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徐 積(2)(3 / 3)

浮雲起南山,冉冉朝複雨。蒼鳩鳴竹間,兩兩自相語。老農城中歸,沽酒飲其婦。共言今年麥,新綠已出⑤土。去冬一尺雪,新澤至已屢。豐年可坐恃⑥,春服行欲補。嗟餘尉窮縣,端坐百無慮。幸茲歲豐穰,庶息塵埃步。乘閑策羸馬,莽莽出門去。田園亦可悅,農事藹方布。還家有詩書,客至且⑦雞黍。勿複歎遠遊,人生孰非寓⑧。

漫漫東風來,吹此庭前櫻。累累綴葩萼,華采日鮮明。朝陽助輝爍,好鳥亦和鳴。起行不自得,節物傷我情。

皇天分四時,寒暑無暫停。悠然一氣耳,不與人事爭。方春感芳敷,秋複惜其零。一年能幾何,方寸不暫平。今⑨此自知妄,放歌遂遺形。達人傲天壤,兒女徒咿嚶⑩。

校記:

①“路”,民國刊本《柯山集》作“洛”。

②“頻”,民國刊本《柯山集》作“貧”。

③“路”,民國刊本《柯山集》作“洛”。

④“笑”,民國刊本《柯山集》作“嘯”。

⑤“出”,民國刊本《柯山集》作“映”。

⑥“恃”,民國刊本《柯山集》作“待”。

⑦“且”,民國刊本《柯山集》作“具”。

⑧自“嗟餘尉窮縣”下,民國刊本《柯山集》作另一首。

⑨“今”,民國刊本《柯山集》作“念”。

⑩民國刊本《柯山集》將“漫漫東風來”與“皇天分四時”兩首合為一首。

答仲車

先生居山陽,時事不掛齒。讀書逾五車①,不肯著一字。今朝苦歎嗟,告我將老矣。我意與子殊,欲去依禪子。

校記:

①本作“年”,依民國刊本《柯山集》改。

呈徐仲車

旭日照高簷,夜霜猶在瓦。纖纖牆邊柳,春色已可把。殘年能幾何,奔駛劇湍瀉。雖無功名求,衰①暮亦悲叱。出門問徐子,兩計決取舍。為當勉自修,汲汲不可暇。為當飲美酒,送老在杯斝。子當指我途,我即策其馬。但恐懶拙姿,終非服勤者。

校記:

①原作“哀”,據民國刊本《柯山集》改。

糶官粟有感

持錢糶官粟,日夕擁公門。官價雖不高,官倉常苦貧。兼並閉囷廩,一粒不肯分。伺待官粟空,騰價邀吾民。坐視既不可,禁之益紛紜。擾擾田畝中,果腹才幾人。我欲究其源,宏闊未易陳。哀哉天地間,生民常苦辛。

昭陵六馬①

天將鏟隋亂,帝遣六龍來。森然風雲姿,颯爽毛骨開。飆②馳不及視,山立儼莫囘。長鳴視八表,擾擾萬駑駘。秦王龍鳳姿,魚鳥不及摧。腰間大白羽,中物如風雷。區區數豎子,縛取如提孩。手持掃天帚,六合無塵埃。艱難濟大業,一一非常才。惟時六驥足,績與英衛陪。功成鏘八鸞,玉輅行天街。荒涼昭陵關,古石埋蒼苔。

校記:

①民國刊本《柯山集》題為《昭陵六馬唐文皇戰馬也琢石象之立昭陵前客持石本示予為賦此》。

②“飆”,民國刊本《柯山集》作“飄”。

蕭朝散惠石本韓□圖馬亡後足

世人怪韓生,畫馬身苦肥。□寧忍不畫驥骨,當時廐馬君未知。開元太平國無事,戰馬卷甲飽不騎。玉關橐駝通萬裏,長安第宅連諸姨。笙歌錦繡遍一國,六龍長閑空食粟。霜甜秋草沙苑遊,日暖春波渭川浴。脽圓腰穩目①生光,細尾豐膺毛帖肉。珠鞍玉鐙驕不行,豈有塵埃侵四足?韓生丹青寫天廄,磊落萬龍無一瘦。豈知車下骨如牆,饑齧草根刺傷口。君家古圖□半身,千裏騰驤已有神。回身側顧不無意,翦騣絡頭嗟失真。君不見太宗戰馬拳腹毛,身騎此馬縛群豪。龍虎精神金鼓氣,豈有閑地供脂膏?至今畫圖快胸臆,想見虯須親破賊。那知但愛廄中肥,漁陽筋腳蹄如石。神駒入水隨煙雲,蜀山石路無行人。六驥悲鳴足流血,騎騾遺事一酸辛。

校記:

①原作“日”,據民國刊本《柯山集》改。

七夕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