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耒
字文潛,號柯山。弱冠第進士,曆主簿、縣尉,入為太學,薦居三館,擢起居舍人。紹聖初,以直龍圖閣知潤州,坐黨落職。晚監南嶽廟,主管崇福宮,卒年六十有一。建炎初,贈集英殿修撰。有《宛邱集》七十六卷。
離黃州
扁舟發孤城,揮手謝送者。山囘地勢卷,天濶江麵瀉。中流望赤壁,石腳插水下。昏昏煙霧嶺,曆曆漁樵舍。居夷實三載,鄰裏通假借。別之豈無情,老淚為一灑。篙工起鳴舷,輕櫓健於馬。聊為過江宿,寂寂樊山夜。
《容齋題跋》“老杜《玉華宮》詩”:張文潛暮年在宛邱,何大圭方弱冠,往謁之,凡三日,見其吟哦此詩不絕口,大圭請其故。曰:“此乃風雅鼓吹,未易為子言。”大圭曰:“先生所賦,何必減此。”曰:“平生極力摹寫,僅有一篇稍似之,然未可同日語也。”遂誦此作。曰:“其音響節奏固似之矣,讀之可默喻也。”
泊南京登岸有作呈子由子中子敏逸民
客行歲雲暮,孤舟□北風。出門何蕭條,驚沙吹走蓬。北涉濉河水,南望宋王台。落葉舞我前,鳴鳥一何哀。重城何諠諠,車馬溢四郭。朱門列大第,高甍麗飛閣。湯湯長河水,赴海無還期。蒼蒼檜與鬆,崗原常不移。覽物各有歌,誰者知我心。口吟新詩章,手撫白玉琴。鳴琴感我情,一奏涕淚零。伯牙久已死,何人為我聼。推琴置之去,酌我黃金罍。幽懷損華姿,流景良易頹。
感遇
群動同大塊,冥冥含至精。乾坤職覆載,日月互昏明。蚊蟲共一器,擾擾一時爭。推移付大化,終古一空名。
大冬積嚴殺,布令兆微霜。淒淒園中①木,華采欻摧藏。豈無孤芳者,佳菊獨煌煌。後凋雖爾德,曷補蘭蕙傷。
登高望海縣,秋日麗玉京。喧闐車馬音,風震入清冥。大明屬昌運,戴白不知兵。華衣美酒食,婦織子孫耕。生無□虜憂,乃覺禍患輕。請看五季世,戰地猶榛荊。
穰侯擅②關中,頗畏諸侯客。搜車計已遲,終困範公策。庸夫吝富貴,百計私自惜。勢移禍敗至,智巧竟何益?至公覽英俊,補苴③乃無隙。請看桑林臥④,亦脫趙子厄。
林居屏百慮,覃思觀幽遐。炎黃已蕪沒,末路多疵瑕。私智互⑤馳騁,短長迭矜誇。更相為禍福,勝負時紛拏。超然赤鬆子,高笑在雲霞。
校記:
①“園中”,民國刊本《柯山集》作“中園”。
②“擅”,民國刊本《柯山集》作“抵”。
③“補苴”,民國刊本《柯山集》作“苴補”。
④“臥”,民國刊本《柯山集》作“餓”,明小草齋鈔本《宛丘先生文集》作“饑”。
⑤“互”,民國刊本《柯山集》作“亙”。
感春
春郊草木明,秀色如可攬。雨餘塵埃少,信馬不知遠。黃亂高柳輕,綠鋪新麥短。南山逼人來,漲路①清漫漫。人家寒食近,桃李暖將綻。年豐婦子樂,日出牛羊散。擕酒莫辭頻②,東風花欲爛。
南山如佳人,秀色慰我思。微風從東來,清路③搖春漪。驅馬出門去,悠悠踏長堤。暖日麗花草,微雲渡南溪。高邱者誰子,斷裂岡前碑。當年豈不偉,泯泯今誰知!老翁驅牛耕,墳草半以犁。功名但若此,達士觀如遺。飲酒複飲酒,勸君無複辭。人生百無益,惟有飲庶幾。
長笑④視天壤,手撫白玉琴。一撫再三歎,誰哉知我音?翩翩媚俗子,一仰複一沈。靈鳳翔九霄,不顧蒿下禽。擇食無果腹,貪藏有良金。豈無得與失,兩各行其心。窮通亦有命,榮辱迭相尋。躬耕儻未輟,聊為《梁父吟》。