卻是個“低能兒”,政治上的“不成熟”,不諳官場規則,成為李鴻章“排左先排胡,倒左先倒胡”策略的祭品,做了左宗棠與李鴻章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光緒十年(1884年),胡雪岩這位縱橫商場、江湖,出入朝廷廟堂之上,權傾一時、富可敵國的一代巨賈,身敗名裂,落得傾家蕩產孑然一身,近3000萬兩銀子的家業也頃刻殆盡。“看他樓起,看他樓塌”,短時間之內事業家業俱毀,人間天堂地獄,如夢幻般迅速演繹一遍,他在淒涼中鬱鬱而終,僅六十二歲。

胡雪岩貧寒出身,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裏迅速發跡,成為當時富可敵國的巨商富賈;左宗棠收複新疆,他幫助籌備軍餉,替清朝政府向外國銀行貸款;他奉母命建起一座胡慶餘堂,真不二價,童叟無欺;瘟疫流行時向百姓施藥施粥,被人們稱為胡大善人。胡雪岩的人生過程,跌宕起伏,大起大落;生意亦官亦商;為人亦莊亦諧;既狠毒奸詐又樂善好施;財產廣積,富可敵國,實所罕見。但他如一個一夜暴富的“暴發戶”,賭徒般揮霍,荒淫奢侈近於瘋狂、變態,超乎尋常。他的一生有著令人羨慕的巨大成功,也有令人搖頭的慘重失敗。

“杭人胡某,富坷封君,為近今數十年所罕見。而荒淫奢侈,跡迥尋常所有,後卒以是致敗。”汪康年在《莊諧選錄》中的這段話,為“福兮,禍所伏也”這句古語又作了一次生動的詮釋。

老祖宗孟子有幾句很好的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這些話在四海之中檢驗了兩千多年不出差錯。這樣看來,胡雪岩荒淫奢靡,泡在嬌樓之中,沉溺於女兒鄉,嚴重違背“富貴不能淫”這一點,這位“戴紅頂子”的“暴發戶”所作所為不能稱之為人人敬佩的大丈夫,他的結局不值得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