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陰大①寧山主崇嶽,逮與予諸父遊。今年七十餘,耳目聰明,筋力強壯,奉戒精苦,禪誦不輟。聞予自黃歸,欣然空所居而相延,日與之語,或寂然相對終日,使人之意也消②。
因賦此詩
我來之初季春月,門外李花如積雪。杜門燕坐度長夏,庭樹秋風忽騷屑。西馳老火不複燎,急雨淒風爭應節。紫貂暴日知有待,畫扇依牆將怨別。蒸雲積潦漸收拾,惡木煩蕪稍摧折。不知此事誰主張,躍馬奔車忽囘轍。嗟予行世蹈坎埳,僅免豺狼膏齒舌。三年閉戶餓江島,脫粟無餘衣百結。近者皇天恐③悔禍,雨施雲行鹹澡雪。複官還職遍海內,爭脫囚冠鳴佩玦。老夫龍鍾眾人後,一舸循江信沿涉。風波曆盡見故鄉,親友相逢驚白□。道人已老見我喜,淨④掃高堂容憩歇。佛龕日近得香火⑤,僧飯時容供粗糲。讀書小技漫勤苦,安禪大觀無分別。久便閑放輕祿利,已脫憂危傲縲絏。天時進退古不忒,人事興衰今屢閱。酒濃村居足斟酌,魚美長淮恣哺啜。從今萬事付天公⑥,致安民庶⑦看夔契。
校記:
①“大”,民國刊本《柯山集》作“太”。
②“也消”,《四部叢刊》本《張右史文集》作“消也”。
③“恐”,民國刊本《柯山集》作“忽”。
④“淨”,民國刊本《柯山集》作“靜”。
⑤原作“佛龍日淨侍香火”,□民國刊本《柯山集》改。
⑥“萬事”原作“奇事”,“天公”原作“天工”,據民國刊本《柯山集》改。
⑦原作“致主安民”,□民國刊本《柯山集》改。
晚晴
裛塵朝雨細,透竹夕陽明。鳥雀知春去,牛羊散晚晴。官閑端欲老,謀拙漫無成。堂下清溪水,三逢蘋芷生。
冬夜
歲晚轉無趣,席門誰駐車。澗泉分當井,山葉掃供廚。謀拙從人笑,身閑讀我書。幸知霜霰晚,時得灌園蔬。
臘日晚步
喜覺陽和近,山圍策杖行。草應知地暖,柳欲向人輕。殘雪通春信,鳴禽報曉晴。田廬①未成計,搔首問②春耕。
校記:
①“廬”,民國刊本《柯山集》作“閭”。
②“問”,民國刊本《柯山集》作“向”。
臘日
擊柝山城閉,疏燈夜店扃。疾風鳴夜穀,晴水動浮星。霜翼歸何晚,鄰機織未停。短歌聊自放,愁絕更誰聼!
晨興
端居歲已暮,杖屨亦蕭然。雲露窗前日,秋明樹外天。大江寒欲落,諸嶺霽逾鮮。白首無聊劇,昏昏隻醉眠。
都梁亭下
金塔青冥上,孤城蒼莽中。淺山還①帶水,旱日自②吹風。人事劇翻手,生涯真轉蓬。高眠待春漲,鮭菜伴南公。
校記:
①“還”,民國刊本《柯山集》作“寒”。
②“自”,民國刊本《柯山集》作“白”。
二十三日立秋夜行泊林裏港①
淅淅曉風②起,孤舟愁思生。篷窗一螢過,葦岸數蛩鳴。老大畏為客,風波難計程。家人夜深語,應念客猶征。
校記:
①“三”、“裏”,民國刊本《柯山集》作“二”、“皇”。
②“淅淅曉風”,民國刊本《柯山集》作“蕭蕭晚風”。
村晚
深塢繁花麗,晴田細徑分。孤舟春水路,芳草夕陽村。暗雀投簷靜,昏鴉隔樹喧。牛羊自歸去,燃火掩柴門。
發長平
歸舟①川上渡,去翼望中迷。野水浸官道,春蕪沒斷堤。川平雙槳上,天濶一帆西。無酒消羈恨,詩成獨自題。
校記:
①“舟”,民國刊本《柯山集》作“牛”。
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